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掀 “新冠病毒武汉实验室泄漏” 阴谋论​

收藏
关键词: 病毒泄漏
资讯来源:DeepTech深科技
发布时间: 2021-06-05


继用洗衣粉伪装成 “杀伤性武器” 后,美国又用相同手段炮制病毒 “实验室泄漏” 假说。


近期,美国部分媒体和政客又开始新一轮对新冠病毒 “实验室泄漏” 阴谋论的炒作,并 “呼吁” 对中国进行调查。


当地时间 5 月 23 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称,2019 年 11 月,武汉病毒研究所 3 名研究人员 “身体不适并求医”,重新炒作 “新冠病毒武汉实验室泄漏” 论。但事实上,武汉病毒研究所早在 2021 年 3 月 23 日就发布声明称,2019 年 12 月 30 日前,该研究所未接触过新冠病毒。截至目前,武汉病毒研究所全部职工和研究生仍然保持新冠病毒 “零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国际专家组成员、美国生态健康联盟主席彼得・达萨克(Peter Daszak)表示:“中国已成为这一阴谋论的受害者,美国情报部门关于溯源问题的报告是政治性的,而非科学性的。”

 

对《华尔街日报》披露的所谓 “武汉病毒研究所 3 名科研人员于 2019 年 11 月患病住院” 的情报,彼得・达萨克认为:“这构不成启动大规模调查的理由,因为没有住院证据,也不清楚他们染了什么病。” 他还认为,在病毒起源问题上人们 “误解了中国人和中国政府”。


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一名实验室负责人向达萨克表示,该所之所没理会 “实验室泄漏” 阴谋论,是因为 “不想给这些阴谋论提供‘氧气’,所有阴谋论都是毫无根据的。”


萨克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在亲赴武汉进行源头调查后,他和其他学者已经发布了大量且充分的资料证明,病毒最有可能来源于自然界,实验室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图 | 萨克在推特上呼吁:不要让政治扰乱科学(来源:Twitter)


关于 “实验室泄露” 假说的争论从去年就开始了,但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即使在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撑下,该 “假说” 由于个别媒体的鼓动再被推到舞台中央。


当地时间 5 月 14 日,18 名研究员在 Science 上联合发表文章,他们表示,有关 “新冠病毒是从中国实验室泄露” 的观点值得进一步调查。


加拿大萨斯卡通的萨斯喀彻温大学病毒学家安吉拉・拉斯穆森 (Angela Rasmussen) 表示,即使 Science 杂志上的这篇文章是善意的,作者们也应该更多考虑该问题会对分裂的政治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该文章指出,世卫组织在三月份发表的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第一阶段调查报告中,更多将病毒起源聚焦在了动物身上,而不是实验室。世卫组织的报告追踪了中国武汉的大型野生动物市场,并指出,多数新冠病毒样本均是在出售野生动物的摊位周围发现的。


许多病毒专家均认为,将病毒起源研究的焦点放在动物身上是可靠的。通常来讲,新出现的传染病多从自然界而来,如艾滋病毒、寨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实验证据表明,一种与新冠病毒相似的病毒起源于马蹄蝠,该病毒传染然给某种动物后又传染给了人类身上。


世卫组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动物来源的可能性比实验室泄漏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尽管如此,美国政界人士、记者、脱口秀主持人和一些科学家提出了许多未经证实的说法,将新冠病毒起源与武汉病毒学研究所 “捆绑” 起来。


6 月 1 日,俄罗斯《劳动报》观察家米哈伊尔・莫罗佐夫在 “自由媒体” 网站发表文章《巨头们的生物战:美国对中国的新指控背后隐藏着什么》。莫罗佐夫称:“西方并未停止将传染病蔓延归罪于中国,或至少利用全人类的灾难服务于自己的政治目的。”


事实上,美国病毒学家和官员不止一次承认,在武汉疫情爆发很久之前,美国就已出现类似新冠肺炎的死亡病例。但这些声音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据报道,美国很可能在 2019 年 12 月就出现了新冠病毒,但政客们忙于盯着中国,放任局势愈演愈烈,结果犯下了不可避免的错误。


此外,美国、英国及其他国家实验室研究类似病毒的证据也同样存在。2020 年,Nature 重新刊登早前部分文章指出,多年来美国一直开展各种实验,人为造出感染蝙蝠和人类的冠状病毒。


中国媒体分析,《华尔街日报》在 5 月 23 日的报道中,引用的消息均来自匿名官员和 “此前未披露的美国情报报告”。并指出,19 年前,该篇报道作者之一迈克尔・戈登(Michael R. Gordon)在曾以相同的手段炒作伊拉克 “试图获得核武器”,成为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 “帮凶”。


2002 年 9 月,戈登与朱迪思・米勒报道称,伊拉克 “试图获得核武器”,购置 “用于浓缩铀离心机的铝管”。文章一经刊出就被布什政府多名高官引用,时任美国副总统切尼、国务卿鲍威尔等人都借报道所提的铝管渲染伊拉克的核武器威胁,并不断表示 “美国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半年后美国便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理由,发动伊拉克战争。


事实上,戈登和米勒的那篇文章,援引的消息源皆是匿名或是化名,真实与可信度尚不确定。当时,不少权威人士认为,报道中所提到的铝管根本不足以制造核武器。时任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曾表示,伊拉克的铝管是用于制造火箭而非用于核武器,伊拉克 “离拥有核武还很远”。


直到伊拉克战争结束,美国也没有找到当年戈登口中的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3 年的联合国安理会上,小布什总统时期的国务卿鲍威尔拿出一个装有 “不明物质” 的试管作为 “证据”,指责伊拉克的 “生化武器” 能造成 “巨大杀伤”。


该证据遭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揭穿。普京指出:“全世界都记得美国国务卿在联合国安理会展示了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 那些装在试管里的洗衣粉。”


-End-


参考: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1383-3#ref-C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