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投融资总结:交易数量较上年翻倍,投资趋向投小、投早

收藏
关键词: -
资讯来源:E药经理人
发布时间: 2022-01-01
如果说2020年的医疗赛道是PE/ VC集体往前冲的一年,经历了疫情大考之后,并没有出现寒冬的场景,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中PE/VC则变得更加“精明“,对“手速”的比拼上也更加激烈—资本排队入场的早期项目、持续攀高的估值、不断压缩的尽调周期,今年的医疗依旧是最不差钱的赛道之一。
根据 《医药界》·E药经理人统计 ,2020年10月1日到2021年9月30日医疗健康产业共有2520起投资案例,其中677起案例披露了具体金额,总投资额为2230.33亿元,比2020年同期投资案例增加1524例,披露总金额增加880.33亿元。无论从年度的总数量上还是细分到月度的数量上,都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有余。相比于数量,总金额增幅略显平缓,在对投资人的采访中,也发现与目前机构更偏向“投早、投小”的趋势重合。
在4+7带量采购、国家医保动态调整、新药审批改革、抗癌药零关税、仿制 药一致性评价等一系列政策的倒逼下,生物医药市场正迎来一轮前所未有的大洗牌,药企为了继续能在这个行业中留 有一席生存之地,开始着力转型升级。
在政策大环境的驱动下,作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之一,资本市场少了几分狂热,多了些许理性,正如“料峭春风吹酒醒”,投资人的钱包不再那么轻易敞开。泡沫终将会破裂,但泡沫并非毫无意义,在一定程度上, 泡沫也为医药创新的繁荣提供了动力。在医改逐步深化、药改政策频出的大时代里,医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局”。一个时代的落幕,也代表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遇 冷

并购拆分是制药行业的主旋律之一,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 如果看一下过去数年国际十大药企的排名, 就会发现他们一直在通过资产买卖的 方式进行业务调整。
与投融资领域呈现的“排队入场” 场面相比,今年的医药并购领域稍显冷清,根据 《医药界》·E药经理人 整理的数据来看,2021年,已披露数据的交易 中,医药行业共达成了392起、总金额1441.36亿元的并购交易,跟去年的547 起、4603.44亿元相比,都相去甚远。
究其原因,或许是随着2020年头部交易纷纷落地,国内战略投资者在2021 年上半年的整合力度有所下降,交易数量和金额均有减少。
从细分领域来看,发生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并购最多,达到70起,这也与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慢性病人群增加、国家对康复医疗事业发展越加重视密切相关。政府多次出台相关举措,鼓励、支持康复医院、老年医院等专科医院建设。在政策支持+需求旺盛的双重驱动下,未来布局康复医疗的上市公司增 多,社会资本将进一步助推康复医学快速发展;排在之后的是医疗器械领域, 2021年,集采工作持续推进,医疗机构扩容仍在继续,国产替代趋势升温,医疗器械行业收购有加速趋势,仅上半年产生的并购交易,就已超过2020年全年总和。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医药类并购项目从总的数量和金额上都有所回落,但是在今年的并购中, 大分子生物药以及小分子化学药依然是最 “值钱”的并购标的, 31起大分子并购交易中,总金额达到723.05亿元,平均每 起交易达到23.32亿元,而20起小分子化学药的并购总交易额达到92.22亿元, 平均每起4.61亿元,都远超平均顺平的 3.68亿元。
今年并购中最大的一笔交易来自于血液制品龙头泰邦生物的私有化退市, 4 月20日,泰邦生物集团宣布,私有化收购已正式完成,即日起股票停止交易,并已启动从纳斯达克主板退市程序。
根据协议,此次交易价格为每股 120美元,公司总估值约为47.6亿美元,换算成人民约303亿元,收购完成后买方团已持有泰邦生物约68.84%的股份。根据公开信息,买方团除管理层成员外还包括大钲资本、中信资本、高瓴资本、 淡马锡、贝霖资本、平安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据了解,私有化后的泰邦生物有了中信、高瓴、淡马锡等明星机构的加持后,或许在2022年转战港交所。
今年另外一起较大数额且备受关注的并购来自于海正药业对于瀚晖制药收购的完成。 当年,在一股合资潮中,海正与辉瑞共同投资组建了海正辉瑞,并随着辉瑞退出、高瓴入股,海正辉瑞改名瀚晖。
辉瑞此前退出海正辉瑞的时候,海正药业放弃了优先购买权。但是,2020 年12月,海正药业却发布公告,拟用15亿募资和母公司的股权总计超过44亿元的价格,以226.09%的溢价回收高瓴资本持有的瀚晖制药49%股权。今年2月20 日,在各方的质疑声中,瀚晖制药49%股权已完成过户。交易完成后,海正药业对于瀚晖制药的持股比例将由此前的51%提升至100%,实现对标的公司的全资控制。
目前, 瀚晖制药已经成为海正药业的最大支柱,是海正药业最赚钱的控股子公司,更是公司盈利的主力军。 财报显示,2019-2020年,瀚晖制药收入分 别为42.99亿元、45.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41亿元、6.63亿元。海正药业收购瀚晖制药剩余的49%股权于2021年年初并表,按照2020年净利润数据计算,2021 年将会为上市公司带来3.25亿元的利润增量。



