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技术,新标准——从TIR、TAR及TBR看更高质量血糖管理

收藏
关键词: 新技术
资讯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发布时间: 2022-09-01

【导读】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随着持续葡萄糖监测 (CGM)的问世和发展,新的血糖控制指标——目标范围内时间(TIR)、高于目标范围时间 (TAR)和低于目标范围时间 (TBR)随之衍生,在HbA1c这一经典“度量衡”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血糖管理、助力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本文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陆菊明教授将从TIR、TAR及TBR角度畅谈高质量血糖管理。













专家简历














陆菊明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副会长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妇女儿童肥胖控制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副会长

中华糖尿病杂志副总编

中国糖尿病杂志副总编

负责编写2007年版、2010年版、2013年版和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998年获吴阶平-杨森医学研究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持续葡萄糖监测,优化糖尿病管理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以下简称“CDS指南”)指出,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患者糖代谢紊乱程度,制定合理降糖方案,反映降糖疗效并指导治疗方案调整[1]。为了追求更优的血糖管理,血糖监测技术发展从未停滞。1969年,Samuel Rahbar发现HbA1c可反映既往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198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指南首次推荐HbA1c用于血糖监测;20世纪90年代,基于DCCT和UKPDS研究的重大发现,HbA1c成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地位持续至今。然而,单一指标指导疾病管理不可避免存在局限性,HbA1c不能反映低血糖、血糖波动及HbA1c个体间差异。

临床需求不断推动技术进步。继HbA1c的价值被发现之后,1971年,测定毛细血管全血的首台血糖仪问世,自我血糖监测(SBMG)逐渐成为评估血糖控制的基本手段,能够反映实时血糖水平,有助于发现低血糖事件[2]和减少血糖波动[3],指南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需行SMBG[4]SBMG之后,回顾性CGM、实时CGM、兼顾回顾与实时功能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相继问世,CGM设备不断发展,在发现低血糖和评估血糖波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传统血糖监测提供了有效补充。研究显示,CGMSBMG可显著减少各个时间段的低血糖事件和持续时间(图1),并显著减少血糖波动(图2[5]。目前,CDS指南[1]和ADA指南[6]均推荐采用HbA1c联合SMBG及CGM进行血糖监测;且CDS指南指出,“如果HbA1c已达标,但SMBGCGM显示有低血糖或血糖波动大,亦需调整治疗方案”。可见,CGM已成为优化血糖管理的重要手段。

图1  CGM与SBMG应用中低血糖事件和持续时间情况

图2  CGM与SBMG应用中血糖波动情况


“3T”显著影响临床预后,成为血糖管理重要“度量衡”

CGM的应用也衍生出了相应的新型血糖控制“度量衡”。早在2004年,中国学者就已提出TIR相关概念[7]。在《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国际专家共识 (2017)》[8]中,TIR、TAR、TBR被推荐作为CGM的关键报告参数,分别反映血糖良好控制情况、高血糖和低血糖情况。TIR、TAR及TBR数据可通过CGM报告直接读取,也可通过SMBG数据计算获得。

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丰富,TIR、TAR及TBR的重要临床意义日益凸显。多项研究表明,TIR与糖尿病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及死亡风险显著相关。TIR每降低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量白蛋白尿、周围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64%[9]40%[9]、25%[10]、5%[11]和8%[11];TIR每升高10%,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异常和下肢动脉病变发生风险分别降低6.4%[12]和21%[13];当TIR改变10%时,对应HbA1C变化0.5%~0.8%,而HbA1C变化>0.5%是调整临床治疗策略的临界值[14]。TAR则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密切相关[15]。TBR作为评估低血糖的重要指标,其水平与低血糖所致的认知受损[16]、低血糖反应受损[17-19]、心律失常[20]、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全因死亡[21]等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基于一系列证据,从国内外共识到指南,TIR、TAR与TBR的地位迅速提升,被纳入血糖控制目标,推荐用于血糖管理,成为重要的“度量衡”;同时,共识/指南强调个体化设置其目标范围。《TIR国际共识》[22]推荐大多数糖尿病患者TIR(3.9~10.0 mmol/L)控制目标为>70%、TBR(<3.9 mmol/L)<4%;TIR每增加5%,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显著临床获益;对于老年或高风险T1DM/T2DM患者,TIR控制目标降至>50%,TBR降至<1%,旨在进一步减少低血糖、同时预防严重高血糖;T1DM合并妊娠患者TIR(3.5~7.8 mmol/L)目标为>70%。对于伴有合并症及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管理中TIR个体化控制目标:多国专家建议(2020)》强调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设定TIR、TAR与TBR控制目标[23]


