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也是上海科创中心从框架体系形成
转向核心功能提升,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进军的起步之年。
新春伊始,
启新程谋新局正当时。
一批大科学设施建设
年内将取得重大成就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提供
据悉,2021年,硬X射线、上海光源二期、海底科学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大科学设施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上海建设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已初步成型,已建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4个,设施数量、投资金额与建设进度均全国领先。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已开放运行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产出。2020年,我国首台软X射线试验装置、世界首台10拍瓦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通过验收,转化医学设施建成试运行。未来,上海还将积极争取更多“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沪布局。
新型研发机构正
加快在上海集聚发展
交大张江高等研究院计划年内入驻,拟建设超快电子衍射、未来材料、变革性分子、合成生物医学和信息安全五个研究中心。
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正在积极推进海立方装备园厂房和实验室、临港科技城创新魔坊交付使用工作,深化先进工业检测工程研究中心、极端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功能型平台建设,近期将重点推进低氘水项目产业化合作落地并加速一批科技企业孵化。

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去年底落户上海,首批办公空间计划在2021年内完成装修,未来将服务长三角区域发展和国家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创新。
探索重点项目
开放共享运营机制
新型研发机构正加快在上海集聚发展

围绕人民城市建设,推动一批有温度的城市功能和设施生态项目。张江科学会堂今年将建成,国际社区人才公寓一期今年将投用;机场联络线、轨交21号线等项目,将进一步优化科学城的交通网络布局;华师大二附中扩建、张江集镇配套中小学等项目,将有力提升科学城的教育服务水平;医学园区等一批租赁房项目将助力科学城形成多层次的住房体系。
2021年2月28日,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宝山园区在环上大科技园零号基地挂牌。张江高新区宝山园服务上大师生科研成果转化的“首站”功能将更加强大。今年1月,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正式获批,首期里程29.3公里,成为国内首条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也是目前上海风险等级最高的开放测试道路。张江高新区金桥园将以此为契机,集聚国内外龙头企业,打造应用场景,构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上海科创办将积极探索重点项目的开放共享运营机制,加速推动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活细胞成像装置、张江科学会堂、国际社区人才公寓一期等项目发挥出功能效益,助推科技创新策源等核心功能升级换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