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视角|《医械监管条例》新修订,LDT迎来新机遇【报告期:2021.3.15~2021.3.21】

收藏
关键词: 条例医械投资
资讯来源:E药经理人
发布时间: 2021-03-27

Top Healline


本 周 头 条


《医械监管条例》新修订,LDT迎来新机遇

2 021年3月18日 ,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了最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本次公布的修订版《条例》本于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条例》的第五十三条提到:“对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的临床需求,可以自行研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本单位内使用。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人观点:此次《条例》修订顺应了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趋势,从鼓励创新、简化流程、鼓励临床试验、全生命周期医疗器械监管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在科技立项、融资、信贷、招标采购、医疗保险等方面予以支持,从而使创新体系在国家层面加以完善。

在体外诊断领域,《条例》在法律法规层面首次赋予了实验室自制试剂(LDT)模式合法的身份,对于以第三方检测为主要商业模式的NGS肿瘤早筛、伴随诊断、mNGS等创新型检测项目开发企业是一大利好。《条例》为这类提供临床基因检测等创新型LDT检测项目的企业在A股IPO建立了合规性的基础,影响深远,让我们拭目以待。

3.15~3.21


交 易 综 述



(向下滑动查看)

生物医药:本周生物医药领域共有11起私募融资,2起兼并收购,2起IPO。私募融资方面,细胞和基因疗法孵化平台ElevateBio、AI驱动药物研发商Insitro、免疫疗法和疫苗研发商Vaccitech、基因编辑技术服务商Graphite Bio、基因治疗服务商StrideBio、创新药物研发商因明生物、蛋白降解药物研发商Amphista Therapeutics、ADC药物研发商新码生物、疫苗研发商VLP Therapeutics、抗体药物研发商Tavotek和合成生物技术平台恩和生物相继完成私募融资;兼并收购方面,方生和医药收购利泰尔药业,药明生物(02269.HK)计划收购苏桥生物;IPO方面,康乃德(CNTB.O)在纳斯达克上市(ADS),首药控股在科创板上市申请已受理。


创新医疗器械:本周创新医疗器械共发生7私募融资,捍宇医疗、精劢医疗、博睿康等均融资过亿;IPO方面,科亚方舟医疗首次递表港交所主板。


IVD与精准医疗:本周IVD和精准医学领域发生1起兼并收购。罗氏溢价43%以18亿美元对价收购微流控核酸检测解决方案提供商GenMark Diagnostics,进一步布局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多重核酸检测赛道。


智慧医疗:本周智慧医疗领域发生6起私募融资。阿康健康、小雨伞保险、锦奇医疗、脑医生、爱练科技、小懂健康等均完成私募融资。

Transaction


重 点 交 易 观 点


▨ ElevateBio C轮5.25亿美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Matrix Capital Management、SoftBank、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跟投)MPM Capital、F2 Ventures、Redmile Group、EcoR1 Capital、Samsara BioCapital、The Invus Group、Emerson Collective、Surveyor Capital、EDBI、Vertex Ventures、iTochu等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公司下一代细胞和基因疗法BaseCamp技术平台打造出一种完全整合的商业模式,通过与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科学家合作,来快速高效地创建和运营一系列细胞和基因疗法公司。该平台可以为这些公司提供资金,研发基地,以及药物开发和商业化知识,以为患者快速开发出创新细胞疗法,基因疗法和再生医学产品,旨在解决基因疗法工业产能的限制问题。

