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正干货 |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研发与市场调研

收藏
关键词: 研发调研
资讯来源:天下都正
所属行业:化学药制剂
发布时间: 2020-08-14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一、药物概况    

1、药物介绍

(1)药品名称

通用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英文名:Rabeprazole Sod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

(2) BCS分类

     Ⅰ/Ⅲ类
(3)药品成份
成份:雷贝拉唑钠
化学名称: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2-基]甲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20N3NaO3S

分子量:381.43

(4)成分性状和理化性质

雷贝拉唑为白色-微黄白色的粉末,无气味,本品极易溶于水或甲醇,也易溶于无水乙醇或乙酸乙酯,几乎不溶于乙醚或乙烷。本品不显示旋光性,具有吸温性,其溶点为225℃,在pH值为7.0的水/辛烷系中的分配系数约为214。

溶解度:1000.0 mg/ml;

Log Kow = 1.17;

pKa1 = 1.9;pKa2 = 3.2;pKa3 = 4.2。

(5)药代动力学参数

6) 药代动力学特征

(7)药理作用

本品在胃壁细胞中酸性条件下转化成为活性形式(亚磺酰基形式),通过修饰质子泵(H+,K+-ATP酶)的巯基,抑制H+ , K+-ATP酶的活性并抑制胃酸分泌。H+,K+-ATP酶的活性的恢复主要是由于药物从作用部位消除,谷胱甘肽可能也参与了酶活性的恢复。

(8)转运体及代谢酶

转运体:BCRP1(抑制)
代谢酶: CYP2C19(底物/抑制),CYP3A4(底物/抑制),CYP1A1(诱导),CYP1A2(诱导),CYP2C9(抑制),CYP2D6(抑制),CYP2C8(抑制)

(9)药物相互作用

PPI抑酸作用强大而持久,不宜联用其他抗酸剂或抑酸剂,其主要经肝P450酶代谢,有肝药酶抑制作用。

(10)适应症

胃溃病、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氏(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辅助用于胃溃痛或十二指肠溃病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11)不良反应

1.偶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1%~5%):光敏性反应、头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腹泻、皮疹、荨麻疹;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ALT、AST、ALP、Y-GTP、LDH、总胆红素、总胆固醇、BUN升高;蛋白尿等不良反应。

2.罕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1%):休克、心悸,心动过缓、下腹痛、消化不良、胸痛、肌痛、视力障碍、眩晕、失眠,困倦.倦怠感、握力低下。四肢乏力、感觉迟钝、口齿不清、步态蹒跚、溶血性贫血等。此外国外1例有肝性脑症既往史的肝硬化患者出现了精神错乱、识辨力丧失和嗜睡。
3.其他因素

①老年人:

此药用于老年患者时,药物清除率有所降低。当老年患者用雷贝拉唑钠20mg,1次/日,连续7天,出现血药浓度的曲线下面积加倍,浓度峰值相对于年轻健康受试者升高60%。另外,此药在体内无累积现象。

②儿童:

雷贝拉唑在18岁以下儿科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尚未研究。

③肾功能损害:

临床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群相比,药动学没有明显差异。

④肝功能损害:

对10例慢性轻度至中度代偿性肝硬化的单剂量研究:被给予20mg剂量的雷贝拉唑,AUC0-24约增加一倍,清除率降至不到一半。

⑤酒精

酒精能引起胃肠道粘膜刺激,不建议与酒精合用。

⑥尼古丁

未查到尼古丁对于药动学参数的影响,不建议服药时吸烟。

2、研发情况

雷贝拉唑钠是雷贝拉唑的钠盐,由日本卫材公司成功研发,于1997年首先在日本上市,随后分别在欧洲、美国、中国上市。雷贝拉唑是继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后最新的苯并咪唑取代剂,为壁细胞尖端分泌膜内质泵(即质子泵)的强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与胃酸相关消化性疾病的最常用的两种药物。但质子泵抑制剂作用于H+/K+-ATP酶,强烈抑制胃酸分泌,并使胃pH产生较大且持久的升高,雷贝拉唑钠是最新的质子泵抑制剂,其抗胃酸分泌活性大于原始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本品上市应用于临床,期望能填补国内该产品的短缺,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
自2016年至2020年8月6日,本品在国内已有2家药企提交临床试验登记(其中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2次登记),暂无一致性评价通过信息(具体详见BE研究信息)。

