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推动加快新抗菌药研发

收藏
关键词: 药研发研发
资讯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发布时间: 2021-12-03

引言:据估计至2050年,耐药性感染每年可能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并给全球经济带来累计100万亿美元的负担。对所有可用抗生素治疗产生耐药性的细菌的名单在不断增加,几乎没有新的药物正在研发,这就迫切需要新抗菌药来预防公共卫生危机。11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药品临床评价大会暨第三届中国药品临床评价大会暨第三届健康经济与医疗保障制度高端论坛,特别就新型抗感染药物市场准入激励机制举行了专题研讨。会后,《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张菁教授、中兴公益基金会卫生技术评估中心张方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兰教授,从临床、药学、经济学多角度分享新抗菌药药理作用、药物经济学及相关政策管控,畅谈新抗菌药研发、价值评价、及临床应用的现状与格局。本文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供读者讨论交流。


专家访谈视频

新抗菌药研发重点攻关,药代药动清晰,定位临床价值



菁 教授

张菁,主任药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卫健委抗生素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华山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常委副主任

华山医院I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NMPA药品审评中心咨询专家

NMPA药品审核查验中心检查员

专长临床药理学研究、定量药理学研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首届“医树奖”获得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参编著作9部,专利5项。作为第1负责人承担课题6项,包括3项科技部重大专项


Q:为何加快研发新抗菌药物?新抗菌药物临床定位?

张菁教授:2015年NMPA颁布的《抗菌药物研发立题评价指导原则》中指出:设定的目标适应证为耐多药菌感染,为临床确有需求的治疗药物,即研发对象主要针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耐药菌,包括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目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新抗菌药主要针对目标病原菌为耐药菌,由该些菌所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腹腔感染、血流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这些抗耐药菌新药研发目的是对设定的目标病原菌感染的预期疗效优于现有临床治疗药物(包括同类或非同类药物),且对目标适应证治疗的安全性预期优于现有临床治疗药物。新抗菌药物上市不仅可满足了临床需求,也惠及了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治疗,遏制耐药菌的传播。将成为我国未来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Q:新抗菌药物研发策略与传统抗菌药物研发有何不同。

张菁教授:相较于过去传统抗菌药物研发,目前性新抗菌药物研发最突出关键技术是将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及PK/PD融入抗菌新药I、II、III期临床评价中。传统抗菌药物研发重点关注了药物在体外的杀菌活性,而新抗菌药物评价只将人、抗菌药物和病原菌三者为一体紧密结合研究。在临床评价阶段不仅考察抗菌新药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更是确定药物在人体感染部位是否达到足够杀菌浓度;杀灭感染灶内病原菌,清除病原菌,并取得临床疗效。目前研发的新抗菌药物临床目标是:发挥最大药效、达到杀灭耐药菌,不产生新的耐药菌。因此,新抗菌药物研发更加注重药物PK/PD研究优选出达到最大杀菌或抑菌效果的给药方案,此在研发阶段就清晰定位了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疗效经济共显新药价值,多方协调共推药经方法学创新




张方 教授

博士,副教授,中兴公益基金会卫生技术评估中心执行主任

ISPOR(国际药物经济与结果研究协会)亚洲时事杂志联合主席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用药专业评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药物经济学评价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研究会专家委员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政策研究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卫生经济学会卫生政策研究会常委

辽宁省医药价格和招采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物评价》,《中国医药导报》等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卫生经济政策评估、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主持国家发改委、中国药师协会课题、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教育厅课题30余项;主持企业委任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载5篇;出版专著2部。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Q: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出发,新抗菌药的“全面价值”如何体现?