投资人观点:细胞和基因治疗是目前医药领域最为火热的赛道之一,如今有近千种针对不同疾病的细胞和基因疗法正在研发中,但迄今为止只有少数获得批准。根据对现有管线和产品的临床成功率评估,FDA预计到2025年,将每年批准10到20种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细胞和基因疗法领域发展空间巨大,机遇无限,但制造这些新药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的开发模式或技术的拼凑,复杂的规模化量产制约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在向商业化扩展的过程中,生产问题常常使得上市批准被推迟。Elevate Bio最初由美国著名生物医药风投MPM Capital孵化而来,推动和扩展一种“不同寻常”的商业模式,将细胞和基因疗法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商业化和规模化量产连接起来,它在其中扮演“平台”或者“桥梁”角色,不断剥离新公司独立运营。自成立以来,ElevateBio已经孵化剥离出了三家公司:病毒特异性细胞疗法公司Allovir,T细胞疗法公司HighPassBio和基因编辑疗法公司LifeEDIT Therapeutics。这种“内部分化”发展的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技术、资源共享问题,有利于新兴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可以实现基于同一技术平台的多个应用方向并行发展,有效降低风险,提升体系内部配合效率,为国内的企业孵化和发展模式提供启示。


▨ Insitro C轮4亿美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CPP Investment,(跟投) Andreessen Horowitz、T. Rowe Price Associates、Casdin Capital、BlackRock、ARCH Venture Partners、Foresite Capital、GV、Third Rock Ventures、Two Sigma Ventures、HOF Capital、 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Temasek、Softbank等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由斯坦福大学著名学者Daphne Koller博士创建,致力于通过利用机器学习驱动药物发现和开发,正在应用生物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打造海量数据集,所得到的预测模型用于加速疾病靶点选择,设计和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为临床策略提供参考。

投资人观点:公司由Daphne Koller(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创始人之一)创立,通过预测模型,来识别疾病的突破性靶点,使药物设计具有可行性,并推动生物标记和临床开发策略的发展。公司建立以人类数据为基础的预测模型,获取遗传、表型、临床等数据,再利用机器学习来提高传统遗传分析的准确度,使之更接近于疾病的结构;通过对疾病结构的理解,构建体外疾病模型,以最大限度地预测人类临床结果;利用建立的疾病预测模型结合了体外细胞系统和计算机模拟机器学习,发现未被发现的疾病亚型,并寻找干预治疗措施。公司2019年与吉利德达成合作,帮助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疾病模型开发新疗法;2020年与百时美施贵宝(BMS)合作,帮助发现和开发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和额颞叶痴呆(FTD)的新疗法,有望获得超30亿美元的收入。公司本轮创全球AI制药领域企业单笔融资金额新纪录。AI+药物研发的结合必然是制药行业的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国内AI制药企业正不断涌现,行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以普瑞基准和创腾科技为代表的企业非常值得关注!普瑞基准基于自身的组学数据挖掘系统,重点聚焦深挖生物学机制,帮助药企研究并设计新药管线的开发策略,提供AI支持的新型生物信息和转化医学服务。而创腾科技作为中国生命科学研发的“智能引擎”,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创新平台和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


▨  Vaccitech B轮1.68亿美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M&G Investment Management,(跟投)Tencent、Gilead Sciences、Monaco Constitutional Reserve Fund、Future Planet Capital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英国牛津,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和开发用于治疗和预防传染病和癌症的新型免疫疗法和疫苗。公司的专有平台包括经过修饰的腺病毒载体ChAdOx1和ChAdOx2,以及经过充分验证的疫苗Ankara或者MVA增强载体,所有这些载体均缺失在人体中复制的能力。公司在病毒感染、实体瘤和预防性病毒疫苗上,拥有丰富的临床前和临床管线储备。


▨ Graphite Bio B轮1.5亿美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RA Capital Management、Rock Springs Capital,(跟投)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Deerfield Management Company、Federated Hermes Kaufmann Funds、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Logos Capital、OrbiMed、Perceptive Advisors、Surveyor Capital 、Venrock Healthcare Capital Partners、Samsara BioCapital、Versant Ventures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20年,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由Matthew Porteus博士和Maria Grazia Roncarolo博士联合创建,其技术平台通过对基因组中发生DNA突变的位置的精确定位,避免与基因的非靶向整合,利用供体DNA模板和细胞自身的先天DNA修复机制,即同源定向修复,从源头上修复基因缺陷。