   二、 销售价格和市场概况    

1、销售价格

列出几种常见产品的销售价格,详见下表。

2. 市场概况

PPI类药物临床用量巨大,占据着消化性溃疡用药8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据消化代谢类药物市场的14.4%。
雷贝拉唑是由日本卫材制药原研的品种,国内上市剂型有肠溶片、肠溶胶囊和注射剂。国内7家持有肠溶片生产批准文号,3家持有肠溶胶囊生产批准文号。国内注射用雷贝拉唑颁布3个生产批准文号,由江苏奥赛康药业、山东罗欣药业和南京长澳制药持有。

据米内网数据,2018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雷贝拉唑终端市场为12.97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23.69%。2019年一季度雷贝拉唑销售额占国内PPI 市场的18.42%,其中片剂39.22%、胶囊剂23.28%、注射剂37.50%。



    三、备案信息    

全部的CDE临床备案信息(截止至2020年08月05日):

1) 成都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空腹加餐后,108例;

2) 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空腹加餐后,128例;

3) 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空腹加餐后,2*4设计,128例,空腹-12 h,餐后-16 h。


    四、参考文献及资料    

[1] 原研说明书.

[2] 徐戎,顾世芬,陈笑艳,钟大放,陈汇.雷贝拉唑肠溶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12):1128-1131.

[3] 胡玉荣,乔海灵,孙健,田鑫,贾琳静,张莉蓉,郭玉忠,郜娜.雷贝拉唑胶囊和片剂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05):363-366.

[4] 陈钧,江文明,曹健,高小玲,蒋新国.两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4(07):59-61.

[5] 于丽秀,周莹,黎维勇,吴建才.比较空腹及餐后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型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6):1474-1478.

[6] 吴德芹,陈安九,王永庆,王德旺,张宏文,李子艳.雷贝拉唑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01):50-52+95.

[7] 陈建青,戴莉,李立,丁黎,沈建平,张银娣.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J].海峡药学,2007(06):96-99.

[8] Setoyama T,Laurent A,Humphries T et al. Pharmacokinetics of rabeprazole following single intravenous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to healthy subjects.[J] .Int J Clin Pharmacol Ther, 2005, 43: 37-42.

[9] IF文件--Meiji Seika ファルマ株式会社.

[10] IF文件--武田テバ薬品株式会社.

[11] 杨海斌, 周贤斌.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在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中的疗效、安全性及优势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035(023):2123-2126.

[12] 李志;何明顺;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年05期.

[13] 药智网、新浪医药网、米内网、医脉通、pubmed等.

作者:成穗琪


文章来源:都正生物官网 www.duxact.com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官网

往期文章精选



长沙都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都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坐落在长沙高新区,现有员工300余人。为全球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药物、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临床评价“一站式”服务。

分析实验室4800平方米,按照ISO 17025体系标准建设,仪器设备先进,包括光谱色谱分析检测、数据管理与生物信息分析、基因检测、免疫生化分析四大平台。

公司集“产、学、研”于一体,立志领跑药物临床评价、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医药大数据挖掘等新技术领域。

◆ 药物评价:为国内外200余家企业提供临床研究服务,以高水平的方案设计和高效率的临床管理,助力多家药企“全国首家”获批。

◆ 创新技术:全球首次发现并证实何首乌肝损伤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具有划时代意义;全国首家取得TMAO检测技术专利,并成功实现产业转化。

◆ 大数据挖掘:通过基因组学信息挖掘,成功为我国某企业创新药物上市提供支持。

 信息化建设:围绕药学和临床,自主研发8款信息化系统,覆盖药物评价全过程,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建立行业标准。

目前,都正生物已成为“硬件先进、管理规范、分析能力强”的研发中心。都正人胸怀“立业报国、为国分忧”的理想,以“每天努力一点点”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做出贡献!


地址:长沙市高新区麓天路28号麓谷科技产业园C10栋

邮箱:bd@duxact.com

电话:0731-85681666-8006




                                                 

  创  新  求  实   

--  每天努力一点点  --



戳这里,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