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但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较为流行。铂类化疗是鼻咽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法,之前的临床试验表明,吉西他滨-顺铂
(GP)
治疗鼻咽癌优于其他化疗药物。
鼻咽癌中经常观察到淋巴细胞浸润和PD-L1高表达,因此免疫检查点疗法对于鼻咽癌治疗很有潜力,几项1/2期临床试验也证实了抗PD-1单抗治疗鼻咽癌的前景。
Toripalimab
(特瑞普利单抗,商品名为
拓益
)
,是由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于2018年12月在中国首次获批用于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二线治疗,并于2021年2月在中国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
(RM-NPC)
患者的治疗,成为全球首个获批鼻咽癌治疗的抗PD-1单抗药物。
2021年8月2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
徐瑞华
教授联合复旦大学肿瘤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贵州省中心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华西医院、湘雅二院等国内外数十家医院,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期刊发表了题为:
Toripalimab or placebo pl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的3期临床试验论文。
在这项国际性、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中,研究团队比较了
吉西他滨-顺铂
(GP)化疗+Toripalimab或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安慰剂作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RM-NPC)患者一线治疗。
Toripalimab+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治疗相比作为一线治疗的吉西他滨-顺铂
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提高了46%
。且将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40%。
这表明,将
Toripalimab
与
吉西他滨-顺铂
(GP)
化疗联合作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
(RM-NPC)
患者的一线治疗,带来了更好的无进展生存期,并且具有可控的安全性。
在2018年11月10日至2019年10月20日期间,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35个地点的408名鼻咽癌患者进行了资格筛选,共有289名符合条件的鼻咽癌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Toripalimab联合化疗组
(A 组,146人)
或安慰剂联合化疗组
(B 组,143人)。
吉西他滨-顺铂
(GP)
化疗是复发/转移性鼻咽癌
(RM-NPC)
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法。在这项国际性随机双盲3期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编号NCT03581786)
中,289患有复发/转移性鼻咽癌(RM-NPC)且既往未接受过针对性化疗的患者1:1随机分组。
A组
(146人)
使用Toripalimab+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治疗,B组使用安慰剂+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每3周给药一次,持续6周时间。
与使用安慰剂+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的B组相比,使用Toripalimab+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治疗的A组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
显著改善。A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
11.7个月
,B组则为
8.0个月
,Toripalimab+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治疗相比作为一线治疗的吉西他滨-顺铂
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提高了46%
。
截至2021年2月18日,与B组相比,使用Toripalimab+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治疗的A组的
死亡风险降低了40%
。
此外,A组合和B组之间的≥3 级不良事件发生率
(89.0 %vs89.5%)
、不良事件导致停药的发生率
(7.5%vs4.9%)
和致命性不良反应发生率
(2.7%vs2.8%)
均非常接近。
总的来说,这项国际性、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表明,与单独使用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相比,
将Toripalimab与吉西他滨-顺铂
(GP)
化疗联合作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
(RM-NPC)
患者的一线治疗,带来了更好的无进展生存期,并且具有可控的安全性。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1-01444-0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生物制品微信群!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