▨ StrideBio B轮8,150万美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Northpond Ventures、Novo Holdings A/S,(跟投)Pontifax、Octagon Capital、Sarepta Therapeutics、CaaS Capital、UF Innovate Ventures、Hatteras Venture Partners、UCB Ventures、Takeda Ventures、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致力于新一代基因疗法的开发,以扩大基因治疗的适用人群,并改进基因疗法在罕见病和其他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公司利用其专有的STRIVE平台,可工程化改造AAV载体,使其呈现独特的表面结构域序列,从而克服了第一代基因疗法的局限性。此外,公司独特和差异化的AAV载体还可改进基因疗法的组织特异性、转导效率以及大规模生产的可制造性。


▨ 因明生物A轮近6,000万美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高榕资本,(跟投)光速中国、花城创投、境成资本、华金资本、横琴金投等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广州,是一家突出优秀华裔科学家及来自中国及美国的杰出专家的医药研发能力的平台型总部企业。拥有由多名顶级科学家、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委员会,产品管线覆盖眼科药物、小分子免疫药物、细胞治疗、新型医美药物等领域。在研产品十余种,绝大部分均为具有竞争力的突破性First-in-class药物,且主要产品均已完成前期研发或已经实现了产品化。


▨ Amphista Therapeutics B轮5,300万美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Forbion、Gilde Healthcare,(跟投)Novartis Venture Fund、Eli Lilly and Company、BioMotiv 、Advent Life Sciences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英国伦敦,是下一代靶向蛋白降解(TPD)方法的领先者,通过使用合成的小分子降解剂,大大改善治疗疾病和调节药物靶标的方法。公司的下一代双功能降解剂使用了一套全新机制,利用人体自身广泛存在的固有蛋白质的降解蛋白,而不是大多数TPD公司使用的泛素E3连接酶。公司专注于具有高水平临床或遗传验证的生物靶标和全新TPD方法的转化,以满足迫切的临床需求。


▨ 新码生物A轮4.15亿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礼来亚洲基金、经纬中国,(跟投)国投招商、三花弘道、美东泰富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绍兴,是浙江医药(600216.SH)控股子公司,以“创新科技满足临床需求”为宗旨,专注于开发新一代治疗用生物技术药物。公司与美国Ambrx公司合作开发非天然氨基酸技术实现定点偶联的ADC药物(ARX788和ARX305),并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药物开发平台,开展多种长效蛋白质药物的开发。

投资人观点:抗体偶联药物已经成为国内外抗体药物研发的新热门方向,国内已有二十余款产品进入IND及临床阶段,抗体、连接子、毒素分子等方面的专利技术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与传统的化疗相比,ADC具有更宽的治疗窗口。但是扩大治疗窗口,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效力的同时将非靶标毒性降至最低仍是设计ADC最重要的考量。为了实现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平衡,ADC药物抗体、偶联子、毒素等各个环节都要求有精密平衡的设计。偶联方法主要分为非定点偶联和定点偶联。早期使用的是非定点偶联法,主要由赖氨酸偶联和半胱氨酸偶联,利用化学方法直接将药物与抗体上氨基酸残基进行偶联,不涉及抗体的改造或修饰,其偶联的毒素分子个数和偶联位点都不能确定,导致ADC的异质性非常宽泛,限制了药物的有效性。而新码生物的ADC平台是基于非天然氨基酸定点偶联的下一代技术,可大大增加产品的同质性,使得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定向,是目前ADC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同时,公司攻克了基于非天然氨基酸大规模生产的难题。国内同赛道的百凯医药也值得重点关注,其拥有覆盖Payload,双特异性抗体和纳米抗体偶联药物的三大自主研发平台,管理团队经验丰富,覆盖ADC从研发到申请上市的各个环节。


