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乐普诊断上市梦碎,IPO被终止!那面乐普心泰又赴港上市!

收藏
关键词: 诊断IPO上市乐普赴港上市
资讯来源:中国医疗科技网
发布时间:

点击上方“中国医疗科技网”关注我们,随时掌握国内医疗政策、市场概况、企业动态等信息。

一家拆分的子公司刚刚上市途中被终止,马上又有另一子公司准备在香港上市!
6月28日,乐普医疗(300003)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乐普心泰医疗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泰医疗”)于6月25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并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该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
据悉,心泰医疗也是乐普医疗近期拆分的又一家企业。
而在6月25日晚间,乐普医疗刚刚撤回分拆控股子公司乐普诊断至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原因是可能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前4月,乐普生物也刚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同样准备在香港上市。
由此可见,“乐普系”多个公司的分拆动作仍在继续,并频频向资本市场发出冲击。
乐普诊断,撤回上市申请,待时机成熟再启动
6 月25日晚间,乐普医疗撤回分拆控股子公司乐普诊断至科创板上市的申请。 乐普医疗在公告中称,体外诊断板块由乐普诊断(自产诊断试剂)、烟台艾德康(大型检测设备)、爱普益生物等多个法人主体构成,终止申请主要为解决乐普诊断与其他体外诊断相关企业可能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进一步理顺和融合板块之间的业务关联。
2019年开始,乐普医疗把涉及IVD(体外诊断产品)业务的所有子公司融合为乐普诊断,后者主要经营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0年7月,乐普医疗公告称,拟将控股子公司乐普诊断分拆至科创板上市。
彼时,乐普医疗表示,分拆乐普诊断上市后,将成为独立的体外诊断业务上市平台,通过在科创板上市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金实力,提升乐普诊断的盈利能力。
乐普医疗表示,此次终止乐普诊断分拆上市进程,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分拆乐普诊断的战略也不会停止,待条件成熟时,还将再启动。
 乐普心泰,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医疗器械供应商
心泰医疗也是从上市企业乐普医疗中拆分出来的企业。
心泰医疗是一家先天性心脏病(结构性心脏病的主要应用领域)介入医疗器械供应商,拥有广泛的上市产品及在研产品组合。
招股书显示,心泰医疗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9904万元、1.16亿元、1.48亿元; 毛利分别为8706万元、1.03亿元、1.33亿元,毛利率分别达到87.9%、88.3%、89.8%。
心泰医疗2018年、2019年、2020年年内利润分别为3861万元、5191万元、6877万元; 年内利润率分别为39%、44.6%、46.4%。
2021年5月,心泰医疗刚刚获得一轮融资,此次估值为9.5亿美元,融资金额为9517.7万美元。
经交易各方充分沟通,拟以本次投资前心泰科技整体估值9.5亿美元为基础,本次融资金额不超过9517.7261万美元。
本次增资完成后,乐普医疗持有心泰科技股权比例将不低于 86.3412%。


乐普生物,是一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4月28日,乐普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及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
乐普生物成立于2018年初,由乐普医疗创始人蒲忠杰博士发起设立。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引进、投资并购等方式,围绕肿瘤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管线,同时搭建覆盖靶点发现、成药研制、开发和生产的开放性产业平台。 未来将通过产业平台和产品平台的协同作用,实现乐普生物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旗下12个核心产品中,有7个处于临床阶段,3个中美双报产品。
 “乐普系”其他分拆还在继续
实际上,2020年开始,“乐普系”就频频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参股公司圣诺生物,已登陆科创板
除分拆上市外,乐普医疗旗下参股公司也在安排上市事宜。 2020年6月,乐普医疗参股公司圣诺生物申请科创板上市,证监会已于2021年4月同意其IPO注册。 6月3日,圣诺生物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多肽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提供多肽创新药药学研究服务、多肽类产品定制生产服务和多肽药物生产技术转让服务。 2020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877.18万元,净利润5,999.78万元。
乐普云智,正在股份制化
此外,乐普医疗还将心电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融合整合,对外称“乐普云智”,如今也在股份制化。
乐普基因,也有分拆可能
还有媒体报道,除了医疗器械及药品两大板块外,乐普医疗的第三大业务医疗服务同样存在分拆的可能性。 在乐普医疗医疗服务业务中,基因检测业务有过登陆资本市场的经历。 这个家公司为北京乐普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乐普基因”),曾于2016年2月29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836092.OC。 上市3年后,即2019年1月29日,乐普基因从新三板终止挂牌。 在退出新三板前,乐普基因2017年营收规模约13亿元。
外界对于乐普医疗的资本操纵并不新鲜,自从登陆资本市场后,乐普医疗一直动作频频。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登陆资本市场至今,乐普医疗并购动作超过30次,交易总价逾60亿元,其中包括2011年收购控股荷兰COMED B.V.公司。
成立于1999年的乐普医疗是我国最早从事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的企业之一,也是2009年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之一,其业务涵盖医疗器械、医药产品、医疗服务和新型医疗业态四大板块。
2014年起,乐普医疗开始构建IVD(体外诊断)版图,先后收购主营分子诊断的爱普益、化学发光设备的艾德康、诊断试剂的恩济和等。
2020年,乐普医疗两大心血管药品——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钙开始实施集中采购。 由于医疗机构销售价格显著降低,其药品营销收入也大幅下降。 集采更大的影响不止如此,在2020年11月的冠脉支架集采中,价格平均降幅超过90%,乐普医疗是中标企业之一。
乐普医疗董事长兼总经理蒲忠杰在2021年2月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已经深刻认识到集采政策将逐渐常态化,并提出包含融合、增效等的应对策略,多个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动作也在其中。
对于乐普频繁追逐资本市场挂牌的行为,有分析人士认为,“企业主动分拆子公司上市,应该是想抓住资本市场改革机会,通过子公司登陆资本市场,一方面融资增强资本实力,另一方面搭建新的平台推动子公司业务更好发展。 ”“乐普的疯狂行为背后,其本质是过度地逐利。 这些行为会引发业内对企业的重新评估,进而可能对公司商誉存在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乐普医疗商誉为27.72亿元,占总资产比重15.26%。 同时,公司负债也持续居于高位,截至2020年末,乐普医疗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在内的有息负债便已高达53.38亿元。

来源:体外诊断网

商务、内容合作,请联系rain医科网(微信号:medscience-tech)或发邮件至hunter_zhu@top-trust.com

关注“中国医疗科技网”了解医疗保健行业每日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