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 融聚全球产业链,上海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收藏
关键词: 打造
资讯来源:投资嘉定
发布时间: 2020-09-21

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风向标”,已经举办20多年的工博会已经成为一张亮眼的世界级会展名片,为国内外工业企业搭建了共享共赢的交流平台。尤其在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情况下,这场工业界盛会也成为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首个线下举办的国家级工业展会。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推进,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上海作为我国开放的窗口和工业中心,在当前背景下,开展国家级规模的交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正如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工博会开幕式上所说,工博会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工业展会,发挥了链接全球产业资源的重要作用,并将有力支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赋能世界产业创新发展,助力提振全球经济复苏信心。
 
 
开放平台提振全球经济复苏信心
 
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38家企业参展。在汇聚新产品新技术的同时,中外企业也借此平台寻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
 
作为我国外资企业最多的城市,上海开放包容的城市基因也在持续吸引跨国企业的入驻。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上海市实到外资102.8亿美元,在去年同期高增长的基础上同比增长5.4%。其中,实到外资1亿美元以上项目19个,合计实到外资53.5亿美元,大项目占比稳步提高,支撑作用明显。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6家、研发中心10家,累计分别达到746和471家。
 
本次工博会上,不少企业都带来了全球首发的展品和技术。
 
ABB在工博会上首发的IRB 1300机器人,就是在中国设计和制造的最新产品。ABB中国董事长顾纯元说,如今,立足上海、服务中国、辐射全球,已成为ABB的全球战略。目前,ABB除了汽车制造领域的机器人,其他所有小型化协作机器人全部实现中国研发、世界制造,中国已经成为ABB全球最重要的创新中心。
 
“中国是全球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新基建的推进,让我们在许多行业中看到了新的机遇,比如新能源汽车、5G和消费电子、电商物流、食品饮料、制药、教育,以及医疗健康等服务机器人能够大显身手的领域。” 顾纯元表示,疫情期间攻关的IRB1300小型机器人很快就将在ABB全球工厂实现量产。
 
另一家跨国企业SAP也感慨,工博会是他们今年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参加的线下展会。在此之前,他们只能在线上推广自己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由于汉诺威博览会的取消,那些没能在德国展出的新品也首次在上海全球首发。

除了SAP、ABB,今年的工博会,施耐德、发那科、西门子、博世等众多外企的新品,都是全球首发首展,使得本届工博会成为历史上首发展品最多的一届。数据显示,今年工博会有近500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属于国内甚至全球首发,而在去年,这一数据是300项。
 
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公司副总经理姚春瑜表示,今年有如此多的首发,除了因为上半年国际展会的停摆,主要还是国内外参展商对中国制造的持续看好,“大部分展品是针对中国制造业的落地需求所研发”。
 
提供优质产品和高水平科技供给
 
9月17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的全球供应链革命——迈向智能、韧性的转型之路》研究报告指出,目前美国、中国、德国已经形成了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三个地区中心。
 
作为我国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有着先天优势。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

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承载地,长三角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在工博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指出,中国工程院愿为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贡献更大力量,助力上海和长三角区域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本次工博会现场的6.6H馆和1.1H馆的院士专家创新成果展区,就集中了一批前沿成果和颠覆性技术。
 
比如,获得工博会特别大奖的“北斗三号中科院导航卫星”展品,就是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核心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创新成果,采用框架面板结构、单独星敏感器定姿、高功能密度综合电子架构等技术,打造了“中国科学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有效增强了卫星的适应能力和可扩展能力。
 
据介绍,该成果拥有三大突破:突破了基于相控阵的Ka星间链路技术,实现了“一星通、星星通”,解决了制约北斗全球组网的瓶颈问题;突破了高精度时频无缝切换技术,解决了系统运行连续性难题,为实现全球系统信号的高连续性奠定了基础;突破了卫星自主诊断恢复技术,实现了在没有地面支持的情况下卫星进行自主健康诊断、故障隔离和恢复功能等。
 
 
而在今年首度设置的院士专家创新成果展,则展示了包括5.0中性硼硅药用玻璃、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C919大型客机、智慧车列交通系统、中车智轨电车等多个具有颠覆性技术的成果。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说,本届工博会设置院士专家创新成果展,是以需求为导向加强院士团队与企业对接,借助工博会的平台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目前已征集到106项企业需求。他还表示,今后工博会计划每届都设立院士专家创新成果展。



来源:上海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