▨ VLP Therapeutics A轮1,600万美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MIYAKO Capital、Sojitz Corporation、Konishiyasu、Robert G. Hisaoka、SK Impact Fund、RJ Fund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盖瑟斯堡,由Wataru Akahata博士、Ruuji Ueno博士和Sachiko Kuno博士共同创立,其使命是解决全球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并扩大疫苗治疗的前沿领域。目前公司正在使用其专有的平台技术研究和开发癌症治疗疫苗,以及抗疟疾、登革热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预防性疫苗。


▨ Tavotek A2轮千万美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广发信德、清松资本、岚湖资本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9年,在中国苏州和美国宾州分别设有研发中心,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于强生、雅培、葛兰素史克、礼来等知名跨国大药企。创始团队成员平均拥有数十年精深的药物研发经验,并推出过十多款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全球首发重磅大药。公司的药物研发主要构建在三大创新突破技术平台上,它们分别是:自主研发的噬菌体生物库TavoSelect,支持双抗和多抗研发的蛋白工程平台TavoPrecise,以及专注于攻克不可成药靶点的多环肽平台TavoMIP。


▨ 恩和生物战略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巴斯夫风投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杭州,基于合成生物学思想、工程化思维,同时用数字化和智能化贯穿其中,打造了自身独有的技术平台。公司以计算为基础,搭建了酶工程、菌株工程和发酵工艺工程平台,涵盖生物催化、生物转化和生物全合成三大技术路径。同时,Bota Bio还开发了适用于生物技术开发和生产的云端数据库和智能化控制软件,并把实验室中的自动化和高通量硬件设施整合进去,完整记录整个工作流程中样品和信息之间的关联。


▨ 捍宇医疗D+轮近5亿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云锋基金,(跟投)江苏瑞华、Octagon Capital、易方达、领道资本、弘晖资本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上海,是一家二尖瓣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商,专注于研发心脏瓣膜疾病领域的医疗器械,其核心产品为ValveClamp。


▨ 精劢医疗A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正大制药集团旗下的卡迪泰医疗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上海,是一家专门从事智能医疗器械设备研发的公司,专注于搭建结合手术机器人的胸腹部实体肿瘤的治疗体系。


▨ 博睿康科技B轮超亿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红杉中国,(跟投)凯风创投、熔拓资本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常州,是一家临床神经疾病诊断治疗与康复设备提供商,涵盖临床医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因工程、管理营销等领域,利用脑机接口技术,为用户提供无线干电极脑电采集系统、NeuroCube、数字脑电图机、多参数同步器等产品。

投资人观点:脑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对各类重大脑疾病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包括阿尔茨海默症、癫痫、脑卒中、帕金森、抑郁症等等。当前,脑机接口(BCI)领域有两种技术演进方向:一种是通过有创方式将电极插入大脑皮层采集信号;一种则是通过无创的脑电帽形式,通过导电胶等接触头皮采集脑电信号。根据GrandViewResearch测算,2019年全球BCI市场规模为12亿美元,预计在2020~2027年间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5.5%。国内已经涌现了一批以BCI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大力助推下,BCI相关产品将很快与传统药物或手术联手解决难以治疗的疾病。


▨ EyeYon Medical C轮2,500万美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CR-CP Life Science Fund;(跟投)Global Health Sciences (GHS) Fund 、BPC、Triventures、Rimonci、Pontifax、Diamond BioFund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色列的创业公司,开发用于治疗角膜水肿的创新医疗设备。公司核心产品包括:可以取代人源供体角膜移植物的人工材料角膜内皮EndoArt和治疗性角膜接触镜Hyper CLTM。


▨ 聚陆医疗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沂景资本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北京,是一家心肺康复管理服务及设备提供商,主要为用户提供六分钟步行试验系统、运动心肺评估系统、体外反博治疗仪、上下肢康复训练器等心脏康复与肺康复医疗设备,以及心肺康复物理治疗培训课程、心肺资讯等服务。


▨ 惠影医疗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凯辉基金

公司简介:公司位于上海,于2019年1月由前任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曾繁忠先生携基金对TCL医疗器械业务管理层收购而得以创立和发展,致力于肿瘤放射治疗和影像诊断医疗器械的技术研发、引进、生产和全球销售。


