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视点
2021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村级医疗迎来大转变
2月21日晚,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政策动向
1.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1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2. 医学科研新规来了!3部委联合发布
近日,据国家卫健委科技教育司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的通知》。据悉,这是在2014年9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基础上,为更好贯彻落实,在医学科研领域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修订了《规范》。(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3. 国家卫健委:无贡献不可挂名论文!不与绩效、奖金挂钩
近日,据国家卫健委科技教育司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的通知》。(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4. 国家卫健委:这类耗材或调出目录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780号建议的答复》(下称《答复》)显示,有代表提出将部分眼科非植入高值手术器械调整出一次性使用器械目录的建议。对此,国家卫健委表示,高值医用耗材一次性使用,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医疗费用上涨等问题。在实践中,确有一部分医用耗材可以被重复使用。(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企业动态
1. 三叶草生物完成2.3亿美元C轮融资并获超额募集
本轮融资后,三叶草生物在过去12个月的总融资额超过4亿美元(约25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和淡马锡共同领投,海松资本和奥博资本参投,原股东康禧全球投资基金继续加持。(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2. 药明奥测获1.5亿美元B轮融资,加速全球诊断市场产业布局
2021年2月24日——药明奥测宣布完成 1.5 亿美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拾玉资本(简称"拾玉")、赛默飞世尔科技(简称"赛默飞")、农银国际、山蓝资本、建银科创基金等重磅加持,老股东云锋基金持续加码,易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扩张开放式创新赋能平台,加速整合诊断产品研发与全球产业布局。(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3. 依生生物完成1.3亿美元B轮融资
依生生物近日宣布完成逾1.3亿美元B轮融资,本轮投资由海松资本(Oceanpine)和奥博资本(OrbiMed) 联合领投。完成B轮融资后,公司的机构投资人包括: 海松资本、奥博资本、斯道资本、F-Prime 资本、3W Capital、高瓴资本、Adjuvant Capital、和玉资本、AIHC、益普资本、Superstring Capital、海通国际等。(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4. 医准智能完成B+轮亿元融资
2月24日消息,近日,北京医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准智能)宣布完成B+轮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中信医疗基金领投,老股东中孚懿德跟投。本轮领投机构中信医疗基金是中信集团专注在医药领域的股权投资管理平台;顶级医疗集团入驻,为AI赛道打开了产业化合作的窗口,医准智能也将把握这一机遇,实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更大突破。(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药讯快递
1. 人福医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获得美国FDA批准文号
2月22日,人福医药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关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批准文号。(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2. 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赛诺菲/再生元PD-1抑制剂获FDA批准
近日,赛诺菲(Sanofi)和再生元(Regeneron)联合宣布,美国FDA已批准PD-1抑制剂Libtayo(cemiplimab-rwlc)用于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肿瘤比例评分≥5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些患者患有转移性或局部晚期疾病,肿瘤不携带EGFR、ALK或ROS1变异。在中国,cemiplimab也已经获批开展临床试验,与含铂化疗联用或单药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3. “first-in-class”JAK抑制剂获FDA优先审评资格
Incyte公司近日宣布,美国FDA已接受JAK1/2抑制剂芦可替尼(ruxolitinib)的补充上市申请(sNDA),用于治疗12岁以上激素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儿童和成人患者。FDA同时授予这一申请优先审评资格,预计将与今年6月22日之前做出回复。(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4. 北京浦润奥c-Met抑制剂伯瑞替尼被CDE拟纳入突破性疗法
2月22日,北京浦润奥c-Met抑制剂伯瑞替尼(APL-101/PLB1001)被CDE拟纳入突破性疗法,用于治疗c-Met外显子14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研发进展
1. Nature:揭示细胞膜中谷氨酸转运体的作用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揭示了我们细胞中最重要的分子机器之一---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 transporter)---的形状,这有助于解释我们的脑细胞如何相互沟通。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2月1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lutamate transporters have a chloride channel with two hydrophobic gates”。(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2. Science:开发出microSPLiT技术高通量分析细菌细胞基因表达
细菌异质地激活基因表达程序,以应对环境变化、压力和其他刺激。这种行为可能作为一种两头下注策略(bet-hedging strategy),对种群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由于两头下注程序通常只在一小部分细胞中被激活,对它们的无偏见发现和描述仍然具有挑战性。高通量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已经广泛地用于分析真核生物中的细胞类型和状态,但现有的方法不容易适用于细菌。(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3. Science子刊:新研究证实尿液中的游离DNA可潜在用于癌症检测
长期以来,尿液分析一直是体检的主要内容,用于检测和管理一些疾病和失调,但不包括癌症。不过,如果对癌症也有这么简单,那么是否更有可能在这种疾病对治疗的反应更好、治疗结果更好的时候,也就是最早期阶段,发现它呢?(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4. Science论文解读!通过鼻腔喷雾给送脂肽有望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荷兰鹿特丹大学医学院和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鼻腔抗病毒剂阻断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雪貂中的传播,这表明这种鼻腔喷雾剂也可能预防暴露于这种病毒(包括近期的病毒变种)的人受到感染。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2月17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tranasal fusion inhibitory lipopeptide prevents direct-contact SARS-CoV-2 transmission in ferrets”。(详见下方阅读原文)
来源:医药地理、药明康德、新浪医药新闻、赛柏蓝、生物谷、生物探索、E药经理人、健康报、中国政府网、动脉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