张方教授:原有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耐药菌产生后急需新抗菌药来应对并控制耐药菌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临床试验更加关注新抗菌药的药物非劣效性,即检验一种药物是否不劣于另一种药物。若无新抗菌药研发并应用于临床,产生耐药菌的患者将面临治疗困境,甚至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新抗菌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所在是治疗产生耐药菌的患者并获得良好的疗效,控制患者体内感染、避免病情趋于恶化、有效降低死亡风险。但临床有效性只是一方面,不足以概括新抗菌药的全部价值。新抗菌药的另一价值在于避免了耐药菌向外部扩散。当产生耐药菌的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时,可导致患者所在的社区环境或医院环境中的其他健康人群或患者被大量传染,严重增加医疗、经济和社会等负担。因此,新抗菌药兼顾了良好的临床治疗价值和药物经济价值。


Q:因抗生素的治疗特殊性,在评价抗菌新药时,国外HTA机构都进行了新的方法学探索,您认为有哪些创新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未来可以应用到此领域?

张方教授:我国的静态模型不同,国外主要采用动态模型评价新抗菌药,即扩大常规队列建模的空间,不仅评价产生耐药菌患者的情况,而且将其他外部患者或人群变化也纳入模型的影响因素中,这样的评价模式值得引入。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协会(ISPOR)同样建议以动态模型评估新抗菌药的真实价值。动态模型中所需数据的获取主要来源是药物上市后的真实世界研究,包括耐药分布、敏感性分布等。因为我国现有的支付标准和支付体系尚不能进行风险分担或根据真实情况调整合同管理,医保药品准入一般两年时限,在两年合同期内均不进行相应调整。这样的模型与我们现行医保支付模式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未来需要从准入政策的角度进行整体调整,以建立更为适宜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标准医院药品评价体系迫在眉睫,药学人员发挥关键作用



张兰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试验学系副主任

主任药师,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百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入选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登峰”计划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

北京市卫健委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药学)

药理学博士,医院药事管理硕士,临床医学学士

美国哈佛医学院药物政策研究博士后

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药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合理用药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智慧药学联盟主席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委员

担任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品审评中心专家

长期从事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及神经药理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纵向课题22项,其中6项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作为PI,承担国内外企业药物I期临床试验40余项。作为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三个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研发,并成功转让企业。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授权新药国际发明专利3项、中国发明专利13项。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著200余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80余篇


Q: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动态调整?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张兰教授:抗生素药物供应目录调整需要考量的因素繁多、较为复杂。目前暂无政府部门或上级管理部门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对抗生素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定期调整,而且调整供应目录需要有客观的科学证据表明现有药物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此外,调整抗生素供应目录还需平衡基药、带量采购、国家重点监控品种等各种政策执行的因素。因此,抗生素药物供应目录的制定和调整不仅仅是医疗机构层面的问题,更是顶层设计的问题。


Q:药学人员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面应发挥哪些作用?

张兰教授:药学人员是促进合理用药的主力军,在医疗行为中承担了4种角色。第一是监测,药学人员要监测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的异常增长或下降。例如某种药物使用产生耐药,临床医生选择降低可导致使用下降,这是合理的变化。但不合理因素导致的异常增长常常引发耐药菌产生,药学人员应对临床提供预警。第二是评价,即评价异常增长或下降背后的具体原因并判断其合理性。具体原因可能包括医生的处方行为、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疗效欠佳、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应以循证药学作为支撑,综合PK、PD、药剂学等知识进行全面评估。第三为干预,对于不合理用药,需要药学人员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通过采购供应、行政、绩效、培训、处方权限制等多种干预手段引导临床医生向既定目标合理用药。第四为教育,针对医生进行培训,针对患者进行科普。强化医生和患者合理用药的观念,使临床医生、患者、药学人员共同努力,推进合理用药的发展,建立全社会合理用药的共联体系。



采访后记

研发新抗菌药是解决耐药菌感染的主要方向之一,产学研医用多方的合作是解决耐药菌感染的王道。未来可从政策层面加以激励,建立国家级临床转化中心,适当拨款科研经费,建全专利保护制度、适当延长新药专利期等;从药品进院层面于新药上市后几年内适当开放品规限制,使新药有机会进入临床应用;从临床层面完善新药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更好地积累临床数据,也有利于更全面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工作开展。从顶层政策、医院准入管理、到临床各层面各方努力,鼓励并推进新抗菌药研发、问世、应用,打好耐药菌的攻坚战!


中国医学论坛报|慕容雅整理、蔺磐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