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7月22日,歌礼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开展ASC40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rGBM)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这也意味着,这款脂肪酸合成酶(FASN)抑制剂即将启动肿瘤适应症的3期临床。
根据新闻稿,此次获批的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计划入组约180名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进入队列1(每日口服一次ASC40片剂+贝伐珠单抗)和队列2(每日一次安慰剂片剂+贝伐珠单抗)。
ASC40(TVB-2640)是一种强效安全的选择性FASN口服小分子抑制剂。歌礼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吴劲梓博士曾在接受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专访
时表示:“脂质代谢是肿瘤代谢疗法中的重要一种,因为肿瘤在微环境中生长需要更多的能量和代谢通路,而FASN抑制剂最简单和直观的一个抗肿瘤机制,就是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和能量供应。
从抗肿瘤的原理来看,肿瘤代谢疗法有望与靶向疗法、免疫疗法一样前景广阔。
”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IgG1,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肿瘤血管生长中所必需的一种蛋白质,贝伐珠单抗通过与VEGF结合,抑制VEGF与其受体结合,阻断血管生成的信号传导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2020年9月,罗氏(Roche)原研产品贝伐珠单抗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此前,已有2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ASC40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患者,总缓解率(ORR)为65%,包括20%的完全缓解率(CR)和45%的部分缓解率(PR)。联合疗法观察到的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6)为47%,相比较过往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的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历史数据16%(BELOB试验,P=0.01),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此外,ASC40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和极具攻击性的肿瘤,它是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的一种。根据发表数据,在中国,胶质母细胞瘤占胶质瘤的46.1%,年发病率约为2.85~4.56例/10万人,据此估算,每年约有4万~6.4万新发胶质母细胞瘤病例。在手术、放疗、化疗后超过90%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会出现复发。在美国,胶质母细胞瘤占胶质瘤的56.6%,年发病率约为3.21例/10万人。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任李文斌教授表示:“非常高兴作为主要研究者牵头ASC40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3期临床试验。基于2期临床试验令人振奋的数据,我希望并期待ASC40作为靶向抑制肿瘤脂质代谢的药物,成为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这类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

吴劲梓博士表示:“ASC403期临床试验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是今年3月公司宣布肿瘤脂质代谢与口服检查点抑制剂研发投资升级以来,在肿瘤领域取得的重要里程碑。在ASC403期临床试验获批的激励下,我们优秀的研发团队正在加速拓展ASC40在其他肿瘤适应症上的临床开发和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研发进程。”
除了胶质母细胞瘤,在美国和英国完成的1期临床数据还表明:ASC40在晚期实体瘤尤其是在有KRAS突变的肺癌、卵巢癌和乳腺癌患者中,显示出脂肪酸合成酶靶向激活、良好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以及良好应答。目前,ASC40在美国还有多项临床试验正在开展,包括针对KRAS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临床试验。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1]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ASC40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 . Retrieved July 22,2021, from https://www.prnasia.com/story/326608-1.shtml
声明: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