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大川博士
首席科学官,越洋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西蒙弗雷泽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二十年海外药企(Teva, MDS, Abrika/Actavis,Impax)新药与仿制药研发经历,其中包括十四年管理美国药企药物分析研发部门的经历。经赵博士指导开发的溶出方法已载入美国药典,参与研发的伊拉地平胶囊被美国FDA官方的药物橙皮书指定为参比制剂,一个505(b)2新药已在美国上市销售。2012年秋回国后,在普霖贝利生物医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历任高级副总经理、执行副总经理(兼华海药业研究院副院长)。在近7年的时间里与领导团队通力合作,指导研发、申报ANDA达42个,其中22个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销售。赵博士于2019年7月加盟越洋医药,重点推动具有临床优势的505(b)(2)新药的研发工作。
演讲主题:
《关于二类新药研发战略及策略的几点考虑》
剖析一类新药和二类新药的优势和难点,从战略和策略的角度阐述越洋医药选择在二类新药领域精耕细作的考量。


越洋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越洋医药成立于2011年12月,总部坐落于广州,在泰州和美国圣地亚哥拥有全资子公司。公司由国家级特聘专家(创业类)闻晓光博士创办,现拥有6名全职欧美海归博士(其中2名国家级特聘专家),为国务院侨办第五批“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越洋医药是一家以特色平台技术为核心、以满足临床未满足的需求为驱动力的国际化改良型新药研发公司。主营业务是针对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应用自主创新和通用缓控释平台技术,开发适应美国(NDA/505(b)(2)、中国(化药2类)及全球市场的新药。
公司专注于口服固体缓控释技术、缓控释新药和高难度仿制药等领域,在美国、中国、加拿大、印度、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药物研究和临床试验,目前已取得一定成绩。
在中美新药产品开发方面,越洋医药已获得7个美国新药临床试验许可(IND),1个中国新药临床试验许可和2个中国台湾新药临床试验许可,已完成12个新药的人体药动学研究,试验结果达到预期,大大降低了下一阶段药物开发的风险;已完成1个新药NDA批次生产;已完成了1
9个缓控释仿制
药的人体试验(其中8个通过预BE,3个通过正式BE);已完成4个中美ANDA上市许可申报,其中1个美国ANDA已于2020年6月11日获批上市,3个在审评
审批
中,预期2021年获批上市。越洋医药已自主开发出多项全球首创的药物缓控释平台技术及产品,共获得国内外授权13项专利,其中PCT专利4个(美国,日本,欧盟多个国家和地区授权)。
越洋医药独立申报获2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获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集聚工程创新领军团队项目。2020年“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24强,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50强。2016年在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中,越洋医药取得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全国共3924家企业参加该项大赛)。2014年越洋医药凭借“口服缓控释制剂技术”获得 “克莱斯勒杯第四届黑马大赛”冠军(评委皆为业内投资机构)。截止目前,公司是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2.2类固体口服缓控释新药临床批件6家公司之一(包括恒瑞、恩华等);是行业分析机构推荐给投资机构重点关注的两家改良型新药公司之一(另一家是山东绿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0年线下会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