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药谷 | 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柳红: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焕发新药研发之美

收藏
关键词: 研发
资讯来源:张江药谷
发布时间: 2021-07-1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1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首席专家、研究员毛献群、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研究员朱振才等10人上榜,并将作为上海地区候选人参加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的遴选。


药谷君在榜单中发现了来自张江科学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柳红的身影。


# 柳 红#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柳红研究员长期从事创新药物研究,提出了先导化合物发现和类药性优化的新策略和新思路,构建和发展了“有机合成新方法促进药物发现”新药研究技术体系,并应用于新药创制研究。


围绕药物分子的优势骨架,发展了一系列适合于药物研发的有机合成新方法和新技术,构建了不同环系和种类的具有药效特征的350种分子骨架(约含有7000多个分子)的类药性骨架化合物库。针对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等多种重大疾病,发现了一批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候选化合物。


担任国际重要刊物《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副主编,中国化学会首届会士、高级会员,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女科学家联谊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先后获得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度上海药学科技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第二十一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获得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称号。


2020年,当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提出“四个面向”要求时,柳红对其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深感振奋。为了让老百姓吃上好药、吃得起药,为了人民生命健康,新药研发科技人员不分昼夜努力奔跑,柳红是最美的代表之一。


为使新药研发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守护老百姓健康上,柳红深耕科研23年,并取得丰硕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参与国内外14本专著的编写,发现7个候选新药进入临床研究,获国内外授权专利86项,实现技术转让7项,成为新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卓越代表。身为著名药学刊物《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副主编,她不断提升我国药物化学家和女性科学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身处“国家队”,肩扛国家责任。柳红长期关注禽流感、艾滋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领域,领衔开发的抗艾滋病新药塞拉维诺正处临床I期。由于项目利润小,转让难度大,但柳红着眼新药的社会意义和国际影响,坚持推进。


新冠疫情间,柳红奋战一线,在无数不眠之夜中,与时间赛跑。带领团队开发的新冠治疗药物DC402234于2021年3月在美国启动I期临床,该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因贡献突出,柳红被授予“中国民主同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但比起个人荣誉,柳红更看重社会责任。作为上海市女科学家联谊会副理事长、市妇联执委、研究所妇委主任,她躬身服务,建言献策,积极解决女性切身难题。2011年,柳红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她毫不犹豫地将10万元奖金贡献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柳红在23年来的科研探索中始终焕发出坚持之美、协作之美、奉献之美。


本文照片及内容由中科院上药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