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吴兴区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开展“白色抓开工、绿色抓验收、蓝色抓上规、黄色抓冲刺、橙色抓破难、红色抓盘活”六色动态分析处理,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交出高分新答卷,1-7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四项结构性投资指标连续五月分别增长10%以上,省重大产业实施类项目列入12个,成功争取第四批地方债额度18.5亿。
绘制全域“项目地图”,项目信息立体式集成

进度信息实时采集,实现全程可视
为实现项目“双进、双产”工作整体协同推进,绘制了每两周更新一次的吴兴全域项目地图,将工业项目、服务业项目和500万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全覆盖纳入管理,围绕签约、前期手续、建设、竣工、达产等35个环节,重点突出省重大产业项目、省重点建设项目、省重大服务业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等四个重大项目单子,安装210个项目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推进情况。
要素及时互动,实现精准服务
150个企业专员和项目代办员收集项目难点问题、融资需求意向、重大人才引进情况等要素跟踪,深入细致掌握项目个性化需求,今年以来为企业和项目争取各类补助资金约2.1亿元,获得银行融资49亿元。
综合信息图景展示,实现一库调取
形成全区项目一张数字推进地图,按照地理位置集中展示项目全要素图景,可分类调取项目审批信息、问题需求等综合信息,及时准确开展“三服务”。截至7月底,召开专题协调会议71次,问题交办162件,化解率98%。
开展“六色赋图”,项目进度动态化管理

明确六色分类
根据项目推进过程节点和结果导向,按照项目数据分析,分色开展服务,推动项目各节点无缝衔接。“白色”为新入库项目,着重强化要素配给和审批提速;“绿色”为正常在建项目,重点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项目推进监测服务,“蓝色”为已竣工项目,重点开展企业投产达产相关的融和验收等服务;“黄色”为推进速度偏缓慢项目,重点由属地开展服务助推;“橙色”为亮灯警告,为出现重难点问题项目,启动领导牵头领办;“红色”为停工流失项目,启动盘活收储计划,同步开展新落地项目方案设计。
“六色”衔接成果运用显成效
“六色项目”在全区分乡镇地图中标明颜色和位置,依托“六色项目”管理,今年以来共针对性排定“开工抢抓实物量”项目54个,特别是两个年度投资10亿元以上的新凤鸣四期和万邦德一期已累计投资13亿元;锁定竣工类倒排达产计划项目76个,如总投资15亿元的长城电工项目从洽谈签约到今年验收投产仅用时16个月,预计年底产值20亿元;截至7月底,绝大部分项目推进顺利,11个黄色预警项目转为正常推进,8个橙色项目实现“褪色”,8个红色项目完成收储,其中4个已经落地新招商项目。
优化“要素配图”,项目要素全力保障

优先支持省重大产业项目
对于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吴兴区实现三个“最”,即出让地价最低,按照全区出让地价最低档挂牌;补助比例最高,制造业项目设备补助自动上浮1个百分点;供地最先,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后土地要素不惜采用复垦指标等方式第一时间匹配。
创新拓展融资渠道
通过流程重塑打通还本续贷资金压力梗阻,绿色融资审批实现高效运行,如龙鹰电子,4月因疫情的现金流问题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吴兴区推出“无还本增贷”模式,在“不还本”的情况下新增流动资金4850万元,顺利实现项目竣工投产。精准申报涉及重大民生、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8个地方债项目,成功争取第四批地方债分配额度18.5亿元,储备2021年地方债项目10个。
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要素资源
来源:浙江发改
编辑:楼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