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审3过3!分拆上市第一单过会!狂犬病疫苗销量全球第一企业要上市了!

收藏
关键词: 疫苗
资讯来源:IPO最前沿
发布时间: 2020-09-26



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80次、81次审议会议在今日召开,共审核3家企业,最终三家全部顺利过会!



截止目前,2020年上市委共审核135家科创板IPO企业,132家获通过,1家被否,2家取消审议,通过率为97.77%。


前沿君推荐更多实用干货资料






江苏富淼科技获通过




富淼科技主要从事功能性单体、水溶性高分子、水处理膜及膜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亲水性功能高分子产品和技术,服务水处理、制浆造纸、矿物洗选、纺织印染和油气开采等水基工业领域,为水基工业绿色发展和水生态保护创造核心价值。

本次IPO发行保荐人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审计机构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

公司实际控制人系施建刚先生。施建刚直接持有飞翔股份79.60%的股份,并通过华安投资间接持有飞翔股份5.07%的股份,为飞翔股份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施建刚通过飞翔股份控制公司64.89%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017年至2019年,富淼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99418.47万元、111551.75万元、113033.05万元,同期,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803.48万元、7709.95万元、8236.25万元。


关注热点:

(1)财务数据质疑:富淼科技2018年、2020年两版招股书中2017年多项财务数据存差异。其中,2018年招股书中2017年资产总计为10.85亿元,2020年招股书中为12.76亿元,相差1.90亿元;2017年负债合计:2018年招股书中为2.75亿元,2020年招股书中为3.49亿元,相差7364.69万元。
(2)实控人问题:富淼科技的实控人是施建刚先生。施建刚伙同施某持有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55122087股,占东华能源总股本7.96%,达到东华能源已发行股份的5%以上,施建刚未及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披露。同时,施建刚在持股“东华能源”超过5%的情况下,在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多次在6个月内买入、卖出“东华能源”,构成短线交易违法。施建刚的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47条、第86条第1款规定,依据《证券法》第193条、195条规定,广东证监局决定对施建刚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38万元;对施建刚短线交易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6万元,合计罚款44万元。

(3)应收账款高:账款净额分别为 22,896.07万元、27,367.31万元和 22,921.03万元,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8.66%、38.77%和 33.74%。

(4)营收增长慢:根据富淼科技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富淼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9.94 亿元、11.16 亿元和 11.30亿元,2018年较2017年增长12.2%,2019年较2018年增长仅有1.25%。

(5)毛利率下降:富淼科技主要产品水溶性高分子毛利率降幅较大,从2017年的29.76%降至2019年的26.55%。



辽宁成大生物获通过





成大生物是一家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物科技企业。2017-2018 年,其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销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一名。

成大生物的核心产品包括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乙脑灭活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为目前中国唯一在售的可采用 Zagreb 2-1-1 注射法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乙脑灭活疫苗为目前中国唯一在售的国产乙脑灭活疫苗产品。

2014年12月,成大生物挂牌新三板。成大生物曾在2018年10月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于2020年3月终止。成大生物系辽宁成大(1996年08月19日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子公司,成大生物此次IPO极有可能符合科创板的“绿色通道”,若成功实施,可能成为境内分拆上市第一股。

本次IPO发行保荐人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为辽宁恒信律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辽宁省国资委通过辽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辽宁国资经营公司100%出资额,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017年至2019年,成大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127603.98万元、139057.19万元、167692.45万元,同期,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5035.19万元、60587.48万元、66709.89万元。


1、辽宁成大作为东北黑土地的老牌上市公司,一直被市场所关注的最重要原因,那就是持有广发证券的股份,是广发证券“吉祥三宝”之一。

2、辽宁成大靠着广发证券这颗摇钱树,可以安心地进行多元化发展,搞什么生物公司都不够刺激,还准备去购买银行的股份,以及开发页岩气。

3、成大生物算是辽宁成大下面比较优质且成熟的资产,并且独立IPO的野心和梦想早就有了。早在多年前,还没有分拆上市政策的时候,成大生物就已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市场的明星企业。

4、分拆上市政策明确之后,辽宁成大简直不要太开心,第一时间发布了分拆成大生物科创板上市的公告。本来就能成为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第一股,没想到,真的应了资本市场那句话:不成功,则成仁!

5、今天10点左右,辽宁成大突然跌停,而那时候成大生物的上市委审核会议根本还没有开始,但是显然那时候市场已经听到了什么风声。



关注热点:

(1)医疗纠纷:报告期内,成大生物出现了9起医疗纠纷,其中3人死亡;还有2名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病毒性脑炎,其中一人在结案后,获得成大生物1515190元补偿;另有一名儿童在接受疫苗注射后,被诊断为心肌病。

(2)募投项目质疑:据招股书,2017-2019年,成大生物的货币资金分别为10.87亿元、11.98亿元、12.48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0.9亿元、11.99亿元、12.46亿元。而其募资4.53亿元用于“补血”。

(3)信披质疑: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2017-2019年,成大天和的社保缴纳人数分别为20人、20人、37人;同期,成大动物的社保缴纳人数分别为16人、1人、1人;同期,成大生物母公司的社保缴纳人数分别为539人、589人、642人。即2017-2019年,成大生物的社保缴纳人数合计分别为575人、610人、680人。而据招股书,2017-2019年,成大生物的社保缴纳人数合计分别为800人、868人、1,107人,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的数据相比分别多出225人、258人、427人。

