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好文】微针在流感疫苗接种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关键词: 流感进展接种疫苗
资讯来源:医药地理
发布时间: 2022-10-09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微针在流感疫苗接种中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needles in Influenza Vaccination
曾勇年,王陈媛,张 雯,黎 威*
(武汉大学药学院,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流感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蔓延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流感疫苗接种方式主要以肌内注射为主,由于受到诸多限制,如需要医护人员操作、注射产生疼痛、患者依从性低等,导致流感疫苗接种率低和疫苗有效性不足。微针是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方法,具有安全无痛、可自主给药、提高患者依从性、避免交叉感染、成本低廉等优点,而且皮肤含有丰富的抗原呈递细胞,尤其是朗格汉斯细胞,使皮肤成为接种流感疫苗的理想位置。因此,微针经皮递送流感疫苗作为肌内注射流感疫苗的一种良好替代接种途径,具有重要的应用潜能。本研究首先归纳了用于皮下递送流感疫苗的微针类型,然后分析了流感疫苗的微针装载策略。最后,对微针递送流感疫苗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感疫苗;微针;经皮免疫;透皮给药

以下为文章节选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是一类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极易在学校、养老院等人口密集性场所内广泛传播[1]。流感病毒属于RNA 病毒,常见甲、乙、丙3 种血清型可导致人类感染,其中甲乙2 种类型的病毒有8 个独立遗传片段,编码10 种以上的蛋白质,易发生变异并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并且每年会导致季节性流行[2—4]。据报道,每年由流感病毒引发的季节性流感将导致全球3 万~ 500 万例重症病例以及29 万~ 65 万例流感并发症死亡病例,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5—6]。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和控制流感及其相关并发症、提高群体免疫力、降低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是防控流感的最佳方法。目前,流感疫苗的接种方式分为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 图1) [7]。其中,肌内注射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常用方式。然而,肌内注射不仅需要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操作,还易引起剧烈疼痛,大幅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此外,使用后的注射用具回收难度大,如处理不当还会带来因刺伤导致的其他血液性疾病传播的风险。皮肤作为人体的最大器官,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主要由表皮层、真皮层及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8]。由于人皮肤( 主要在表皮层) 中含有丰富的如朗格汉斯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可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和B 细胞,引起免疫应答反应[9—10],因此皮肤是一个理想的疫苗接种位置。微针(microneedles,MNs) 由于独特的性质( 针体足够长,使微针可顺利刺透皮肤角质层;针体又足够短,使微针恰好到达皮肤表皮层),在递送流感疫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能。

自1976 年GERSTEL 等首次提出微针透皮给药这一概念后[11],为了克服传统肌内注射疫苗的局限性,以微针技术为基础的流感疫苗接种逐渐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微针阵列由数十甚至数百根微米级长度的针状凸起组成,针体长度为50 ~900 μm[12],针体部分含有流感疫苗,经按压后微针阵列可穿过皮肤角质层在皮下形成有序的微小孔道,促进疫苗的精准递送[13]。利用微针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实现自主给药,简化接种流程,还能将疫苗精准递送到有丰富抗原呈递细胞的皮肤组织,在提高疫苗利用率的同时减小疫苗的使用剂量,达到更高的免疫效果;其次,微针经皮免疫过程不会刺激到真皮组织中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丛,减轻甚至消除了患者在接种过程中的疼痛感[14—16],提高了依从性,尤其是针头恐惧者和儿童患者;同时,使用微针技术递送流感疫苗,能大幅降低接种成本,如交通成本、医护人员成本等;最后,微针接种流感疫苗后的医疗废物回收更方便,可减少由意外刺伤引起的相关血液性疾病的传播。此外,多项研究表明,微针接种疫苗比传统的肌内接种疫苗能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17—19]。因此,利用微针技术接种流感疫苗是一种更佳的接种手段。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作者简介:曾勇年(1995—),女,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基于微针的药物递送。

通信作者:黎 威(198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基于微针的药物递送与缓释系统研究。

E-mail:weili.mn@whu.edu.cn

如需获取更多数据洞察信息或公众号内容合作,请联系医药地理小助手微信号:pharmadl001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的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