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PCa)是一种基因组异质性疾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其基因改变存在差异。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在转移性去势抵抗PCa(mCRPC)患者中,其雄激素受体(AR)通路基因、DNA损伤修复(DDR)通路基因、Wnt通路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如TP53和RB1)等会发生突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去势敏感性PCa(CSPC)患者的基因组数据有限。另一方面,目前基因检测对前列腺癌临床诊疗的指导主要基于高加索人群的基因组数据。而中国人和白种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特别是基因组学方面的差异不应被忽视。循环肿瘤DNA(ctDNA),因其取材方便、相对无侵入性,已应用于转移性PCa的基因测序。
仁东医学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薛蔚主任医师,董柏君副主任医师、樊连城医师,利用ctDNA多基因靶向测序来阐明CSPC和CRPC的体系突变图谱,并发现这两个治疗阶段之间的差异基因,以指导临床治疗。该研究成果在2020年7月欧洲泌尿外科协会第35届年会(EAU 2020)(poster #570)上展出,受到了国内外泌尿外科专家的广泛关注。
研究共纳入了413例PCa患者,其中CSPC患者230例,CRPC患者183例,对DNA修复通路基因、AR通路基因及TP53/RB1等50个基因进行了ctDNA 靶向测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
-
33.04%(76/230)的CSPC患者携带体系变异,其中DDR通路为16.96% (39/230),AR通路为19.57%(45/230),TP53/RB1为7.39%(17/230)。CSPC中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是FOXA1 (9.13%,21/230),其次是NCOR2(6.52%,15/230)和TP53 (5.65%, 13/230)。 -
66.67%(122/183)的CRPC患者携带体系变异,其中DDR通路为44.81%(82/230)、AR通路为49.73%(91/230)、TP53/RB1为25.68%(47/183)发生体系变异。CRPC中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是AR (33.33%,61/183),其次是FOXA1 (23.50%,43/183)和CDK12 (17.49%, 32/183)。 -
CRPC患者的DDR通路基因、AR通路基因、TP53/RB1突变频率显著高于CSPC患者(图1),包括CDK12(p<0.001)、AR(p<0.001)、BRCA2 (p=0.006)、ATM(p=0.003)、ATR(p=0.007)、FOXA1(p=0.001)、SPOP(p=0.002)、ZBTB16 (p=0.02)、TP53 (p=0.001)、RB1 (p=0.04)和PTEN (p=0.001)(图2)
图1 两组DDR通路基因、AR通路基因和TP53/RB1通路基因的突变频率。
图2 两组间DDR通路基因的突变频率。
本研究首次采用液体活检技术探讨了中国CSPC和CRPC患者的基因组变化。
这些发现证实了CSPC与CRPC患者的基因组多样性,可指导临床中PCa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AR、CDK12、BRCA2、ATM和TP53/RB1的突变可能参与了CRPC的发生。
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成立于1973年,是代表欧洲泌尿外科实践、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权威组织,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8,000名医学专业人士会员。EAU致力于提高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泌尿外科病人的治疗、护理及康复水平。欧洲泌尿外协会年会(EAU年会)是欧洲地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其主要展示泌尿外科领域最新的治疗方式和科研进展。2020年欧洲泌尿外科协会年会(EAU 2020)于2020年7月17日至21日以线上形式举行。
薛蔚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泌尿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领军人才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上海医学领军人才
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机器人学组副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肿瘤学组委员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上海医学》编委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2015年入选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
董柏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泌尿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博士后
上海市泌尿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兼转化医学组副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消融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樊连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泌尿科住院医师
目前主要参与前列腺癌化疗的综合管理
2020年获上海市科委青年英才-扬帆计划资助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9篇,包括Journal of urology论文1篇
2017发表于泌尿外科白金杂志BJU international的论著荣获BJU 2017年度中国最佳论文
并多次受邀于EAU、AUA、SIU、CUA、CUDA年会发言,发表论文及会议发言多次获最佳论文及最佳发言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