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司
疾病控制率达90%,mRNA癌症疫苗/Keytruda组合早期临床结果积极
药明康德:今日,致力于开发mRNA疫苗和疗法的Moderna公司宣布,该公司开发的个体化癌症疫苗mRNA-4157在早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mRNA-4157与默沙东(MSD)公司的重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Keytruda联用,在治疗HPV阴性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中,达到50%(5/10)的总缓解率(ORR)和9.8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以前发布的Keytruda单药治疗的ORR为14.6%,mPFS为2.0个月。这一结果进一步展示了mRNA疫苗在预防传染病以外,治疗癌症方面的潜力。Moderna的mRNA癌症疫苗能够容纳高达34个编码新抗原的mRNA序列。mRNA癌症疫苗被注射到人体中后,能够指导人体的细胞生成新抗原,从而激发免疫系统的应答。
除了这款新抗原疫苗以外,Moderna公司还在与默沙东公司合作,开发基于mRNA的KRAS突变体疫苗。与辉瑞合作开发新冠疫苗的BioNTech公司在今年年初收购了开发癌症疫苗的明星公司Neon Therapeutics,目前研发管线中也有多款癌症疫苗。该公司与罗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合作,正在探索个体化新抗原疫苗与PD-1/PD-L1抑制剂联用,治疗多种实体瘤患者的效果。该公司在今年8月也与再生元(Regeneron)公司达成协议,将启动2期临床试验检验基于mRNA技术的癌症疫苗,与PD-1抑制剂Libtayo联用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效果。
首款全身性给药体内CRISPR疗法进入临床试验
药明康德:Intellia Therapeutics日前宣布,该公司的在研基因编辑疗法NTLA-2001已经完成全球性1期临床试验的首例患者给药。NTLA-2001是一款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基因编辑疗法,具有一次治疗,潜在治愈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的潜力。
NTLA-2001是一款在体内进行基因编辑的创新疗法,它通过脂质纳米颗粒(LNP),包装靶向TTR基因的CRISPR基因编辑系统。ATTR患者由于TTR基因发生特定突变,导致肝脏产生错误折叠的转甲状腺素蛋白。NTLA-2001通过非病毒LNP递送,可以肝脏特异性敲除TTR基因,从而降低TTR蛋白的表达。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这一疗法在一次治疗之后,可以将TTR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95%以上,并且维持至少一年。
靶向GAS6-AXL通路,思路迪医药获抗癌新药大中华区独家授权
医药观澜:11月11日,专注新一代肿瘤免疫治疗创新药研发及商业化的生物医药公司——思路迪医药(3D Medicines)宣布与美国Aravive公司达成合作,获得后者一款新药AVB-500在大中华区肿瘤领域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授权。AVB-500作为一款特异性、高亲和力Fc融合蛋白,是一种新型GAS6-AXL信号通路抑制剂,这一通路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研究的新靶点之一。根据协议,Aravive公司将获得1200万美元的签约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2.07亿美元的开发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潜在的销售分成。
据悉,Aravive公司已成功完成AVB-500在铂耐药性卵巢癌适应症的美国1b期临床试验,并即将进入3期注册临床研究。与此同时,针对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等多个适应症的多项临床研究也已展开。思路迪医药新闻稿指出,在获得AVB-500大中华区授权后,公司将尽快启动在中国的临床研究,争取早日在中国上市该创新药,造福广大肿瘤患者。
新政策
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最新进展来了
赛柏蓝:11月1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专家评审结果查询的公告》。
公告显示,根据《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近期国家医保局组织专家对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进行了多轮评审。目前,专家评审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各申报企业可登陆“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系统”查询评审结果。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按照工作程序组织开展谈判等相关工作。
新技术
JAMA子刊:科学家发现有效预防和治疗人群心力衰竭的潜在靶点
生物谷: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携带多种风险因素的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的频率变化情况,这些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房颤和既往心脏病发作等。
在这项全国性的观察性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1,799,027名年龄在65岁以上的成年人进行研究。研究人员识别出了此前并未发生过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参与者,同时他们在参与者中测定了五种最常见的心力衰竭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或心脏病发作、糖尿病、房颤和肥胖。
研究者Rohan Khera说道,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人群中心力衰竭风险的降低表明研究人员能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更优化的管理,但在心脏病发作和房颤患者中心力衰竭风险的下降速度较慢,这或许就需要后期进一步探索研究。
抗体偶联药物治疗“癌症之王”
动物实验取得积极结果
药明康德:近日,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Marsha Moses博士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抗体偶联药物(ADC),通过与胰腺肿瘤细胞上的分子ICAM1结合,来递送可杀伤癌症细胞的化合物。研究结果显示,这款ADC药物在胰腺癌小鼠模型中使得肿瘤显著消退,并防止肿瘤细胞转移。这项研究结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上。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款基于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分子肿瘤成像技术,来支持ICAM1-DM1抗体偶联药物疗法。该技术可以在不做侵入性活检的条件下,监测ICAM1蛋白是否出现在肿瘤细胞表面。以此来更好的监测治疗效果。
“我们方法的精确性既来自于特定的靶向性,也来自于用MRI监测该靶点的能力。”Moses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说道。Moses博士团队还在开发其他靶向癌症药物,包括纳米脂质溶胶、脂质体和外泌体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