破 发

生物医药,成了这一轮破发潮的重灾区。
12月10日,港股以及科创板市场迎来四家药企首日上市,分别是固生堂、 凯莱英、北海康成和迪哲医药;12月15 日,顶着红筹企业“光环”的百济神州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首家开启“美股+H股+A股”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百济神州IPO拟募资200亿元,这个数字也创下科创板开板以来生物医药公司的最高募资额。
固生堂从事中医医疗服务,凯莱英医药则为药物开发及生产全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北海康成和迪哲医药聚焦于新药研发,这四家企业首发发行价分别为29元港元/股、388港元/股、12.18港元/股、52.58元/股。
除了名不见经传的中药连锁固生堂在上市首日以0%的涨跌幅收平。其余的几家,迪哲医药跌22%,北海康成跌27%,凯莱英跌4.64%,百济神州首日也暴跌16%。百济神州此次科创板发行价为192.60元/股,中一签(500股)需 缴款9.63万元。为了防止破发,百济神州引入了“绿鞋”机制(“绿鞋”机制指的是超额配售选择权,简单来讲就是拿出募股的15%,给到承销商去操作,用 以维稳股价)。
这些破发股都来头很大,都是曾备受投资机构、产业资本追捧的明星公司。迪哲医药的背景非常特殊,其研发团队整建制来自原阿斯利康的中国研发中心。阿斯利康和中国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并列其第一大股东。北海康 成,其第二大股东是著名的“药茅”药明康德,持有其9.51%的股份。它的第一 大股东是著名的美国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RA Capital。港股有基石投资人机制,北海康成的新股非常抢手,锁定了包括药明康德旗下产业基金在内的7个 基石投资者,它们合计认购了价值6000 万美元的股份,占公开发售股份总数的七成,基本没有留太多筹码给散户。凯莱英在A股是市值超千亿的CDMO龙头,今年与辉瑞一笔40亿美元的巨额交易也让他成为市场“新贵”。然而种种光环加持之下,它们还是破发了。
但是另一方面,“百济神州们”的 破发并不让业内感到意外。  
“估值过高的问题其实早就存在,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正常市场回调、结构性变化的过程。” 对于行业是否普遍认为企业已估值过高的问题,一位投资人如此回答。
毫无疑问,医药板块开始“挤泡沫”了。
9月份IPO询价实施新规,新股发行价由此抬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股的破发。对于为何会破发,一位投资人表示, 这两年资本对于医药行业的投入过于高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泡沫, 但市场越来越现实,能否真正做出好的产品、能否真的挣钱才是最重要的。
打新“稳赚不赔”的定律已经被打破,中签新股已经不再是股民“发家致富“的道路。Pre-IPO的企业也同样在投资机构眼中的地位直线下降。在此次对投资机构负责人的采访中,虽然侧重领域不同,但大家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个共识:目前的投资更偏向早期项目和早期阶段的公司。
从数据来看,2020年10月1日-2021 年9月30日,数量最多的融资发生在天使轮,高达568起,其次是A轮、B轮和preA 轮,分别达到了503起、289起和273起, 而发生在D轮及以后所有轮次的融资总数量相加不到百起。
2021年更多的投资机构开始将“投早、投小”作为布局策略。 有投资人表示,以前有的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利用 IPO前后“赚差价”,但是现在IPO价格差异越来越小,Pre-IPO的项目几乎已经无利可图,这也是从实际利益方面出 发,更多布局早期的原因之一。
项目在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医疗股破发潮等因素倒逼机构集中向早期轮次靠拢,于是今年一级市场PE机构VC化、VC机构“天使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但是对于早期项目的投资,更加考验投资机构的“眼光”与效率。有投资人坦言,今年看了1000多个项目,最后能成功“到手”的,也不过一手之数。
港交所18A出台、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面世,给了一大批尚未盈利的创新生物药企“回血”的机会,让没有产品支撑研发的窘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给了很多借此“投机”的可乘之机。
组一个履历看上去还不错的团队、 引入几个已经做到临床II/III期的Me- too产品,再给自己贴上一个创新的“标签”,外包给CRO。有团队、有管线,有研发,接下来就是讲“故事”。故事如果讲的足够好,甚至能得到上百亿元的估值。
在投资人的反馈中,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这些堆砌的Me-too项目,不仅让BD价格一度高企,更重要的是,浪费了了大量的临床资源和资金,催生了 CXO企业一定程度上的繁荣,也间接催生了大量的泡沫。
11月19日,《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正式出台,这也给Me-too类创新药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是First-in-class,要么是Me-better。而此前靶点相同、疗效无明显差异、甚至想要仅靠着改变分子结构就绕开专利保护的“捷径”,已经行不通了。


