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月,黄埔印发《广州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修编)(2019-2035年)》,将云埔工业区纳入科学城规划范围。
2021年2月,《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建设实施方案》出炉,其中科技创新合作园区以云埔工业区为主体。
2021年4月,广州开发区云埔工业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广州开发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管理委员会。
△穗港科技合作园空间区位示意图
从云埔工业区升级为
穗港科技合作园
从“速度园区”转向“效益园区”
在发展提效增速的同时
新的规划蓝图正徐徐展开
近日
《广州开发区穗港科技合作园
(云埔工业区)
“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正式印发

“十四五”期间
穗港科技合作园
将围绕建设世界级“智造”示范基地
推动园区打造
中国智造引领示范区
和穗港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起看
穗港科技合作园
未来5年的“变身之路”
区域
协同发展

发展目标
以穗港科技创新合作园区建设为契机,提升穗港科技合作园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在黄埔区打造“北有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有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两大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合作平台。
△穗港科技合作园核心区效果图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打通智能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创新链,构建“黄埔—香港—深圳”大三角产业聚集、科技创新、货物贸易通道,创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鼓励穗港科技合作园与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探索建立穗港科技离岸创新创业中心。
推进穗港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将穗港科技创新合作园区建设成为与香港规则相互衔接的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先行示范区;支持穗港客运码头开通跨境人才专门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境内外科研人才和高端商务人士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
△俯瞰穗港客运码头
空间布局
大优化

发展目标
以科学城扩容规划和穗港科技创新合作园区空间布局为指导,以穗港科技合作园升级改造为契机,以探索存量土地开发保障产业发展空间为重点,推动穗港科技合作园实现发展空间与发展格局大变化、老工业区出新出彩。

➥ 打造“一轴两心四区”城市空间格局
总部经济发展轴。以开创大道为主轴,推动穗港科技合作园健全“总部—研发—市场—配套服务”生态链。
智互云埔中心。重点布局数据交易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设施,打造成为集居住、商业、办公、研发于一体的科学城产业服务中心。
南岗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南岗万达、佳兆业城市广场、东兴市场等商业配套,形成南岗片区区域级综合服务中心。
智能制造集聚区。以京广协同中心为引擎,建设一批以“摩天工坊”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中国智造的引领示范区。
南方美谷集聚区。以南方美谷等重点项目为引擎、以智能制造为依托,打造集“研发—设计—检测—体验—销售”全产业链为一体的美丽健康产业集聚区和穗港大健康产业合作区。
产业转型示范区。以传统食品饮料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打造传统产业向科技创新、研发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临江商务总部经济集聚区。以京东华南电子商务总部和海丝贸易中心为代表,打造临江商务总部经济集聚区。
△“一轴两心四区”产业空间布局图
➥ 推动工业用地升级改造
分类推进重点片区旧厂改造,加速推进宏仁地块改造、普洛斯物流产业园低效物流用地升级。
工业用地改造重点项目▼
宏仁企业集团地块旧厂改造项目。总体打造“一廊、一带、五片区”的空间格局,总建筑面积近89万㎡。沿细陂河打造文化娱乐休闲长廊,沿地块周边打造体育综合带和生态公园区,同时将景观与国际商务区、特色商业区、总部基地、产业孵化区相结合。
普洛斯物流产业园升级改造项目。普洛斯物流产业园计划整体连片谋划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产业服务中心(产融新城CBD版块)、穗港科技合作园未来中心区,联合投资建设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中心(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引导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结合,打造金融科技生态产业链,吸引集聚各类高端金融科技要素和资源。
产业集群
大提升

发展目标
打造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智造升级、主导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一批“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示范项目。到2025年,穗港科技合作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50%以上。

➥ 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以广州数控、达意隆、瑞松科技、弘亚数控、发那科等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造园等重点载体建设,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推动湾区氢谷建设,重点打造集研发、检测、生产、制造全产业链的氢能产业集聚地。
支持天赐材料、鹿山新材料等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强前沿材料战略布局。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安全研发和中试,建设穗港医药产业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效果图
➥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优势
提升发展食品饮料产业。鼓励统一企业、喜力啤酒、通用磨坊等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推进企业的总部化和服务化。
推动日用化学品产业转型升级。以“南方美谷创新产业园”为核心,搭建生产、研发、销售、服务、检测、评价产业功能模组,打造有影响力的“南方美谷”。
△南方美谷产业园(一期)效果图
➥ 构筑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基础设施、平台系统和业务应用上云,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 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
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
以京东华南电子商务总部和海丝贸易中心为带动,推动园区跨境电子商务和商品类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依托智互云埔中心,建设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打造高能级总部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效果图
创新驱动发展
大突破

发展目标
加快建设智造研发中心、公共研发平台等创新载体,引进科技型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加速集聚创新人才和资源。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快速增加,全社会R&D经费稳步提高,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5家以上。
依托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集聚广深港澳优质创新资源,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营造“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创新环境。

➥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实施科技企业“小巨人”“瞪羚”“独角兽”培育工程。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谋划建设企业服务云,支持鼓励明珞装备等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黄埔获批创建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
➥ 构建一流创新载体
全面加强穗港科技创新合作园区建设。高标准建设京广协同创新中心、南方美谷、氢能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
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支持视源科技、发那科、瑞松科技等科技企业牵头建设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技术转移机构。
△京广协同创新中心效果图
➥ 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完善孵化育成体系。推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链条深度嫁接技术转移转化核心功能体系建设。
增强金融服务创新能力。支持在穗港科技合作园设立服务大湾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争创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高地,建设一批高品质港澳青年及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生产生活服务
大改善

发展目标
优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建设智互云埔生产服务中心和南岗综合服务中心,以“两中心”辐射带动园区生活环境改善,高质量配置教育、公共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和商业服务业等设施。

➥ 便捷交通
推进绿色高效的交通网络建设,建立能便捷联系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
落实开创大道南段快速路升级工程,建成以快速路和主干路为骨架,次干路、支路为基础的高效道路网络,打造便利联系广州主城的“半小时通达圈和生活圈”。
推进地铁6号线南延线、地铁19号线、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等轨道线路建设,打造全面覆盖的公共交通体系。
△建设中的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
➥ 幸福民生
补充完善生活性服务设施。规划设置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站,引进综合国际医院。
高品质新改扩建现有幼儿园、学校,保留并提升光远小学、玉鸣小学。
优化园区文化设施规划,建设穗港科技合作园智造博物馆与综合会议中心。
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穗港科技合作园全民健身中心。
提升优化穗港科技合作园商圈,依托南岗万达、黄埔东路佳兆业城市广场和东兴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南岗综合服务中心。
△南岗万达广场
➥ 景城融合
依托穗港科技合作园生态本底打造绿色生态空间,建设穗港科技合作园中心城市地标,利用滨江优势,依托细陂河等重要水系、湿地,塑造滨水活动空间。
按照科学城建设标准,高品质打造开创大道、有轨电车、细陂河沿岸三条休闲慢行景观带,构建山水城共融的园区风貌。
△细陂河
蓝图已勾勒
接下来
穗港科技合作园
将朝着目标大步迈进
为黄埔高质量发展加足马力!
更多干货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
转载请注明丨广州高新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