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药|百济神州转让PD-1部分海外权益 能否遏止亏损

收藏
关键词: 亏损PD-1百济神州
资讯来源:财新健康
发布时间: 2021-01-14



导读


除百济神州和诺华制药达成“出海”协议外,数个国产PD-1/PD-L1也已转让其产品的海外权益;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吴晓滨称,医保谈判得出的低价对企业长期发展尚无影响,且不构成海外定价的参考



1月12日,百济神州宣布与瑞士诺华就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在多个国家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达成合作与授权协议。图/人民视觉



文丨记者 王礼钧


在成功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售价压至新低后,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达成“出海”协议。1月12日,百济神州宣布与瑞士诺华就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在多个国家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达成合作与授权协议。

  

根据协议,百济神州将获得6.5亿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在达到注册里程碑事件后获得至多13亿美元,在达到销售里程事件后获得2.5亿美元。此外百济神州还有权获得替雷利珠单抗在授权地区未来销售的特许使用费。但百济并未披露里程碑事件的具体设置。

  

就在交易公布次日的1月13日,百济神州该款PD-1药在国内获批第三项适应证,即可用于联合化料一线治疗晚期鳞状肺小细胞癌(NSCLC)。

  

百济神州当日港股股价上扬显著。其前日在香港证交所收盘价163.2港元,今日开盘169.8港元,报收184港元,较前日收盘价上涨12.8%。不过,截止1月13日收盘时,股价报收179.3港元,下跌2.55%。

  

诺华方面称,已有数项诺华自有药物与替雷利珠单抗联用的临床试验在规划中。诺华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曾再2017年率先推出CAR-T细胞产品CTL019,商品名是Kymriah,用于治疗儿童或年轻患者的复发或难治性的急性B细胞型淋巴性白血病。但对于PD-1药物,诺华尚无自主产品获批。

  

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John V. Oyler)称,除探索联合用药外,百济神州希望通过与诺华的合作,强化其在北美地区的商业团队。

  

该协议涉及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成员国、英国、挪威、瑞士、冰岛、列支敦士登、俄罗斯和日本。在这些国家,百济神州方面称,双方将在上述国家共同开发替雷利珠单抗。其中,诺华将在过渡期后负责注册申请,并在获得批准后开展商业化活动。诺华将提供给部分资金,供百济神州在北美地区进行产品销售。

  

百济神州则保留替雷利珠单抗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余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权益。吴晓滨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中国以外地区人口众多,但收入水平较低,百济神州希望合理的价格拓展这些的地区的市场。

  

目前,替雷利珠单抗在中国共获批两项适应证,分别为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以及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替雷利珠单抗还有3项的上市申请正获受理,分别为联合化疗治疗一线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联合化疗治疗一线晚期非鳞状NSCLC以及接受过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其中第一项已在1月13日即“出海”协议次日宣布获批。


……

本文来自新闻原创付费网站“财新网”,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关注财新网服务号即可阅读全篇文章,阅读更多精彩文章可直接订阅。




热门文章:

如何打响




更多相关文章:


从PD-1医保谈判看中国创新药未来10年 [2020-12-30]


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3月成立以来,以药价、合理用药和患者就医负担等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抓手,撬动三医联动,对药品价格和临床使用展开全生命周期管理,围绕医保药品存量和增量开展战略性购买。这些改革对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尤其是医药创新的影响是全面和深远的。

  

医保谈判是国家医保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医保基金管理的最大挑战,如何提高患者最新治疗的可及性,有效降低患者的就医负担和确保基金安全是世界难题,也是中国医保管理工作的难题。

  

从1998年中国正式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到2020年国家药品谈判,中国医保药品目录经历了6次全面调整 (甲乙类目录) ,每次调整,最新药品纳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基本都有两位数字的增长。随着医保基金管理和谈判能力的提高,新药等待医保调整时间从过去平均6-7年缩短到1年,以快速纳入医保准入资格作为交换条件,纳入医保目录门槛相应提高。在新医保规则下,获得医保报销资格,新药必须首先证明临床优势,其次是价格优势,切实做到按价值付费,两者缺一不可。


2020年医保谈判平均降价50.64% 国产PD-1全进目录 [2020-12-28]


12月28日,备受关注的2020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结果在京公布。财新记者从国家医保局新闻发布会现场获知,今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谈判成功率73.46%,平均降价50.64%。2020年新上市的药品中,16种纳入医保。此外,此次医保谈判首次尝试对14种年销售额超过10亿的目录内药品降价谈判,平均降价43.46%。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称,此次调整坚持保基本定位,通过调出临床价值不高药品、谈判降低目录内费用明显偏高的药品、专项谈判到期药品价格、带量采购挤压得药价水分,实现腾笼换鸟。“今年调出去的药品节约基金和谈进来的药品所花的基金预计的花差不多。”

  

他说,此次谈判成功率较高很重要原因是前期跟企业沟通非常好,能够让企业掌握测算的基本要点和原则,因此出的心理价位和医保底价靠近较多。此次降幅不是很大,由于企业在原始定价相对来讲不是很高,谈判降幅也就不会很大。“确实对于有一些价格特别贵的药品,这回没纳入到谈判里面来,也是我们想跟企业发出的很明确的一个信号”。


2020年国家医保谈判正式开始,大杀价有哪些看点? [2020-12-14]


距离2020年结束不足20天,医药行业今年最后一场重头戏低调展开。12月14日,为期3天的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谈判在西城区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拉开帷幕。2019年11月,150个药品的代表在此与国家医保局组织的谈判专家谈判,70个新增谈判成功药品,给出了60.7%的平均降幅,亦有企业代表因杀价太狠黯然离场。一年一度,大批药品又将登上谈判桌,谁能准入医保目录,结果正在揭晓。

  

财新记者在现场看到,早上8点即有厂家来到谈判现场。上午9点,企业开始陆续进入会场。企业人士告知,今年医保谈判规则与去年一致,企业两次报价,超过预期价的15%即出局。本次谈判前,医保局已就罕见病药品准入医保释放信号,罕见病药品成功率可能不会很高。

  

一名罕见病企业代表称,所涉及的谈判药品已在浙江、山东等多地准入地方医保,此次亦是作为地方医保品种参与谈判,今年各方态度都比较务实,自己准备的第一轮报价即是先前提交谈判材料时的意愿支付价,两轮结束后看最终能否谈成。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财新网。   

     
责编|任波
版面|刘登辉 王伯文


本文首发于财新网
我们坚持并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授权、投稿及爆料请联络财新健康管理员
邮箱: denghuiliu@caixin.com
恰询: caixinhealth@ca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