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44周年之际,缅怀一代伟人--中医药人的独特记忆

收藏
关键词: 中医药逝世医药中医
资讯来源:九芝堂
发布时间: 2020-09-09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前言




这一首《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1925年在橘子洲头,回忆起1911-1923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与社会活动,想起期间发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感慨之余,写下这首词,展现出作者的激情壮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橘子洲位于湘江江心,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区,延绵十多里。现在的橘子洲,早就是5A级国家旅游景区,而且不收门票。除了文化古迹、自然风光、休闲设施以外,最引游客流连的就是巨大的毛主席青年艺术雕像,他伫立橘子洲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想主席看到滔滔湘水,一任奔流,渺渺烟波,接天云际,江山自是依旧;两岸高楼鳞栉,湘江已成内河,岳麓弦歌不绝,处处民丰物阜,社稷何止千秋!



我们永远记得,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领袖毛主席逝世的日子,屈指算来,已经44年。作为一个中医药人,在“健康中国”中医药发展战略方兴未艾的当下,对毛主席的怀念,是中医药者的一份独特记忆。

 

毛主席学贯古今,对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与实践自然有着很深的研究。贯穿他的一生,始终对中医药信赖、提倡,通过亲身体验、写作谈话、政策执行,高屋建瓴地确立了中医药在人民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延安时,毛主席曾患风湿性关节炎,吃西药仍不见效。一次,开明绅士、名中医李鼎铭到杨家岭来看望毛主席。他为毛主席切脉以后,自信地说吃四服中药就可以好。那时,中西医之间矛盾尖锐,毛主席身边的医生都是西医,不同意毛主席服用中药。毛主席则力排众议,坚持服用。果然疼痛消失,胳膊活动自如了。这更使毛主席认识到中医药的神奇功效。不久,李鼎铭还为八路军培养了一批中医,服务各个部队。



1949年9月,毛主席在接见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从保护和发展中医药这一宝贵的祖国文化遗产出发,提出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

 

1953年12月,毛主席在听取卫生部副部长贺诚汇报工作时,给予中医高度评价:“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我们的西医少,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在目前是依靠中医。对中医的团结要加强,对中西医要有正确的认识。”

 

1954年,毛主席作出重要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同年,他又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名医,于1955年12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

 


1958年10月11日,毛主席在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学习班的总结报告》的批示中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正是在毛主席的正确指导下,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中医学术研究委员会成立,全国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开学,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中医教材编辑委员会;1956年6月15日中国药材公司成立,同年成都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相继成立。1958年1月,卫生部发布中医学院试行教学计划;并发出关于高等医药学院增设中医药课程的通知;全国掀起学习中医中药热潮;同年第一本中医教材《中医学概论》出版;11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大力开展西医学中医运动》的社论。后续相继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成立中医学院。



1965年5月,国家科委中医中药专业组成立,标志着中医药研究和事业发展已进一步纳入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和规划的正常轨道。

 

毛主席接受中医治疗最精彩的一幕是针拨治疗白内障。1974年底,毛主席患老年性白内障,双目已近失明。经过慎重考虑,中央决定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眼科专家唐由之为毛主席实施针拨术。中医传统方法中有一种“金针拨障法”,民间失传已久,但该方法已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继承下来并有所发展和改进,唐由之是主要负责专家。毛主席知道后,欣然同意做手术。1975年7月23日,唐由之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手术。毛主席高兴地说:“祝针灸万岁!”



之所以毛主席为主的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能够成就中医药在建国后的发展地位,实际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晚清西风东渐,从魏源的“师夷长技”、张之洞的“中体西用”开始,经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康梁君宪”“辛亥革命””后,思想上提倡“西法”,于是崇尚西学,打倒旧学之风日盛,中医药学成为打击对象;而在“五四运动”的“打倒孔家店”等批判旧思想基础上,中医药竟至于沦落为非法与取缔的地步。在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期间,中医药学几无教育、行医的资源与空间,更可怕的是中医药文化被妖污化,社会文化基础被破坏殆尽。

 

正是在毛主席确立的英明方针政策下,中医药文化与事业才有今天的发展。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关心和社会文化的积累,“健康中国”中医药发展国家战略正在实施。习近平主席给出了对中医药的经典认识: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在九芝堂创立370周年,高举“品牌自信、文化自信”的中华老字号传承代表使命旗帜之际,在9月9日纪念毛主席逝世的日子,我们缅怀主席的丰功伟绩,更感中医药传承担子之重,当然也更加振奋与自豪!





相关资讯请点击这里:

安宫牛黄丸 | 

   归脾丸 | 

 | 芝牌阿胶口服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