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优时比中国区总经理吴昕:先练内功,再谈合作,成为全球数字化转型样板输出者分几步

收藏
关键词: 合作
资讯来源:E药经理人
发布时间: 2021-07-08


近日,优时比与平安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基于数字平台的创新患者服务、智慧医疗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展开合作,探索对患者有价值、对行业有助力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医疗健康服务创新模式。


今年4月,京东健康、科园贸易与优时比签署合作协议,通过战略合作负责优时比中国旗下抗过敏药品仙特明®(盐酸西替利嗪片)的全国渠道代理事宜。


如果将时间线再往前,优时比先后联手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腾讯智慧医药,推出京东“癫痫馆”、“优痫生活”生活号、癫痫患儿健康社区“优痫圈”,加强患者教育和疾病管理,从不同维度为慢病患者带来智能化的一站式闭环服务。


目前,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医药行业的集体共识,尤其在疫情影响下,无论本土和跨国药企都在持续加码数字化投入和布局。而作为在中国市场数字化转型中的先行军,优时比“由内而外”的数字化布局正在不断深化。


“我们不只是谈理念,而是已经开始取得一些成果了。”


作为优时比中国区的掌舵人,吴昕正在推动这场“自上至下”的数字化业务转型能在优时比中国内部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在其他企业都逐渐在数字化赛道上加速前行时,作为先发选手的优时比,如何保持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是留给优时比的重要考题。


优时比中国区总经理吴昕


01 练内功
 
2018年,优时比在中国取消了医药代表职位,改为医药信息合作伙伴。 彼时,吴昕在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曾表示,随着职位的变化,考核目标也进行了调整,越 来越多的考核沟通效果、产品认知、疾病认知的提高等。


这也被业内认为是优时比应对中国医药市场变革做出的战略调整。事实上,这也是优时比中国进行数字化转型(Digital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DBT)的第一步。


“其实最开始做的工作和数字化没有什么关系,更多的是业务模式上的调整。当时我们做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调整营销模式或者说是进入市场的模式。”


吴昕直言,与其他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最大不同,就是优时比是先从“内功”开始练起的。而这个“内功”乍看之下和数字化并没有特别大的联系,但却为后面的数字化商业转型打下了重要基础。


在传统医药行业的模式下,各部门各自为政、目标各不相同、欠缺协调是通病。“我们当时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打破惯有的思路。将医学、市场、销售、准入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围绕某一群患者、某一个疾病领域,为他们提供服务”。在吴昕看来,这样就建立起了更加整合、更加贴近市场、贴近患者的业务模式,搭建起不单纯以销售为目的生态系统。


同时,在管理人才的选用上,优时比也打破了常规思维。吴昕表示,成为这个生态系统的负责人一定要具备对于整个大市场的管理能力,要对全局负责。无论对于医院、还是对于患者,都需要有一个全面统筹的策略及执行,以此来更好为他们提供服务。”这种创新式的商业模式,正是今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前提。


而修练“内功”的另一个主要动作,则是打通战略决策上的内部信息。


“我们把财务、SFE、市场,以及外部信息数据进行整合,成立了新的部门Insight To Impact(I2I)。”吴昕表示,因为现在整个医疗环境越来越复杂,单纯靠人的经验去作决策,误差率会越来越大。并且现在的问题不是信息不够多,而是太多,所以一定要把这些信息之间的关联度建立起来,整合成为一个部门,更加宏观和全面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更为科学的策略。


02 强强合作

随着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并进入常态化发展后,医药企业也逐步从过去传统的销售模式转为更多元的营销模式,为改善患者体验推出更加整合的解决方案,而数字化则成为首选工具。

未来对于患者用药的途径选择将会更多,包括优时比在内的创新药企的原研产品都会考虑加大对院外零售市场和互联网线上市场的布局,在产品市场份额分配上,可能会更加分散,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个渠道。

吴昕认为,随着中国医药创新改革的推进,未来更多的创新药可以更快速度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将压缩一些传统专利过期药的利润空间,势必带动整个模式进行转型。在他看来,转型之后,制药企业都需要通过合作模式来进行市场运营,而数字化也会渗透到合作伙伴的工作模式中。

目前,优时比已与国内主要互联网巨头强强联手开展数字化合作。在吴昕看来,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并不是要通过签三年或五年的合同来解决,而是要采取一种可持续、更加灵活的模式。合作的几家互联网平台,都有各自的优点及优势,优时比会根据产品的临床优势、治疗领域以及产品生命周期来制定不同的合作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合作。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这个合作框架一定是灵活的,不能完全由时间来决定。

“我们建立起一种可行的、互相信任的战略合作关系,我觉得这种开放式的竞争是整个行业未来的趋势,而不是回到传统的BD模式”。据吴昕透露,优时比旗下一款产品,最初是按照传统的商业模式与独家合作伙伴联合推广,但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今年转变了模式,改为和多家线上线下伙伴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不同优势,已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益患者人数以倍数增长。 

受疫情影响,各大制药企业都加大了数字化方面的投入和合作,对于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吴昕认为重中之重就是要发挥好自身优势。对于优时比来说,就是要利用自身医学和科学优势,坚持以产品科学为导向,研发新产品并保障产品质量与疗效。而作为合作平台,则要利用互联网优势和数据驱动,实现更为广阔的覆盖和更专业的服务,让更多患者了解正确疾病知识并提高药物可及性。只有这样的优势互补,才可以体现出合作的价值。“数字化只是一种手段,说到底是为了实现‘患者为本’。”

03 打造中国样板

在吴昕看来,在中国 开展数字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德勤发布的《数字化转型沙盘:中国市场的领先实践成为跨国药企发展“良方”》报告中提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化转型沙盘,为医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跨国医药企业可通过在中国市场验证创新的数字化商业交互模式,并逐步扩展至其他市场,实现全球商业成就。

吴昕认为,中国在数字化以及信息流通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虽然从整体的数字转型来看,整个医药行业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但是势头强劲不可阻挡。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等数字化手段的快速发展,患者在整个自我治疗过程中的话语权将会越来越大。此外,技术的发展也将允许患者更多地帮助自己进行疾病管理。

“数字化是能够改善患者体验的核心之核心,而在中国整个生态环境中有大量的公司和人才,他们都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和投入,这种活力是很少能在其他市场看到的。”吴昕说道。

“现在有很多公司都在向这个方向发展,资源也都会往这个方向集中,我相信它的迭代速度会非常快,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整个行业也许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吴昕认为这是极可能的,因为中国现在很多的生态系统的公司都在做整合的动作,电商向医疗整合,医疗又在向医疗服务方向延伸,有些甚至开拓到了医保或商保的范畴,他们之前可能会产生竞争,但是这些竞争,可以带动数字化更快更好的发展。

而这也正是优时比从全球战略层面看重中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原因。

“优时比全球对中国市场的期待之一,就是数字化转型模式能够在中国不断发展优化,并且带到全球其他国家市场,让他们去学习和了解到底数字化转型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和发展,并且在其他市场也能实现这个目标。”吴昕对E药经理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