多策并用改善“3T”水平实现更高质量血糖管理

目前,糖尿病患者的TIR和TBR达标情况尚不理想。美国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TIR(3.9~10.0 mmol/L)>70%的T1DM和T2DM患者比例仅为39%,TIR>70%且TBR(<3.0 mmol/L)<1%的患者比例仅为32%[24]。根据相关循证,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加强患者教育、严格CGM、使用新型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改善TIR、TAR和TBR水平。

一项前瞻性研究中,T2DM患者使用手机APP接受远程个体化生活方式指导,并采用实时CGM监测血糖。生活方式干预4个月后,TIR (3.9~10.0 mmol/L)、TAR (10.0~13.9 mmol/L)和TAR (>13.9 mmol/L) 较基线均显著改善[25]。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CT)纳入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和FGM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患者教育组与非患者教育组,随访6个月,患者教育组的TIR水平显著优于非患者教育组[治疗差异:-3.8 (-7.0,-0.5),P=0.027][26]。Meta分析证据显示,与SMBG相比,CGM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TIR(图3)、TAR和TBR水平[27]

图3  Meta分析评估应用CGM与SMBG时的TIR改变情况

新型基础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作用时间更长,可有效改善血糖,且低血糖事件更少、作用更平稳,有助于改善TIR[1,28]。《糖尿病管理中TIR个体化控制目标:多国专家建议(2020)》特别指出:为达到TIR目标,可通过基础胰岛素实现,尤其是新型基础胰岛素类似物[23]。研究显示,T2DM患者接受一天一次德谷胰岛素治疗(采用FGM监测血糖),TIR (3.9~10.0 mmol/L) 高达77.3%,TBR (<3.9 mmol/L) 低至1.58%[29],可实现高水平达标。另一项为期41周的多中心RCT共入组498例采用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的T2DM患者,使用FGM监测血糖,结果显示,相较于甘精胰岛素U100组,德谷胰岛素组的TIR(3.9~10.0 mmol/L)显著更优、增加了20.6 分钟/天,TBR(<3.9 mmol/L)、TBR(3.0~3.8 mmol/L)、TBR(<3.0 mmol/L)均显著更低(图4)[30]

图4  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U100治疗中TIR和TBR水平

【小结】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技术不断发展,CGM成为优化血糖管理的重要手段。TIR与糖尿病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密切相关,TBR与糖尿病相关不良预后密切相关。TIR、TAR、TBR已被国内外指南/共识纳入血糖控制目标,大多数糖尿病患者TIR应>70%、TBR应<4%。生活方式干预、患者教育、CGM及新型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可改善TIR、TAR及TBR,德谷胰岛素能够有效控糖、达到目标范围,且TIR和TBR显著优于甘精胰岛素U100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2] Pazos-Couselo M,et al. Can J Diabetes,2015,39(5):428-433.

[3] Huang IC, et al. Chang Gung Med J,2012,35(1):46-53.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

[5] Ólafsdóttir AF, et al. Diabetes Technol Ther,2018,20(4):274-284.

[6] ADA.Diabetes Care,2021,44(Suppl 1):S73–S84.

[7]喻明, 等.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1788-1790.

[8] Danne T, et al. Diabetes Care,2017,40:1631–1640.

[9] Beck RW, et al. Diabetes Care,2019,42(3):400-405.

[10] Mayeda L, et al. BMJ Open Diabetes Res Care,2020,8(1):e000991.  

[11] Lu J, et al. Diabetes Care,2021,44(2):549-555.

[12] Lu J, et al. Diabetes Technol Ther,2020,22(2):72-78.

[13]Li J, et al. Diabetes Metab Syndr,2020,14(6):2081-2085.

[14]李雯, 等. 中国糖尿病杂志,2021,29(2):141-144.

[15] Bellido V,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21,177:108917.

[16]Gonder-Frederick LA, et al. Diabetes Care,2009,32(6):1001-1006.

[17]Heller SR, et al. Diabetes,1991,40(2):223-226.

[18]Davis MR, et al. Diabetes.1992,41(10):1335-1340.

[19]George E, et al. Diabetologia,1995,38(10):1183-1190.  

[20]Chow E, et al. Diabetes,2014,63(5):1738-1747.

[21]Svensson AM, et al. Eur Heart J,2005,26(13):1255-1261.

[22]Battelino T, et al. Diabetes Care,2019,42(8):1593-1603.

[23] Sanjay Kalra,et al. Diabetes Ther,2021,12(2):465-485.

[24] 2021. ADA ePoster presentation 65-LB.

[25] Majithia AR, et al. J Med Internet Res,2020,22(8):e21778.

[26] Hermanns N,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9,150:111-121.

[27] Maiorino MI, et al. Diabetes Care,2020,43(5):1146-1156.

[28]母义明, 等. 药品评价,2014,11(15):8-10.

[29] Yamabe M, et al. J Diabetes Investig,2019,10(2):352-357.

[30] Goldenberg RM,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2021,23(11):2572-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