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相关卒中占全部心源性卒中的79%以上,是最主要的心源性卒中危险因素。据统计,我国房颤患者总数预计超过1000万,平均每分钟就有2例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治疗房颤、预防卒中,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伟大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
为提升我国心源性卒中的防治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和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在2018年正式启动了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指导下,“项目”联合心内科、神经科和老年科等不同学科,通过标准的筛查、诊断和管理流程,从不同层面降低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两大学会和各个基地医院的大力支持。在全国范围的七大区域内广泛、深入地开展系列学术活动,推动多学科临床及科研合作,建立了房颤的标准化筛查流程,进一步规范房颤的综合管理,并发布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指南。
在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和脑卒中防治办公室领导下,“项目”在“新冠”疫情期间坚持常态防控的同时,积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稳步推进,分别在2020年11月26日在安徽召开中国卒中大会、2020年12月5日及2021年1月24日于广州及四川成都地区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进行了“项目”总结和交流,旨在进一步提升心源性卒中基地建设水平,对第一批基地进行评估和审核,并继续开展第二批的建设工作。
图 李大川副局长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李大川副局长通过视频讲话,高度肯定了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建设基地项目2年来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积极成果,并对参与此项工作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经过“项目”前期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目前已经探索出了与各个区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卒中防治模式,并通过对基线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了解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的现状。以建设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为抓手开展相关的科研项目、学术巡讲等活动,对于营造关注卒中、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推广专业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未来,心源性卒中防治项目的工作推进要着力于以下四个方向:第一,进一步扩大规模,动员更多的医院参与到心源性卒中防治事业中来;第二,重视以基地为抓手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尤其是社区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或二级医院等,实现“大医院带小医院”共同推动的医疗工作模式;第三,细化工作措施,实现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闭环管理,关注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第四,在具体工作中,应重视数据的收集与经验的总结,通过客观的研究数据体现心源性卒中防治措施的效果和积极意义。希望在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规范化管理项目的推动与支持下,能早日迎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的下降拐点,期待与各位医学专家共同为“健康中国2030”伟大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力量!
图 张澍教授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系列项目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对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脑防委等各个有关部门和团体对心源性卒中防治系列项目的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国心脑同治概念及体系建设方兴未艾,未来心源性卒中防治工作仍大有可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李大川副局长的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和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的具体要求,参照卒中防治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落实多学科合作,共同为卒中防治贡献力量。在专业技术层面,应进一步强调心源性卒中诊治流程的规范化和卒中筛查的广泛性,积极开展房颤卒中防治的院内质量控制,严格贯彻落实临床规范。通过信息化系统在整个项目中实现数据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真正做到有理有据。在基地遴选方面重视向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推进,开展人群健康教育和患者卒中预防及康复工作。相信在各位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将开创我国心源性卒中防治新局面!
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系列项目自开展以来一直稳扎稳打、有序推进。截至2020年底,经专家组综合评估,并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和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同意,首批97家建设单位中共有83家医院达到建设要求,被批准转为“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正式单位。同时,在全国近100家医院中遴选出的77家单位也将作为第二批“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建设单位,投身于卒中防治工作之中。在上述三次项目总结会上,分别对以上83家转正单位及77家建设单位进行了授牌仪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办公室巢葆华处长和陈雪主任出席了会议讲话并为建设单位授牌。
图 巢葆华处长

图 陈雪主任




“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及建设基地授牌仪式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的“头号杀手”,给社会、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极严重的负担。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建设基地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艳敏教授在工作总结会上对今后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进一步要求:其一,继续扩大基地医院规模,带动社区发展,推动心源性卒中诊治向纵深方向融合发展;其二,加强并不断优化基地医院质控管理;其三,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推动科研项目进程;其四,打造优质学术交流平台,扩大房颤筛查范围,提升筛查强度;其五,继续完善统一共享的数据可视化、统计和管理平台,提升科研临床能力;其六,积极搭建优质学术交流平台,规范心源性卒中培训,提升我国心源性卒中诊治水平。
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规范化管理项目是对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心源性卒中防治能力的积极响应,将在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和建设基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质量、扩大规模、向基层和社区发展。相信在前期的良性发展基础之上,此项目必将助力我国“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