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所思——关于当前医药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认知与判断

收藏
关键词: 关于
资讯来源:医药地理
发布时间: 2022-11-02

时值深秋,寒冬已来,岁末不远。为进一步理清今年产业脉络,对即将到来的2023年有更清晰判断,笔者这段时间与一些药企有较多交流,梳理后形成六个问题与业界同仁进一步思考。





1.中国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未来将走向何方?

2.在产业政策、经济大势和全球历史性变化三者之中药企如何趋利避害把握自己?

3. 为何多数药企对大幅度降价难以承受?

4.完成医保谈判的抗癌新药、罕见病药和零关税进口抗癌药为何难进医院临床?百姓可望不可及?

5.仿制药是百姓用药主力,为何为数不少仿制药企步履维艰?

6.做创新药是令人羡慕的事业,国家重视,放眼望去为何难获创新红利?‍

总的感觉CEO信心不足,其中若干家药企虽已走过近四十年风风雨雨、春夏秋冬,当下也有些迷茫。一些创新药企不知道是否值得继续坚持下去,仿制药企业主要股东想撤出去但难以找到合适的接盘者,继续做下去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还有可能蚕食掉历史的积累,最难抉择的还不是纯粹的创新药企业和仿制药企业,而是处于“骑墙”状态的药企,创新药和仿制药从开发方式、运营方式和市场运行差别越来越大,用创新药模式做仿制药就犹如用仿制药心态做创新药一样不得要领,既分身无术又无法一肩挑两担。

当然,也有些药企在集采前市场做得并不是很到位,但是集采中标后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成为集采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也有些药企前几轮融资尚可以坚持三年或更长时间。

认知与判断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不同又处于不同赛道的中国药企怎样判断目前机会和风险?对可预见的未来抱有怎样的期望?进退如何抉择?

如果我们把这一年多时间产业表现放到刚刚过去这十年来分享,不可回避四个关键时间段及事件:第一,2015年7月22日,发生了什么不用赘述;第二,2017年十九大以及接着而来的2018中美贸易战;第三,2018年底出台2019年落实的“4+7”加上此前出台的新药医保谈判;第四,2021年以来围绕Biotech的IPO破发、估值降低、资本泡沫和资本被Biotech套牢。

第四个时间段实际上是前三个时间段的结果,当然不是最后的结果,如果环境大势没有根本性变化,这可能仅仅是一块多米诺骨牌,“震荡”也好“寒冬”也好,Biotech将波及Biopharma甚至BigPharma,进而影响整个医药产业。

第一个时间节段开启了中国医药产业波澜壮阔的创新浪潮,无论是创新药申请数量和质量、审评审批速度、获得新药批件数量和质量以及Licensein和Licenseout数量和质量都创中国医药创新历史之最。如果历史继续前行,“722”开启的是中国医药创新的第一个里程碑;如果历史回转,“722”开启的中国医药创新高潮就是历史的丰碑。第二个时间段以中美贸易战为标志,实际上是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重组带给中国医药产业的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包括医药产业链、全球市场、科学和技术交流、资本等要素。第三个时间段带给医保池的直接结果是减少药费支出、压缩”虚高药价“。至于”虚高“的标准至今难以形成共识,但对产业创新、药品创新、对资本的吸引力和转型升级的影响仍在持续,而且可能成为逆转中国医药创新趋势的利器。

放眼全球,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10月13日表示:全球经济正危险地逼近衰退,该机构已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下调至1.9%。作为近二十年来全球经济火车头的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同比增长3.0%,但全年增长率可能只有3.47%,比年初计划低2个百分点,也就是仅仅实现年初计划的60%,这是CBNRI首席经济学家公布的调研结果。

医药产业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8%,相比于上年同期增速8.8%大幅度下降,甚至低于国民经济上半年GDP2.5%的增速。作为中国创新药生力军的Biotech们,从2021下半年至2022年,部分Biotech遭遇估值缩水、IPO破发、国际化遇阻、部分研发资产泡沫化等困难,一时创新药领域风声鹤唳。

抉择与准备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产业会怎样演进?

1.通过做低附加值、低竞争壁垒仿制药积累资源和经验,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进军高附加值、高竞争壁垒创新药,这是全球第一个Biotech诞生之前医药领域长期以来的通行路线图。但是在2019年以后的中国医药产业这样的道路虽然不能说已经堵死但已经非常狭窄。

2.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将推动Big-pharma也采用Biotech的套路,用IPO、PE、VC等途径融资投入创新。

3.作为解决这一困难的一种方案,有资源又拥有大量仿制药文号Big-pharma可能通过大规模并购形成仿制药集群,使中标产品与未中标产品形成一种组合,从而避免生产线和熟练工人闲置而形成更大成本。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上市和国有“双跨”药企最有可能。

4.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可能和集采降价压力将催生大规模、智能化、连续化药品生产线,依靠规模、连续生产、减少人工来降低成本,取得更多利润和再生产资源并导致中小规模仿制药企业遭遇淘汰。

5.仿制药转战南美、非洲、中亚、东南亚市场是另一条道路,对于过去没有尝试过这条道路和资源的药企,道路仍然漫长而且充满风险。

6.进入医保后新药市场利润水平会大大高于仿制药,但不足以持续吸引外部投资者,而自身积累又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投入下一个创新药,这是一种“新”尴尬。