▨ NeuraMatrix Pre-A轮数百万美元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经纬中国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前沿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商,采用侵入式技术的新一代脑机接口平台,开发规划版图涵盖脑机接口芯片、系统化设备、软硬一体化平台,以及针对医疗、科研等行业的专用解决方案。


▨ 阿康健康B轮近两亿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中金资本,(跟投)基蛋投资、中科招商、零壹金服、繸子财富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广州,是一家慢病处方药运营管理机构,集慢病处方药经营、慢病管理、医院处方流转、电商运营及院外处方增量于一体,专注于为离开医院的慢病患者提供药事服务及慢病照顾,并为医药企业提供院外处方药的渠道拓展、产品增量及患者数据管理等服务。

投资人观点:处方外流是药品零售市场大规模释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DTP药房的建立到互联网医院的推广,各个赛道都在寻求承接处方的方式。慢病本身是处方最易连续性管理和外流的切入口,阿康从厂家出发,由厂家牵头给医院提供SAAS基础平台显然是集合处方最高效的模式,电商的销售模式也极大的节约了患者管理成本,然而本轮融资后阿康将开始进一步建立基层社区网络,这意味着和广大连锁药房开始缩小边界,未来在处方外流的千万亿市场里,我们相信只有能最快、最深度完善同时服务医、患、药三方诉求的模式,才会引领行业。


▨ 小雨伞保险C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领投)歌斐资产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深圳,是一家互联网保险特卖平台。小雨伞保险是2015年互联网保险创业潮的代表公司之一,其母公司木成林科技拥有小雨伞保险经纪、派氪司科技、小乐健康等业务板块。其中,小雨伞保险经纪持有全国性保险经纪牌照,聚焦人身健康险领域,联合多家保险公司定制推出互联网保险产品,提供场景化的保险和服务。除了保险产品以外,小雨伞保险在保险科技方面也投入颇多,在数据分析、算法方面有大量经验积累,在售前咨询、客户管理、理赔、风控等方面能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 锦奇医疗6,000万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同溢堂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上海,是一家集海内外生殖医疗服务、线上互联网生殖医疗平台+线下诊所、医药信息服务、器械及进口保健品销售等于一体的集团化公司。2012年,锦奇医疗开始涉足海外生殖医疗服务,拓展海外生殖健康管理市场。2017年,其与中国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国药控股启动,成立合资公司国药锦奇。目前,锦奇医疗拥有保健品品牌“Fertile Future孕未来”。依托“生殖健康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渠道优势,锦奇医疗以医疗服务为中心节点,以专家智慧和人工智能为价值枢纽,链接生命科学技术,打造了生殖健康功能网。锦奇健康“互联网+生殖功能网”板块目前涵盖了互联网医院、备孕中心、锦奇健康APP、生殖工程细胞研究中心、综合供应链系统五大模块。


▨ 脑医生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中国风险投资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上海,是一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智能诊断平台,基于公司自主搭建的中国人脑模型数据库,结合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精准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医生云平台产品于2017年7月上线,其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上的准确率突破85%,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算法准确率突破80%,帕金森病算法准确率突破85%,小儿孤独症人工智能算法突破87%。所有这些研发成果均已进入专利申报阶段。截止2018年年初,脑医生已经与40多家三甲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与数百家医院、影像中心、体检机构、康复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在北京协和医院、天坛医院、湖南湘雅医院、武汉中南医院、天津环湖医院等国内顶级医院建立了脑医生工作站,同时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合作的科研项目已经入选了2018年国家科技部重大研发专项计划。


▨ 爱练科技天使轮数百万元人民币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未披露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上海,公司是一家积极心理学社交平台,旗下产品“hope”是一款聚焦于年轻人情感寄托与陪伴的积极心理学社交产品,上线于2017年,目前已经突破百万用户数。hope内以时间胶囊作为主要内容载体,作为用户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寄托。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迭代、内容拓展和场景合作。


