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苏之望|神经内分泌瘤领域目前首个国产原研靶向药物索凡替尼正式上市

收藏
关键词: 内分泌药物上市正式上市神经靶向
资讯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所属行业:化学药制剂
发布时间: 2021-01-23

2021123和黄医药自主研发国产创新肿瘤靶向药物——索凡替尼胶囊(商品名:苏泰达®)上市会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顺利举行众多专家学者以“线下+线上”联动的方式,共同见证了索凡替尼上市。本次会议邀请了肿瘤领域多位知名专家或莅临现场或线上参与可谓大咖云集群星璀璨


索凡替尼已于20201230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进展期非功能性、分化良好(G1G2)的非胰腺来源的神经内分泌瘤(NET作为我国自主原研的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索凡替尼同时具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机制是目前全球首个覆盖所有部位来源NET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也是首个在晚期非胰腺来源NET人群中获得确证性治疗效果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药物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赞誉此次索凡替尼非胰腺来源NET适应症全国上市会的成功举行预示着我国NET靶向治疗新篇章自此开启现整理会议精粹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创新者说,生命回响

索凡替尼中国上市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会议伊始中国科学院陈凯先院士表达了诚挚祝福作为首个我国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NET领域创新疗法索凡替尼的上市是令我们骄傲的成就期待索凡替尼未来能够有更多创新成果诞生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贡献带到世界舞台与广大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共同承担中国医药伟大使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表示作为索凡替尼III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非常荣幸亲自见证了索凡替尼的十四年研发历程并得到了我国二十多家顶级研究中心的支持陪伴着索凡替尼共同成长当时的研究者们如今也已成为各个领域的顶尖学术专家这也是我国科研沃土之福




图:陈凯先院士在上海场发表致辞



图:徐建明教授在北京场发表致辞




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打破“无药可用”的困境



由于NET起病症状隐匿,原发部位广泛肿瘤分化程度各异临床诊断尤为困难此外NET对临床医生的影像学水平要求很高治疗方法也依据学科不同涉及内镜、外科、药物等多种手段但是NET领域药物研发非常困难,自1982年链脲霉素被发现治疗NET有效后每十年才能迎来一次药物的更新最近的一次治疗进展20112个进口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问世此后中国的研究者们孜孜以求,十四年磨一剑终于迎来了我国自主原研创新药物索凡替尼上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洁教授在会议上谈到要想有效治疗NET癌打‘七寸’很重要而丰富的血供就是NET‘七寸’既往的药物未能完全覆盖所有来源的NET许多患者往往面临无药可用窘境,生存期难以延续。索凡替尼的问世以创新机制填补非胰腺来源NET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空白,使我国近2/3NET患者有了可用的药物。”




图:陈洁教授在广州场发表演讲



图: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洁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志伟教授连线讨论,其中虞先濬教授正处在抗疫一线,为我国防疫事业作出贡献



创新机制,中国“智”造



除了已被证实有效的VEGFR靶点随着科学对肿瘤的认识逐渐深入,一种名为集落刺激因子CSF-1的细胞因子也被发现与肿瘤的生长密切相关,它通过激活相应受体CSF-1R),继而调节肿瘤微环境至免疫抑制状态,使肿瘤成功“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


索凡替尼可有效阻断VEGFR、FGFR及CSF-1R等多种通路,发挥“1+1+1>3”的协同抗肿瘤作用NET发病机制中VEGFR/FGFR通路贯穿始终这也是索凡替尼问世前NET领域临床可及的TKI的主要作用靶点但是索凡替尼不仅拥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延缓耐药的作用还可以减少发挥免疫抑制及促肿瘤作用的高度依赖于CSF-1R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浸润促进M2型向M1型转变使T细胞活化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宏教授在大会上谈道索凡替尼改善抑制性免疫微环境上调抗肿瘤免疫反应拥有剂量依赖性肿瘤抑制作用在免疫联合治疗方面也具有独到优势未来将改写NET现有诊疗格局




