复星联手BioNTech在华建厂:与其为专利争吵,不如来点实际的

收藏
关键词: 复星联手建厂
资讯来源:DeepTech深科技
发布时间: 2021-05-11

近日,美国政府高调宣布将支持暂时豁免对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保护一事引起热议,就在各方 “ 激烈讨论” 之际,医药大厂搞出大动作。

5 月 9 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 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与 BioNTech 投资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以实现 mRNA 新冠疫苗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及商业化 。公告显示, 双方计划于今年 6 月中旬就设立合资公司签署最终协议。


根据约定,双方将分别认缴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 50%。其中,复星医药产业拟以现金及 / 或有形或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合计不超过 1 亿美元、BioNTech 拟以其相关生产技术和专有技术许可等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合计不超过 1 亿美元。作为约定的一部分,复星医药产业将 提供年产能可达 10 亿剂 mRNA 新冠疫苗的生产设施。

受此消息影响,复星医药股价 今日开盘一度上涨 23%,至 61.35 港元 。截至 5 月 10 日 15 时,复星医药股价为 58.5 港元。

对于复星医药和 BioNTech 拟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有业内人士感慨,“掌握着 mRNA 疫苗技术的 BioNTech,如果当初选择与复星合作,还能否有如今的辉瑞新冠疫苗?”

我不觉得这个合作更早会有什么影响 。”思勤医 疗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茅矛说。

其实,BioNTech 和辉瑞的合作远发生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之前。早在 2018 年,BioNTech 和辉瑞已经开始针对传染性强、变异快的流感病毒共同研发 mRNA 疫苗,也是前期的积累,让辉瑞和 BioNTech 能够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迅速将该技术用于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中。

对于一个比较小的公司(BioNTech),有了辉瑞这样大体量、具有强大疫苗生产和临床试验能力的公司加入,才使得辉瑞 - BioNTech 疫苗能够迅速、顺利推出。“这是一个前期研发和后期临床研究的强强联合,二者是互补关系。”

并且,茅矛(曾在辉瑞负责癌症分子诊断研究工作)告诉生辉,“其实辉瑞在 2009 年的时候已经开始在研制核酸疫苗了。辉瑞 - BioNTech 疫苗能够有这么好的效果,也跟辉瑞过去 10 多年来的研究投入是有关的。”

而在复星医药产业和 BioNTech 的合作中,“ 复星医药产业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代理公司 ,也就是把 mRNA 疫苗引进中国。”

此前,为了将 mRNA 疫苗引入中国,复星医药产业已经与 BioNTech 在 3 月签订《许可协议》,获得 BioNTech mRNA 新冠疫苗在大中华地区的独家开发、商业化的授权,复星 - BioNTech 合作生产的新冠疫苗被命名为 “复必泰”。

图 | 复星 - BioNTech 疫苗(来源:BioNTech Twitter)

目前, 复必泰已于今年 1 月在香港获得紧急使用权、2 月获得澳门的特别许可进口批准,并已进行大规模接种 。BioNTech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Ugur Sahin 表示, 复必泰或将于 7 月前在中国内地获批。

而设立合资公司、更好落实 mRNA 疫苗的本地化生产也早在计划之内。

最后,我们再把视线转向新冠疫苗的专利豁免讨论上。其实印度、南非等国最初提出豁免新冠疫苗专利,初衷无非是想让更多厂商加入生产疫苗的行列,提高疫苗产量,让更多民众有疫苗可以 接种,缓解疫情困局。

但就像 Moderna 首席执行官 StéphaneBancel 说的一样,即使放弃新冠疫苗的产权,mRNA 疫苗的生产依旧想要技术人员和资金的支持,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来。

那像复星医药和 BioNTech 以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来扩大疫苗产能是不是另外一种思路呢?与其花费时间在新冠疫苗专利罢免与否上争论不休,推动新冠疫苗技术专利持有者与各地药厂积极合作生产疫苗,或许能够相对快速地解决疫苗短缺问题。



-End-


【往期】



「生辉读者交流群」 来了

最新资讯、优质资源、观点碰撞
当然优先输送给生辉的 「铁杆粉丝
首批名额不多,本周优先前100位

长按添加 「小辉」
备注 「机构+姓名」
小辉会第一时间邀您入群
(大家都是有身份的读者,切记备注)
添加失败?直接评论区留言 「您的微信号」 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