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迷你”小区
空间小、住户少、管理成本高
容易出现物业缺位
维修不及时
日常保洁、保安无保障等问题




位于南石一路以西的曹杨八村213-214、220-221号和南石一路75弄小区是典型的微型小区,仅有几十户居民。


其中曹杨八村213-214、220-221号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公房,共有居民52户。
由于体量小、资源少、管理收费标准低,一直没有合适的物业公司愿意接手管理,处于物业托管状态。
近年来,随着管理成本逐年上升,加之收缴比例不高,物业公司入不敷出,导致服务水平严重缩水,出现群众维修、安全、卫生无保障等问题。此外,托管物业还多次提出退出小区管理服务,小区整体陷入无序状态。



南石一路75弄小区则是紧邻曹杨八村二小区的独立商品房小区,建于2000年,面积2300㎡左右,共2个自然栋32户居民。
随着时间推移,该小区的许多基础设施与设备日渐老旧,停车位紧张、治安不好、环境卫生差、物业服务水平不到位等问题相继出现。但由于是商品房小区,无法列入各类老旧小区综合治理项目中,故小区许多硬件设施得不到及时修缮。
为改善以上袖珍小区居住环境,提升物业服务品质,真如镇街道结合“三旧”换“三新”契机,在“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居民自治”工作机制下,将曹杨八村213-214、220-221号和南石一路75弄小区3个紧邻“小小区”进行合并,并入曹杨八村二小区,成立一个业主大会、组建一个业主委员会、选聘一家物业公司管理。


将邻近微型小区进行合并、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将从根本上解决物业职责不清、小区公共资源紧缺的问题。
据真如房办负责人查长青介绍,通过打通小区之间的围墙,腾挪出来的空间可以增设非机动车停放区、智能充电桩,解决停车难;曹杨八村213-214、220-221号为沿街开放式小区,长期未设门岗,存在安全隐患,合并后将进行封闭式改造,设智能门禁,同步进行物业费调价;南石一路75弄小区也可享受纳入旧小区综合修缮计划;此外,还将对小区环境进行整改提升……


△区域调整前后的四至范围图


此外,真如西村一小区和真如西村二小区也已合并,成立真如西村小区,由真如物业管理,提供一体化的保安保洁服务,并组建1个业委会。


真如西村一小区和真如西村二小区均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开放式老小区,其中真如西村一小区有1352户居民,真如西村二小区有居民1651户。据工作人员介绍,“这2个小区紧邻,中间仅隔着一条无名路,分属1家物业管理、1个居委会,有条件进行合并。”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合并呢?
这两个小区位于大渡河路以东、兰溪路以西、武宁路以北、北石路以南,社区内驻扎着52家商铺和1家社区医院,这些商铺在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不少乱象,如跨门营业、卫生脏乱、车辆乱停等;
随着小区渐老,道路拥挤、停车困难、基础设施老化缺失等问题也渐渐浮现;
作为“出行要道”,小区内大大小小共有17个门,疫情防控期间,每个出入口都要安排卡口,无论是布控上,还是整体工作上,基层工作人员分身乏术……




△合并施工中
往日的‘邻居’变成‘一家人’后,小区的资源更丰富、配套更齐全,规划设计能施展的空间也更大,居民不仅可以享受更多的公共资源,管理力量集中后也便于后期长效管理。
据透露,后续将借“综合修缮”的契机,对合并后的小区进行封闭式改造,减少不必要的出入口,释放出来的空间也将用于增设停车位和微更新改造,让老小区“活”起来,美起来……
社区治理的关键是要在解决与
居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难点上创新
这样才能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提升人民群众的
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让我们一起期待
这些小区合并后的新面貌吧~

编辑:谢雨洁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