脱 敏

今年度最大的一笔投资流向了我国的mRNA疫苗研发公司——艾博生物。8 月份,艾博生物完成了7亿美元的C轮融资,也创下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前单笔融资金额最高纪录。仅过了三个月,艾博生物又完成了3亿美元C+轮融资。
艾博生物的创始人英博,曾在美国多家RNA公司担任项目负责人,2018 年,英博发现国内的mRNA药物研发一片空白,决定回国创业,并将公司的初代产品定为疫苗。
资料显示,截止2021年11月30日,投资方大于30家的中国独角兽企业有14 家,大健康领域上榜两家,艾博生物便是其中之一。
疫苗无疑是今年最“热闹”的赛道。新冠疫情的常态化,放大了人们对疫苗的需求。 Morderna和BioNTech的成功,让所有人都意识到,疫苗这个领域,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最佳黄金期。仅今年下半年,就有4家企业奔向IPO,分别是金迪克生物、艾美疫苗、成大生物和三叶草生物。一笔笔融资也投向疫苗,依生生物完成超8亿元B轮融资,斯微生物获12亿元融资,康乐卫士完成10.15亿元Pre-IPO轮融资......企业和投资机构们,纷纷行动起来重仓“押注”。
从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私募融资项目行业分布来看,医疗器械行业获得了463起投资,一方面,真正能做到龙头的医械企业靠的是硬科技、高壁垒的研发技术,基本面是稳的;另一方面,新冠疫情期间,大量的一次性手套、口罩等医疗耗材企业也犹如坐火箭般,业绩和估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脱离了新冠的附加影响,这些领域,还能持续火热多久?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医药制造业2021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21291亿元、净利润45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4%和80.6%。同比高增长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低基数效应,故将同比2019年增长率折合为两年复合增长率,国内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2%和37.6%,已经回升到疫情前的增长水平。
很显然,疫情带来的行业高增长仍在持续,但影响逐步缩小。新冠业绩增量是一把双刃剑,短期增厚当期业绩, 但长期疫情受益带来的高增长难以持续,明年部分抗疫需求相关公司业绩增长可能面临今年高基数压力。
其实,不仅仅是新冠,2018年底开始的化学仿制药带量采购4+7试点,至今药品集采已经常态化;2019年开始的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试点,去年以来分别进行了冠脉支架和骨科关节的全国集采,此后以省际联盟主导的高值耗材集采也会逐渐常态化;生物药和中成药的集采已经以胰岛素集采落地拉开帷幕,未来也是常态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已经发布,将在未来5年时间落地......
新冠常态化的前提下,受疫情向好的领域,也最终会回归“日常”,因此有投资人建议,投资时需要注重基本面与估值的匹配度,关注企业在研品种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前景,寻找未来有望成为创新型龙头的标的。能够穿越突发状况和政策变化的“脱敏”行业才是值得关注的“赛道”。
本文来自《医药界》•E药经理人杂志11月刊
更多投资者精彩访谈内容尽在《医药界》•E药经理人杂志11月刊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