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3月,市委统战部会同市民政局、市工商联、市担保中心等共同建立了“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旨在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经过近8个月的探索和实践,“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期,“上海工商联”微信公众号将在【政会银企】专栏,介绍部分区、行业协会商会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的具体部署下,黄浦区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民营企业抗击疫情、恢复生产经营,尤其针对中小微企业在特殊时期所面临的资金困难,由区委统战部牵头,区工商联会同区政府各职能部门、携手基层商会以及辖区内各银行等金融机构,全力推动“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的落地落实,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等实际问题。



搭建平台、完善机制。今年5月,黄浦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牵头召开“黄浦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暨区‘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推进会”。市委统战部和区委统战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工商联主席陈菊珏就黄浦区推进落实建立“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工作情况及合作机制规程进行说明。会上,区工商联(总商会)还与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中心以及银行代表进行“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签约仪式。四方合作机制的推进,为发挥黄浦区域优势、推进横向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提供了有效平台。
加强调研、夯实基础。作为政府联系服务民营经济的桥梁纽带,区工商联第一时间向所辖基层商会和广大企业传达市委、区委的关心和具体工作要求,结合大调研的深入推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走访调研力度,全年走访企业200余家,着重了解企业融贷需求,对收集到的问题建议一方面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反映,另一方面协调合作银行及金融机构跟进服务。同时,通过牵头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政银企恳谈会等形式,邀请政府部门及相关金融机构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互动,更详尽地了解企业面临的融贷难问题,为解决融资难“最后一公里”出谋划策。此外,工商联充分发挥 “小微企业金融合作社”平台作用,携手签约银行共商工作流程的细化,编制服务手册,方便小微企业办理融贷业务,推动“银企”双方建立更加稳定、高效的合作关系,为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纾困解难夯实工作基础。
多管齐下、统筹推进。近一年来,在四方合作机制框架下,区政府各部门围绕主题,分工协作,从各自职能出发,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贷难问题提供举措与保障:区财政局稳步提升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补贴额度,细化规范面向区内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性担保贷款补贴操作办法;区金融办推进立体化、专业化中小企业金融生态建设,通过“外滩融汇资产对接平台”的创设,汇聚区内优质的金融机构,不断向对接平台注入融资租赁优质资产,畅通资金和资产对接,持续构筑区内和区外双循环、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双循环的金融生态新格局;区税务局深化纳税信用联合激励,依托线上线下不同平台,组织1000余户企业纳税人参加“银税互动”宣传推广直播课堂,对照信用记录推荐合适的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贷服务;区发改委在统筹制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黄浦十条”政策基础上,持续开展市区两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申报受理,并加开防疫扶企专场活动;区科委出台“1+2+N”科创政策体系,加大区级财政对科创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区规划局对109项行政权力事项办事指南进行全面修订,着重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整合归并,为企业办事提供便利;区人社局联合区工商联共同为民企高端人才引进创设有利条件,助力中小企业改善人才居住条件;区市场监管局推出“智能化知识库”,缩短“准入”与“准营”距离,在解决 “办证难、办证慢”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企业“准备难、准备烦”的困扰。
作为“政会银企”四方之一,区总商会及所辖11个基层商会立足商会团结服务企业的职能,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主动为会员企业搭建金融服务桥梁,与政府服务形成互补。


围绕主题,举办多场论坛。上半年,区总商会结合疫情防控要求,举办线上“政策大讲堂”,围绕融贷主题,邀请区各职能部门参与政策讲解的录播工作,并依托微信公众号向广大会员企业进行推送;年中,各基层商会也纷纷依托街道平台,邀请商务委、金融办、区属国企以及各大银行与商会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解读政策、了解供需情况,直面痛点堵点,共同开拓银企之间金融信贷的合作共赢空间。
摸清底数,了解融贷需求。各基层商会充分挖掘潜能,利用区工商联推进基层商会改革的契机,一方面加强对基层会员企业的情况调研,围绕解决融贷难问题,多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融贷需求统计,另一方面与辖区内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保持长期的互动,及时掌握金融机构的相关举措调整,为会员的融贷需求充分挖掘资源。
打造品牌,突出金融互助。部分商会通过组建街道“金融服务顾问团”,进一步加强与专业金融机构的合作,帮助小微企业定制针对性较强的金融服务;部分商会通过组建企业发展联盟、楼宇园区联谊会、企业党建联谊会和专业服务联谊会等形式,加快企业与银行的有效融贷需求对接,实现平台共建、信息共享、资源共筹、问题共商、发展共促、合作共赢的目的。
作为融资担保及金融服务的供应方,黄浦辖区内的各家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在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要求的大背景下,结合市区两级的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要求,进一步加强了与政府部门、基层商会的沟通配合,面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融贷矛盾堵点问题展开研究并推行了不少创新举措。
打破融资信息壁垒。区工商联会同区中小微金融服务合作社签约银行,编制《金融服务在身边——部分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复市金融产品服务手册》,方便会员企业选择、办理中小微融资贷款业务。
设立各类融贷绿色通道。工商银行卢湾支行推出“小微企业复工贷”,在全市范围开通复工贷办理绿色通道,并对区工商联推荐的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快速完成审批放款;建设银行黄浦支行推出“建行惠懂你”APP,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等技术应用,为普惠金融客户打造24小时线上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上海银行推出“银税保”,与税务局、市中小微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合作,利用“互联网+风险大数据+智能风控模型”机制,实现在线申请、系统辅助决策、贷后自动预警提示等功能,缓解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为规范纳税小微企业提供线上信贷服务;交通银行黄浦支行推出“税融通”等多种金融产品,通过组合担保,实现更快捷灵活的融资贷款方式;民生银行黄浦支行通过优化利率、线上业务和多样化担保方式,支持各类型企业客户融资需求;泰隆银行黄浦支行坚持小微金融定位,为区内民营企业提供随贷通卡等灵活的融资服务产品。
“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的推进落实,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为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提供了机制保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区财政政策性担保服务热线接待咨询共计125次,受理中小微企业政策性担保贷款保费、利息补贴申请27户,涉及企业贷款金额1亿1950万元;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合作社6家银行累计发放贷款30多亿元,惠及民营企业1000余家。此外,各职能部门在服务业引导资金和科创扶持资金中对民营企业均有较大投入,并在高新技术转化、专项资金申请立项等工作上给予民营企业极大支持帮助,初步达到聚焦聚力、统筹推进的目的,为区内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融资贷款及其他领域的相关帮助,为持续有效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贷难问题注入“强心剂”,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面对疫情考验迎难而上、逆势发展的信心。
下一步,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将继续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的牵头指导下,巩固前期成果,充分挖掘各方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深化“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在掌握企业融资需求的基础上,对准痛点,疏浚堵点,纾解难点,持续有效地帮助民营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等实际问题,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