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开发区紧紧围绕起步冲刺,开局决战、全力推动“三大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这一主题,狠抓责任分工,聚焦重点环节,一季度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经济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实现良好开局。
日前,开发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奠基仪式举行,11个项目总投资49.2亿元,均属于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四新”经济领域。其中天津玉华合金铝等5个项目从5月8日签约到开工奠基仅10天。华海绿色集成建筑科技一体化等其他5个项目通过“双线并行”模拟审批机制或盘活利用闲置资源,实现“拿地即开工”。
天津玉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捷说:
“德州的尊商环境特别好,这边的我们政府各个部门的效率也非常高,所以更坚定了我们在德州落户的决心。这个生产线的科技含量非常高,高速生产铝罐的一个工厂,它的生产速度达到每分钟2000罐。”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元同说:
“这次集中开工,我们主要围绕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产业层次高,相互之间形成产业配套,下一步我们将组成专门的班子,一对一靠上服务,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更是生产力和竞争力。得益于此,山东沪江智能装配有限公司年产1500万套装配式钢结构基地建设项目进展迅速。通过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行的“双线并行预审承诺制”的模拟审批政策,项目八个月就实现竣工。
山东沪江智能装配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军说:
“从报批到环评到任何的手续,两小时之内第一时间马上就给我反馈了,后续我们会落地两到三个工厂。”
良好的软环境有效激发了项目建设速度和区域活力。今年一季度,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48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居全市首位。生产领域快速恢复。工业生产增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9%,高于全市12.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需求领域持续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6%、高于全市20.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民间投资主体信心增强,同比增长50.8%;3个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62.98%。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22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850万美元。新兴动能加快培育。一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1315户,其中新登记企业749户。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同比增长 26.5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预计达到66%。四新产业完成投同比增长14.9%,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2.6%。质量效益稳步提升。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