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贴士】关于猴痘,你应该知道

收藏
关键词: 应该关于
资讯来源:成都生物与医药产业孵化园天河园
发布时间: 2022-09-20



科学认识猴痘


(1)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猴痘病毒和导致天花的病毒属于同一家族。猴痘与水痘没有关系。之所以叫猴痘,是因为这种疾病最早是在1958年在用于研究而饲养的猴子身上发现的。尽管在猴子身上发现了这种疾病,但该疾病的来源仍然不明。

(2) 猴痘如何传播?

猴痘可以通过密切的个人接触,通常是皮肤接触,传播给任何人,包括直接接触猴痘皮疹、痂皮或体液。接触猴痘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和纤维织物。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亲密的身体接触,如接吻、拥抱或性行为。


(3) 如何预防猴痘感染?

避免与出现猴痘样皮疹的人进行密切皮肤接触。避免接触猴痘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和材料。勤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4) 猴痘有哪些症状?

猴痘可以引起丘疹或水泡样皮疹,位于生殖器或肛门以及手、足、口、胸、面部等部位或其周围。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和背痛、淋巴结肿大、、寒颤、疲劳乏力、呼吸道症状(如咽痛、鼻塞或咳嗽)。


(5) 出现猴痘症状怎么办?

在接受完医护人员的检查之前避免与任何人进行密切接触,包括性行为和亲密行为。

如有活动性皮疹或其他症状,请单独待在接触不到他人或宠物的地方。如需要外出,请遮盖好出皮疹的地方,佩戴大小合适的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勤洗手,特别是直接接触皮疹之后。


9月16日,重庆卫健委发布消息称,重庆市确诊1例输入性猴痘病例。消息一出,各媒体相继报道,引发社会普遍关注。9月17日,网上出现“百寿路出现猴痘病例并隔离”相关消息,引发网友关注和担忧。今天下午,成都市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回应称,经核实,金牛区未接到发现猴痘病例相关情况报告,该消息为谣言。


9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文表示,加强社会层面的猴痘疫情监测和预防工作是必要的,在重庆报告 “首例”猴痘病例之外存在漏网病例的可能性非常小。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截止8月7日,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共报告猴痘病例27814例,死亡11例;截止9月5日,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猴痘病例52996例,死亡18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病例数增加91%,死亡数增加64%。总病死率为0.03%。中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区域,同期病例数从85例增加到159例,增幅为87%,无死亡;其中,澳大利亚以124例(78%)为该区报告病例最多的国家,其次是新加坡16例(10%),再次是新西兰5例(5%)。好消息是占全球猴痘疫情98%以上的欧美两个地区的疫情以周为单位统计,都已经明显下降。


是否有漏网病例

新冠疫情防控的“外防输入”措施,为防止猴痘疫情输入,发挥了重要的保护屏障作用。这次重庆报告中国大陆“首例”猴痘病例的发现,就是在新冠防控入境“7+3”隔离措施中发现的。

猴痘的潜伏期为5-21天,多为6-13天。新冠防控的入境“7+3”隔离措施,可以拦截住大部分境外输入的猴痘病例,但对于潜伏期超过7天的病例,就有可能流入社会。从既往传染病由欧美国家向西太平洋区域国家或地区的传播特征来看,一般都是先传播到澳大利亚,再到新加波、日本、泰国等,再到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我国台湾省,再到中国大陆。艾滋病当年传播流行的过程是这样的,目前报告的猴痘疫情扩散也是类似的。考虑到西太平洋区域目前仅有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3个国家达到5例以上,在重庆报告“首例”猴痘病例之外存在漏网病例的可能性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目前可能没有漏网的,但不代表将来没有漏网的。由于猴痘的潜伏期多在6-13天,随着猴痘疫情的继续扩散和我国入境人数的不断增加,超出新冠7天隔离观察期的猴痘感染者流入我国社会层面的可能性将会逐渐增加。因此,加强社会层面的猴痘疫情监测和预防工作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传播途径看猴痘预防

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具有相似性,具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也就是说,曾经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对预防猴痘具有保护作用。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即此前出生的人接种过预防天花疫苗,对猴痘有一定的免疫力。而此后出生的人,不再接种天花疫苗,普遍对猴痘易感。从人群年龄结构来看,我国42周岁以上的人,即占总人口约一半以上的人群都对猴痘具有免疫力。因此,没有必要人群普遍接种疫苗来预防猴痘。从欧美国家近期控制猴痘疫情的疫苗接种策略来看,加强重点人群疫情检测,疫苗接种集中在高风险人群,就能达到控制疫情的效果。

猴痘的传播方式比较复杂,包括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等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由欧美国家向全球蔓延的这波猴痘疫情,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是最主要传播方式,包括直接的体肤接触,接触被病人分泌物或病变渗出液污染的物品,等等。猴痘还可以经共用毛巾、被褥、餐具等物品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