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期研究结果显示D-0316在EGFR-TKIs治疗后进展出现T790M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具备抗肿瘤活性和可耐受性
收藏
关键词:
患者治疗进展瘤肿瘤
资讯来源:CSCO + 订阅账号
发布时间:
2021-04-15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T790M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望迎来新的治疗手段?
2021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
(2021 AACR)
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于2021年4月10日~4月15日和2021年5月17日~5月21日召开。在4月10日8:30AM~11:59PM的时间段中,上海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公布了其研究团队序列号为CT170的研究结果,即在NCT03861156的开放标签、单臂的Ⅱ期研究中显示D-0316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阳性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s)
治疗后进展且合并出现T790M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中,具备抗肿瘤活性和可耐受性。

对于EGFR阳性的NSCLC患者而言,无论在初始使用第一、二代EGFR-TKIs治疗后疗效如何,大约50%的患者均会出现合并EGFR T790M突变的进展,而一旦进展,在过去只能依赖化疗,疗效乏善可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7年3月22日,阿斯利康研发的第三代EGFR-TKI制剂奥希替尼
(AZD9291)
在中国上市,在FLAURA研究中,AZD9291相比标准治疗,显著延长了PFS,降低了54%的疾病进展风险,疗效持续时间延长了1倍。D-0316是在AZD9291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后降低了毒副作用的第三代的EGFR-TKIs药物,适用于NSCLC患者群体中对EGFR-TKIs敏感且合并EGFR T790M耐药突变的患者。
为了明确D-0316在一线治疗使用EGFR-TKIs后出现进展且合并EGFR T790M耐药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陆舜教授团队开展了本研究。
所有入组的患者均为病理证实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NSCLC患者,在一线EGFR-TKIs治疗后出现合并EGFR T790M突变的进展。D-0316的起始治疗剂量为50mg,研究者为了进一步明确患者的获益和风险,在剂量更改的第21天内将剂量设置为75mg/天,随后为100mg/天。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基于独立审查委员会
(IRC)
所认定的客观缓解率
(ORR)
。
2019年10月31日,研究完成了给药剂量为50mg阶段患者的入组,共入组176例患者。90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ORR率为51.1%
(95%CI:43.5-58.7)
。虽然无疾病进展生存
(PFS)
尚未成熟,但是,在60例患者
(34.1%)
中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中位PFS时间为8.4个月
(95%CI:8.0-NE)
。
75mg-100mg阶段:ORR 64.8%,DCR 95.2%
在2019年9月12日~2020年7月29日,依据入组条件,研究者对689例患者进行筛查,最终来自中国的290例患者
(中位年龄62.5岁)
完成入组。该组患者在起始21天之内的D-0316剂量为75mg/天,随后为100mg/天。截至2020年10月18日,中位持续随访时间达5.5个月。290例患者中,188例患者出现IRC确认的部分缓解,ORR为64.8%
(95%CI:59.0-70.3)
,疾病控制率
(DCR)
为95.2%
(95%CI:92.0-97.3)
,在大多数亚组中ORR均一致。
75mg-100mg阶段基线脑转移亚组:颅内ORR 52.9%
在34例基线即出现脑转移的患者中,18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颅内ORR达到52.9%
(95%CI:35.1-70.2)
。
在所有患者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
(57.2%)
、头痛
(27.6%)
、白细胞减少
(23.4%)
、贫血
(22.1%)
和皮疹
(20.7%)
,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
(11.7%)
。在整个治疗期间,6例患者出现肺间质性病变
(2.1%)
1例患者因治疗相关的间质性肺部病变而死亡。
总之,对于EGFR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在一线使用EGFR-TKIs治疗出现合并EGFR T790M耐药突变的进展之后,D-0316展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耐受性,这不仅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亦为出现EGFR T790M耐药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可能。
参考文献:
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9325/presentation/5241
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本文作者:刘婧
本文审核:陆舜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