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正在步入后疫情时代(the post-Covid-19 era)——这并不是指疫情完全消失,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爆发,从外国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的发作,而且迁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当然也包括医药领域的跨境投资。
从类型来看,外商直接投资(FDI)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在国外直接新建一个跨国公司,也就是俗称的绿地投资(Greenfield);其次是建立跨国合资企业,也称作联合经营(Joint Venture);最后是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A)。
在追问后疫情时代的FDI走向之前,不妨先回看过去两年的表现。
与2019年相比,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全球总体FDI数量下降了17.4%。尽管由于疫情的爆发,所有人都在关注医疗保健和制药行业,但包括制药在内的大多数行业都受到了冲击。
GlobalData的数据库显示,2019年,制药业的绿地投资项目总计313个,但到2020年,也就是新冠疫情爆发的那一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81。
这两年追踪的594个项目中,大部分(60.4%)为新项目,其余为扩展项目。
数据显示,在这两年内公布或开放的项目中,87%为药品相关的项目,13%为临床研究和试验项目。临床部分主要来自临床研究机构和公司的投资活动,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支持药物开发的研究和临床阶段。

在吸引FDI项目方面,西欧毫无疑问领先于其他地区。这两年间,全球宣布或开放的项目中,有40%是在西欧。与2019年相比,该地区2020年的项目数量增加了7%。
亚太和北美也是受FDI青睐的地方,尽管与2019年相比,2020年制药FDI在这些地区有所下降。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和南美洲是同比降幅最大的地区。

在分析各领域的主要投资地区时,数据显示,临床研究和试验相关的项目中,亚太是FDI项目流入最多的地区;而在制药产品部分,西欧最多,其次是北美和亚太地区。

在此期间,英国制药公司GSK扩大了其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工厂,投资额为1.39亿美元。
GSK还宣布于2020年在蒙大拿州汉密尔顿扩建其生产基地,并计划投资1亿美元扩建其在该市的疫苗生产厂。
在制药产品领域拥有流入投资的国家主要有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爱尔兰、荷兰、俄罗斯、西班牙、瑞士和英国。
在临床研究和试验领域,中国则吸引了更多项目,2019-2020年间共有15个,其中14个来自美国。
PPD是一家位于美国的CRO公司,提供全面、综合的药物开发、实验室和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该公司宣布,计划于2020年在中国苏州新建一个实验室,预计将创造约350个就业岗位。

2019-2020年间,就制药产品领域流入的项目而言,生产制造是最主要的业务功能,而临床研究和试验领域未有项目体现这个功能。美国是制药产品生产的主要国家,这两年中共有42个项目记录在案。

制药产品的其他主要功能包括销售、管理和营销以及研发(R&D)。
而临床研究和试验领域的首要功能是商业和专业服务,其次是研发。这段时间里,中国在这方面领先地位。

在制药产品和临床研究与试验方面,美国是制药FDI的主要输出地。2019年和2020年,美国企业共投资药品类项目106个,临床研究和试验类项目4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