▨ 小懂健康融资

(向下滑动查看)

投资机构:全国精神心理产业联盟、然信医药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北京,是一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精神心理分析诊疗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的隐私性,为用户提供智能诊疗、精准监测、科学用药和及时有效的康复指导,以“技术+数据+服务”的模式,为心理医生赋能,降低精神心理疾病的“误诊率”和“复发率”。同时,向社会心理方面辐射,提供心理筛查、婚恋家庭、亲子关系、人际交往等心理咨询服务。

▨ 方生和医药收购利泰尔药业100%股权

(向下滑动查看)

公司简介:江苏利泰尔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南京,占地50亩。一期项目面积32000㎡,可以生产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剂、小容量水针和冻干粉针剂等在内的多种剂型,同时建有高活车间以及热熔挤出(HME)商业化生产平台。


▨ 药明生物(02269.HK)收购苏桥生物超过90%股权

(向下滑动查看)

公司简介:苏桥生物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苏州,是一家灵活的全方位生物药定制研发生产(CDMO)服务公司,严格遵照国内外药品生产管理法规的质量标准,致力于为中国和全球客户提供临床前和临床药物I期、II期、Ⅲ期生物药产品从DNA序列到商业化生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投资人观点:苏桥生物作为一个新生代CDMO公司,其发展速度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非常快的。苏桥生物正式开展业务以来,已签的合同额已经远超于行业同等规模公司的合同额。对于CDMO公司而言,高效的团队,创新的技术、研发、工艺是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在CDMO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产能扩增率又成为CDMO企业制胜的第三大关键因素。对于CDMO巨头药明而言,此次收购苏桥生物是实现快速扩张的战略版图中的一步。当下CDMO行业并购火热,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达到以下目的:一、可以有效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药物开发和制造服务,同时还降低运营成本。二、减少前期生产建设的时间投入,符合标准的GMP的建设耗时长,通过收购能快速扩张产能。三、通过收购新设施,公司可以扩大其全球业务并进入新市场。投资人建议长期关注CDMO领域中发展快速的新秀企业。


▨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66.SH)下子公司上海昊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500万元人民币收购亨泰视觉55%股权,估值:4,545.5万元人民币

(向下滑动查看)

公司简介:亨泰光学注册于台湾地区,主要从事定制化硬性隐形眼镜的开发、制造、销售以及隐形眼镜护理产品的销售,包括日戴型隐形眼镜及用于学龄儿童或青少年近视防控所用的角膜塑形镜产品等。同时,作为本次交易的交割前提,公司全资子公司昊海控股与亨泰光学、亨泰视觉签署《独家经销合同》,约定亨泰光学授予亨泰视觉标的产品于中国大陆地区、期限为十年(截至 2030 年 12月31 日)的独家经销权;并持续授予亨泰视觉儿童近视管理及控制的光学镜片“贝视得”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权。昊海控股作为采购平台,负责自亨泰光学采购产品并将相关产品转售至亨泰视觉。


▨ 罗氏18亿美元收购GenMark Diagnostics

(向下滑动查看)

公司简介:GenMark Diagnostics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美国圣地亚哥,是一家分子诊断公司。该公司专有的eSensor检测技术和ePlex、eSensorXT-8系统旨在通过易于使用的工作站和独立的一次性检测盒,基于核酸微流控技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

投资人观点:在欧美成熟市场,微流控技术是实现多重核酸检测最主流的方法学,该领域的代表公司Biofire所开发的FilmArray设备和多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盒早在2011年便获得FDA批准,2013年生物梅里埃全资收购后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在新冠疫情助推下,2020年销售额更是突破10亿欧元大关,全球累计装机量超17,000台。而该领域并购事件更是层出不穷,除生物梅里埃之外,凯杰、丹纳赫、罗氏等IVD巨头也都纷纷出手,2013年以来全球微流控领域累计并购交易金额已达数百亿美元。