(4)劳务派遣超标:据成大生物2016年年报,2016年,成大生物的员工人数为779人。对比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的2016年社保缴纳人数,成大生物2016年未缴纳社保人数则有226人,即这“226人”或为成大生物的当年度劳务派遣的用工数量,占当年度员工总数的比重为29.01%。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第四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而成大生物劳务派遣员工的数量占比为29.01%,已超过规定数量。

(5)应收账款高:报告期各期末,成大生物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54,534.98 万元、55,323.53万元和 58,746.0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74%、39.78%和 35.03%。

(6)综合毛利率下降: 成大生物的综合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且近两年不及行业均值。2017年至2019年,成大生物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87.43%、85.16%、85.69%,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86.16%、89.58%、89.27%。

(7)研发费用低:2017年和2018年,成大生物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报告期各期,成大生物的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5166.59万元、7495.71万元和1.53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05%、5.39%、9.14%,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7.92%、8.83%、6.70%。





常州银河世纪微电子获通过





银河微电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分立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各类小信号器件(小信号二极管、小信号三极管)、功率器件(功率二极管、功率三极管、桥式整流器)等半导体分立器件产品。

本次IPO发行保荐人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为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实际控制人为杨森茂先生。杨森茂持有银河星源、恒星国际95%股权,并担任银江投资、银冠投资普通合伙人。银河星源持有公司42.31%股份,恒星国际持有公司35.80%股份,银江投资持有公司8.50%股份,银冠投资持有公司5.72%股份,杨森茂通过上述主体间接控制公司股权比例为92.33%。

2017年至2019年,银河微电营业收入分别为:61170.46万元、58538.27万元、52789.38万元,同期,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284.49万元、5315.85万元、4961.14万元。

技术先进性

公司以分立器件封装测试专业技术为基础,不断推进研发创新,拓展了半导体二极管芯片制造相关核心技术,初步具备了IDM一体化经营能力,是细分行业内分立器件品种最为齐全的公司之一,能够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

半导体行业现状

半导体行业位于电子行业的中游,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在美国限制华为等中国公司获取芯片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大力支持本国半导体产业发展。

根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30%左右,而预计2025年自给率将达到70%。在政策和市场的吸引之下,“全民造芯”成为不少企业的首选战略,2020年前8个月,我国已有近万家(9335家)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加入半导体、集成电路相关业务,加之各路国家队也开始进入其中,国产芯片领域催生出巨大市场。

在政策的指导和资本的加持之下,国内半导体设备发展迅猛,据SEMI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额达到168亿美元,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半导体设备出货额达到45.9亿美元(约3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36%,跃居全球第一。

彭博社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中国正在规划制定一套全面的新政策,以发展本国的半导体产业,应对美国政府的限制,而且赋予这项任务“如同当年制造原子弹一样”的高度优先权。

报道称,中国即将制订下一个五年计划,包括努力扩大国内消费,以及在国内制造关键技术产品。中国已承诺到2025年向无线网络到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投入约1.4万亿美元。

半导体行业上市情况

大象君统计2016年-2020年半导体行业新股上市数量时发现,近两年,半导体行业的IPO企业数量明显增多。

一方面,这得益于国内扶持政策和科创板注册制的不断完善和推行,另一方面,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半导体企业的逐渐成长和成熟。

从已上市企业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以申万行业分类显示,2017年共有9家半导体行业企业首发上市。到2018年,可能是受到“IPO寒冬”的影响,整个2018年半导体行业都没有上市企业。

但是,2019年科创板推出后,半导体行业的IPO情况全面好转。整个2019年,半导体企业上市共计10家。2020年,截至9月24日,已有15家半导体企业上市,IPO数量明显提高。

此外,半导体行业的首发募资金额逐年稳步上升,2019年,上市的半导体企业共计募资113.50亿元,而2020年,上市数增多,且由于中芯国际这个巨量募资额的存在,首发募集资金总计已达715.28亿元。

截至9月24日,2017年-2020年,共有34家半导体行业企业首发上市,其中,科创板最多,有18家,占比为52.94%,其次为创业板,有10家,占比29.41%。

可见,注册制对于半导体这类新兴企业融资需求的改善是十分明显的。

关注热点:


(1)关联交易:华海科诚作为银河微电的采购方,银河微电实际控制人杨森茂自2016年11月辞任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自2018年起公司与华海诚科的交易不再认定为关联交易。天眼查数据显示,银河微电的实际控人杨森茂持有江苏乾丰投资有限公司70%股权,江苏乾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华海诚科15.15%的股权。


(2)营业收入下降:据招股书显示,银河微电2017年-201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61,170.46万元、58,538.27万元、52,789.38万元,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3)外购风险:报告期各期,银河微电外购芯片的数量分别为95.41亿颗、93.43亿颗、78.33亿颗,外购芯片的金额为12,726.59万元、10,756.92万元、9,000.36万元,外购芯片的金额占所需芯片金额的比例分别为81.89%、77.77%及75.90%,外购芯片占公司芯片需求的比例较高。


(4)负债率高:从资产负债率来看,银河微电子报告期内分别为45.26%、37.76%和32.81%,而同行业平均值为25.16%、29.38%和25.93%


前沿君墙裂推荐更多干货↓↓


估值专区 |  财务专区  股权专区



企业IPO 并购业务咨询合作,请加小编微信:report369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分销神器赚钱
点点在看!年入百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