图:赵宏教授在北京场发表演讲



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依荷芭丽·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邓艳红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殷晓煜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楼文晖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郭伟剑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季冬梅教授连线讨论




循证领航疗效保障



凭借创新的双重抗肿瘤机制,索凡替尼在中国患者中的临床研究数据令人瞩目。索凡替尼治疗晚期非胰腺来源NET患者的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SANET-ep显示,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相较于安慰剂组提升了2.49.2个月 vs 3.8个月。此外,索凡替尼降低非胰腺来源NET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67%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该研究也因为中期分析达到主要疗效终点而提前终止。


除了非胰腺来源NET索凡替尼在胰腺来源NET患者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SANET-p)也已在中期分析中达到预设终点,并提前完成。索凡替尼用于治疗胰腺来源NET的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209月获NMPA受理。索凡替尼历经十四年研发可以广泛覆盖全身各部位来源的NET是中国患者之福也是中国民族创新药物强大实力的体现




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志平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白春梅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厚宝教授分别在广州场、北京场、上海场连线讨论



徐建明教授详细讲解了SANET-epSANET-p研究的具体研究数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陆明教授简要介绍了索凡替尼免疫联合治疗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陆明教授感叹道“基于我们自己的研究数据,能够感觉到索凡替尼联合治疗方案具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所以我们也特别期待相关研究的结果能够尽快公布,也希望未来索凡替尼能够继续深入探索,取得更多突破,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图:陆明教授在北京场发表演讲




中国药物创新之路再创辉煌

慈善援助项目同期启动



索凡替尼的横空出世,反映了中国创新药物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成果。同时,索凡替尼作为中国创新原研药物,旨在让更多NET患者能够“用得上”、“用得起”国产原创好药,为了回馈社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在本次大会正式启动“苏达新生患者援助项目”,援助药品索凡替尼由和黄医药无偿提供。


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健康必须依靠自己的创新药物,索凡替尼的上市,是中国创新药物走向全球的代表。对此,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先生对索凡替尼寄予了殷切期望:“中国的医药创新走到今天,我们有这么多的科研团队和研发人员集聚在中国,可以很肯定地说中国的医药创新现在已经从全球的‘第三方阵’走进了‘第二方阵’,我国医药创新也已从‘跟随者’走向‘并行者’未来向着‘引领者’迈进。像和黄医药这样的中国医药创新头部企业在中国医药创新征程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期待我们的中国科学家能够为全世界做临床试验的设计,成为引领者



图:宋瑞霖会长在北京场发表演讲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生命绿洲患者援助公益基金秘书长刘晓鹏先生表示“‘苏达新生患者援助项目’旨在让中国创新药物切实地惠及更多中国患者,使每一位NET患者都能够在医保前、医保中、医保后,通过公益组织得到多方的援助支持,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用上我们自己研发的好药,切实推动国家政策的进步。



图:刘晓鹏秘书长在上海场发表演讲




唱响全球中国之声

中国原研药物迈向国际



索凡替尼的两项中国III期临床研究结果,获得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认可,与此同时,美国进行的Ib期桥接研究也取得了优异的结果,两国联合的数据或将作为美国新药上市申请及欧洲上市许可申请的依据索凡替尼根植于中国并迅速朝着全球愿景前进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中国创新药物将中国前沿创新成果带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国创新药物走上国际舞台的代表


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索凡替尼第二项用于胰腺来源NET的新药上市申请也即将成功获批这意味着索凡替尼即将在中国被批准用于治疗所有部位来源的NET患者此外和黄医药也已经达成了数个全球合作协议PD-1单抗联合用药的相关临床研究也在多种实体瘤适应症中正式启动希望索凡替尼能为所有NET患者带来获益也期待索凡替尼能够承载着2020年的梦想2021年带来全新希望




图:索凡替尼纪录片预告及定档仪式顺利进行,会议圆满落幕




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蔺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