未来与逻辑

从思维升级开始重塑未来发展格局


1.药品生命周期与价值线。 怎样看这七年产业现象和未来变化要素?从传统生产要素资本、劳动、技术、土地等分析医药产业再生产过程,药品完整生命周期包括新药研发、新药上市、增加新适应症或提升标准(或有)、专利到期成为仿制药直至被其它药替代完成市场生命。整个过程包括从申请并获批专利直至专利期结束的专利期,新药上市到专利期结束是这个药品的市场黄金期,药品经过专利“悬崖”后进入仿制药期,在中国目前市场,这个过程有三道关键“坎”:医保谈判、专利悬崖和仿制药集采,每一道坎都会被大幅度降价,这是下图一中从左至右的主线。

图1:药品生命周期与价值线框架


另一条是“药品价值线”,从右至左药品价值逐步增加。药企乃至于IPO投资者、PE、VC等投资方决策是否投资一个药品,核心考量就是药品全生命周期药品整体价值。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价格“悬崖”次数越多,“悬崖”越高,价值越低,反之亦然。从这点可以为更充分理解本篇开头提出的问题。

2.三医关系。医药市场是改革开放市场化进程最早最快也是最充分的领域。现在遇到的问题并不全是医药产业本身的原因甚至症结。在决定医药产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和发育市场的诸多因素中,由国家掌握的“医保”和公立医院主导的药品消费牢牢“掌控”住药品市场的“支付端”。“三医联动”实际是“二掐一”,这是症结(见图二)。

图2:三医关系图

3.全球经济/技术逻辑正在改变。

长期主导世界经济的比较优势原则、效率导向正在向安全发展和公平导向过渡。

传统的基于生产要素函数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方法,正在遇到一系列新的实践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

世界经济增长实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和资本、劳动、技术、土地不同,本身具有可重复利用的非稀缺性和非排他性等特点,数据要素使用和消费的边际成本极低甚至为零。

重视生态价值,培育生态经济。从产品价值到生态价值,从有用之用到无用之用。切实再次或者说持续解放思想,从在现有约束条件下求解到跨出现有约束条件的边界,从质量效益型到生态增值型。

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体系几乎都面临重构。传统的资源配置结构、企业组织、产业结构、规制结构以及全要素生产率都面临新的挑战。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不同又处于不同赛道的中国药企需要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很好把握上述变化,再造自己。

4.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必须认识到“回不去了”。中国药企享受了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红利后很容易形成顺境惯性思维,一变就觉得环境不对、政策不对而没有想想是不是自己落伍了?加里·哈默曾经说过:“将人类束缚在地球上,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人类缺少创造力。”从这个视角看中国药企发展和转型,未来机会仍然很多。

首先,很多企业家挂在口头的是“增长是永恒的逻辑“这句话,实际上只说对了一半。在过去中国四十年中,增长是常态,但是放到未来,放到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经济运行起起伏伏、震荡、平稳是常态,所以药企必须能够在机会到来前做好准备,在机会到来时能够加快发展,而在震荡或风险大的时期能够活下来,学会在未来市场和计划复合型经济结构中把握好进退节奏可能是未来必须具备的本事。

第二,一提到技术,总想走捷径,总想从“应用研究“开始,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么做是聪明,但是四十年后还这样不是懒惰就是无知,因为海外原始创新已经被我们仿制殆尽,如果没有原始创新支撑,中国医药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将难以持续上升。

第三,慎重商业化。“宁为鸡头勿为牛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有粘性的观念,很多贵国科学家在创立Biotech时都志在成为Biopharma甚至BigPharma,从感性上这无可厚非。但是从资源有限性和专业特长方面看Biotech应该也可能具有更多选择。就是与Biopharma和BigPharma甚至处于转型期药企合作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尤其是在药品市场支付端和经济大势低迷状态中,这种选择更为现实。当然海外也有创业型科学家从研发到经营直至成为伟大企业家的案例。

第四,一说到“产业链管理”制剂企业就要做原料药,实际上是要做好“产业链生态”。实际上你上原料药线带来的利润和规模增加是原料药带来的,等于是物理1+1,并没有形成1◊1的效果,反倒由于多元化和精力、资源分散而牺牲了专业化,由此慢慢延申,刚刚完成瘦身的你可能发现有一天自己又成为一家小而全的药企,必死无疑。

5.数智化和生物技术将改变人类未来生活方式,也是医药企业在未来立足的关键。发达经济体几乎集中在2022年上半年纷纷出台国家级产业政策,支持数智化和生物技术发展从而抢占全球未来战略制高点。哪个经济体对此判断准确并下力气去推动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数智化和生物技术各自产业生态,那个经济体就会在下一轮经济周期中占领先机。可惜的是我们在国内主流报告中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信息和实质性措施。

6.解决企业家精神和企业人创造性发挥问题。“每个人都是一个太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每个企业人都能够释放光芒。”早在百年前亨利·福特就说过,“我雇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这双手”。

企业家精神强调的并不是企业家个人的精神,而是企业家应该创造一个环境,让每个人都拥有企业家精神。

 面对VUCA中的复杂、快速变化、模糊和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以负向心态来思考,处处都是危机和风险,如果我们以正向心态来思考,处处充满机会。


推荐阅读

如需获取更多数据洞察信息或公众号内容合作,请联系医药地理小助手微信号:pharmadl001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的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