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明天(8 月 20 日),第三批全国药品集采正式在上海开标,据 Insight 数据库整理,本次集采涉及的 56 个品种有资格参加报价的企业共有 191 家(截止 8 月 19 日),其中 24 个品种竞争企业数超过 5 家。

就激烈程度而言,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缓释剂型、卡托普利符合条件的企业超过 11 家,最多只能有 8 家中选。但是就报量而言,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的报量也是所有品种中最多的,高达 46.6 亿片,占总报量的 23.3%,但是该品种有 28 家企业符合申报要求,也就是说至少有 20 家企业注定出局。
其次是甲钴胺,占总报量的 8.8%,但是甲钴胺目前符合申报的企业加原研只有 3 家,竞争相对缓和得多,三家企业分别是青峰药业、扬子江和卫材。
从企业来看,本次集采品种最多的企业是扬子江,共有 13 个品种,其中甲钴胺、非那雄胺(1mg)、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目前只有 2 家企业过评,竞争相对缓和;其次是中国生物制药,共有 9 个品种,其中阿哌沙班、替格瑞洛、托法替布 3 个品种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正大天晴和南京正大天晴均有资格参加竞标;之后是齐鲁制药、上海医药集团、石药集团均有 8 个品种参加。

据 Insight 数据库统计,本次参与集采品种超过 3 个的企业共有 27 家,其中包括默沙东、辉瑞、阿斯利康、诺华和优时比等 5 家外企。排名靠前的国内企业都是仿制药实力数一数二的强将,如扬子江、中国生物制药、齐鲁制药、上药集团、石药集团、豪森、恒瑞、科伦等。
最近《财经》发布了专访国家医保局价采司负责人的文章,其中指出带量采购走向常态化
但是该负责人表示,具体而言还有很多挑战,特别是在还有很多药还没有过一致性评价的情况下。前几批集采都严格以过评为标准,未来针对未过评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医用耗材,每一类都要研究它的技术特点和市场结构,制定不同的集采规则。
目前,两批三轮国家药品集采走下来,全国药品集采规则逐渐成熟,不远的将来企业还要应对生物制品集采、中成药、耗材集采,国家政策大方向已定,企业只有放平心态从容应对。
最后祝所有投标企业明天开标即中、势如破竹!
附:56 个集采品种过评清单(截止0819)
微信后台回复「0819」
可以下载原始 Excel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