后疫情时代,国内多重核酸检测市场潜力同样巨大:卫健委数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指南》多次明确提到使用多重PCR核酸检测技术来鉴别新冠和其他呼吸道病原体。但相比海外成熟市场,国内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核酸检测产品多处于开发早期。因此,百康芯作为国内在微流控领域内技术最接近FilmArray、设备已获NMPA三类证且多款多重病原体微流控检测试剂盒已处于报证和研发阶段的企业,值得投资人重点关注。


▨ 3月16日,首药控股递交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申请

(向下滑动查看)

发行股数/总股本:不超过3,718万股/14,872万股,募集金额:20亿元人民币,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北京,是专注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的研发和生产,核心产品以抗肿瘤药物为主,目前已于全球范围内获发明专利授权逾百项,获得国家一类新药临床批件16个(包括合作研发项目),荣获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8项。


▨ 3月18日,康乃德(CNTB.O)于纳斯达克上市

(向下滑动查看)

每股发行价格:17.00美元/股,发行股数/总股本:1,125.00万股/5581.67万股,募集金额:1.91亿美元,发行时市值:9.49亿美元,保荐机构、主承销商:Jefferies、SVB Leerink、Piper Sandler、中金公司,首日涨幅:+8.76%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太仓,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和开发治疗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的临床阶段的新型免疫调节剂,在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北京和上海均设有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投资人观点:康乃德建立了基于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与传统方法相比,该平台可以快速、高效地鉴别和筛选出针对相关靶点的疾病治疗分子。基于该平台,康乃德搭建了四条产品管线,分别是: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炎症性肠病和银屑病等的小分子S1P1抑制剂CBP-307;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UC)和变应性皮炎(CD)的GPCR靶点小分子抑制剂CBP-174;用于治疗哮喘和特应性皮炎(AD)的靶向IL-4R抗体药物CBP-201;用于治疗多种严重炎症性疾病的靶向IL-33抗体CBP-233。其中,抗体类新药CBP-201目前正处于全球AD临床2b期试验。在同类产品中,赛诺菲已上市的Dupixent表现最为亮眼,Dupixent一经上市便创下首年销售额2.47亿美元的业绩。早期临床数据表明,CBP-201在一些关键疗效指标上显著优于Dupixent,且起效更快,安全性更好,有望超越Dupixent,成为同类最佳。

在医疗大赛道中,“自身免疫”是不容忽视的一片蓝海。我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加快,预计到2024年,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销售额将达到500亿元以上。然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使用抑制剂、激素等传统化学,副作用较大。而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的生物制剂开始广泛应用到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扩大,已成为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选择。而洛启生物,不同于常规抗体开发企业,着眼于全产业链的纳米抗体生物药研发,深耕呼吸和自身免疫等疾病领域创新应用场景的新药开发,值得长期持续关注。


▨ 3月17日,科亚方舟医疗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向下滑动查看)

保荐机构:中金公司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北京,致力于开发基于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的精准医疗诊断平台,通过计算机视觉及深度学习等方法为医生提供病人数据精准分析服务,提高诊断精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升病人治疗水平。科亚方舟医疗的核心产品深脉分数是第一款获得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可在中国开展商业化的三类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浩悦观点:心脑血管疾病诊疗的大趋势依然是精准化、智能化、规范化,人工智能医疗顺应这一趋势方兴未艾。2020年冠脉支架国家集采给心血管领域创新添了一把火,百亿市场迎来重大变局,智能影像诊疗的创新公司大受欢迎。科亚医疗在2020年也成功完成多轮融资,对于这一赛道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挑战依然是打通商业模式创造稳定的营收。据科亚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16.7万元、70.9万元,主要是来自于向医院提供研究服务,两年亏损累计超过5亿元。平台化的企业,全面布局的产品线更容易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公司商业化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产品本身,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程度也尤为重要。杭州脉流科技是一家得到临床医生高度认可的创新企业,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