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碧波荡漾,湖畔群英荟萃。8月28日,太湖之滨的湖州长兴,22位两院院士齐聚一堂,举行长三角科技论坛院士专家恳谈会,共话“科技一体化”,共下“科创一盘棋”,共同为推动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出谋划策。

恳谈会上,各位院士紧扣科技与产业创新前沿课题,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绿色生态、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对长三角一体化共建共享共治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院士等4位院士分别从科技创新、城市生态、新材料、大健康等研究领域作了主旨报告。
袁亮院士的报告《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合作,共同建设长三角创新共同体》指出,创新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科技界应积极融入区域创新共同体,勇当“开路先锋”。
吴志强院士的报告《卓越:因为区域一体化》关注新基建逻辑与城市技术的未来形态,认为按照土地面积均值来看,长三角还有非常多的潜力可以挖掘。
俞书宏院士在《后塑料时代新材料的创新与展望》中表示,材料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材料技术的发展可反映出人类文明的发展。
李校堃院士在《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健康产业,服务健康中国》中建议,应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创新最前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人才、研发、产业、市场、资本等全要素协同,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大健康产业发展。
在恳谈交流中,杨玉良、沈学础、陈旭、杨小牛、杨树锋、朱利中等院士还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专业特长,积极建言献策,就如何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发表中肯的意见。这些智慧凝聚的成果,必将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的宏伟进程。

最后,出席此次恳谈会的22位院士,共同发出促进长三角创新一体化的“湖州倡议”。院士们在倡议中表示,科技是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他们期望加大科技协同攻关力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开创区域共进之路;拓展区域创新发展动能,在区域创新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上开创样板之路;夯实区域绿色发展基础,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上开创多维联动之路;展现学界爱国赤子情况,在破解“卡脖子”技术国产化上开创披荆斩棘之路。
来源:科技武林门
编辑:刘朝伟
《菰城科普》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所发内容仅供科普宣传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转载都有注明。如有认为侵权或不实,烦请留言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