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药率先抄底,国内Biotech的卖身潮要开始了

收藏
关键词: 石药
资讯来源:药渡
发布时间: 2022-02-14










2月5日,资本热捧新贵健适医疗完成对TAVR国产厂商杰成医疗的收购。

2月9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集团已完成对珠海至凡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的100%权益收购,珠海至凡拥有Biotech铭康生物51%的股权,石药成为铭康生物新的控股股东。

尽管两个被收购的Biotech分属创新器械和创新药赛道,但是这种不常见事件的密集出现,往往是某种行业趋势来临的前兆。

01

石药收购铭康生物

旨在丰富产品组合


石药集团治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恩必普一直是公司当家产品,上市以来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在2020年国内销售突破60亿大关。

而隐忧在于恩必普(2002年获批)即将面临专利悬崖,目前已经发现南京优科、丽珠提交了仿制药的申请。


石药收购铭康生物,被市场视为公司对现有神经中枢药物的管线进行补充的操作。

广州铭康生物成立于2000年,是一间从事生物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Biotech,在被石药以3.02亿人民币整体估值收购之前,共完成了4轮融资,引进了万联广生、康辰药业、广州金控、中科招商、富汇创投等投资者。


铭康生物的核心产品为2015年独家上市三代特异性溶栓药铭复乐(TNK-tPA),获批适应症为6H心梗溶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tPA的生物学效应包括血块降解、血管重塑、突触可塑性和创伤后大脑的神经变性。

众所周知,脑卒中是国内致死第一大病种,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70%,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6h)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目前来看,国内溶栓药物市场销售以一二代产品为主,三代产品优势明显,有较大的替代空间。

铭复乐也开展了脑梗溶栓适应症的探索,2021年已启动三期临床,目前已入组1300余人。如若顺利获批,未来铭复乐有望与恩必普产生协同效应,将公司产品治疗脑卒中的时间关口前移。

虽然溶栓药物市场规模和渗透率都不大,但前期推广恩必普已经在中枢神经药物领域有很强的销售基础,铭复乐拿在石药的手里,1.5个亿很容易赚回来,也是抄的一手好底。

02
部分Biotech迎来卖身潮?
时代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有人说,铭康生物的“卖身”,拉开了大药厂抄底Biotech的序幕,这话的确不假。

卖身潮,是必然会发生的。

着眼于更成熟的美国市场,绝大部分Biotech的宿命只有两种,一是卖身(被收购,二是资金耗尽破产停摆。

有没有其他结局?

还有一条西天取经之路,就是转型升级成为擅长研发、有生产、销售体系可持续的Bio pharma,最后成为Big pharma。

这是所有Biotech心心念念的升级之路,可成功者凤毛麟角,从全球制药巨头数量稀少的境况就可见一斑。

在当下,一个个Biotech想通过低风险的me-too来叩开Bio pharma的大门,本身就是违背规律的。另外,一家研发能力强的Biotech可能研发出first-in-class管线,但很难连续研发出第二、第三个first-in-class。

创新药的研发往往具有发散性,创新具有偶发性和随机性,龙头药企的层叠效应不明显,相当于龙头药企和小药企的起跑线相距较近。从过往历史到现在来看,几十年前不到一半的新药是小药企研发出来,到现在已经超过3/4的新药最初来自小药企。

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成熟的医药市场会出现Biotech和Pharma的分工,Biotech负责没有规模效应的探索,Pharma负责有规模效应的其他环节。

国内之所以没有出现分工的明显趋势,是因为时候还没到。

据行业人士观察,一方面国内大部分Biotech开发的管线仍属于me-too或me-better范畴,对Big Pharma的吸引力有限;另一方面,国内很多Biotech不愿委身巨头,大家都想着自研产品变成Biopharm,所以卖身的主观意愿不强。

我们前面在《被中国创新药市场宠坏的18A:Biotech们陷入生死时速,谁将在2年内耗尽现金?》提到,已上市的Biotech或许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钱只要没有烧完,就还有自己的倔强。

大的时代潮流下,终究是要做选择的。

随着二级的价格倒挂一级,融资窗口的关闭,率先卖身的一定是一级市场难以继续传花的腰部Biotech。

A股科创板的门槛难以逾越,香港的18A,可能是这些Biotech们最后一个救赎之地。

尽管香港地区市场融资速度快、上市门槛不高,上市后再融资一星期可以结束。但要考虑清楚的是,18A公司的供给目前已经过剩,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及产品的国际市场化认可程度是一个巨大检验,而流动性枯竭更是一个共同面对的终局问题。

企业内核存在问题,通过18A上市,只能续命2-3年。

不卖身,又无法独身上市,是否有其他选择?

或许可以基于技术平台或赛道协同效应,Biotech公司与Biotech公司之间进行并购重组,当年归创医疗和通桥医疗在资本撮合下的重组也是教科书式的案例。

另外,对于部分BD能力不强、企业带头人不能从科学家成长为企业家的Biotech公司,也可以选择转型成为特色的CXO公司,获取企业继续存续的现金流,A股的三生国健和港股的创胜集团有这样的意思。

03
传统大药厂收割战场的机会来了?

未来5-10年,会有上千家的Biotech公司将会通过升级转型、并购重组等方式被“优化,可以理解为优胜劣汰。

国内的Big Pharma一点都不急,因为越到后面,好处可能捞的更多。

在美国,Biotech被整合已经成为常态,除了被大型药企并购,还可以与大型的CDMO企业以及专业的CSO公司组成新的联合体。

但国内不一样,外资企业并购受到限制,同时国内缺乏真正意义上国际化大型生物制药企业,Biotech们卖身的选择并不多。

放眼2021年前,国内Big Pharma与Biotech们都是各自为战,互相看不上对方,那时Biotech们融资一轮接着一轮,谁都不愿成为这些传统药企的“马仔”。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可以明显感觉到,2021年后,国内Big Pharma与Biotech的合作消息多了起来。

部分Biotech靠自身难以实现产品商业化的情况下,多金又能卖的中国式Big Pharma在他们眼中香了起来;国内能称之为Big Pharma的,其实也就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复星医药等企业。这类公司基本上此类药企由于自身有雄厚资金、深厚研发管线和成熟市场渠道的优势,可以迅速布局热门靶点,从研发投入到销售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截止2021H1,上述Big Pharma的现金等价物分别为:恒瑞108.05亿、中生80.29亿、石药80.85亿、复星101.19亿,都拥有很强的购买力。

家有余粮,心里不慌。”

结语: 石药的率先下场抄底,必然会牵动其他Big Pharma的心弦。这也可能只是连锁反应的开始。


免责声明


“药渡”所转载该篇文章来源于公众号:瞪羚社,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