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每年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不少于100个;对12个重点产业链引进的龙头企业及关键配套企业,“一事一议”支持;企业承办重大文旅活动,最高补贴100万……近日,合肥市出台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为“十四五”开好局“保驾护航”。
除了给予各类研发机构配套补贴,合肥市将不断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遴选一批“卡脖子”技术项目,通过“定向委托”、“揭榜攻坚”等方式,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合肥市将设立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政府投资基金每年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不少于100个。对建设中试平台(基地),最高补贴500万元。对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纪)人等开展技术成果交易服务并在合肥市转化的,最高奖励100万元。
另外,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合肥市将对首次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20万元奖励。而对获评“十佳工业赋能”场景示范项目,合肥市将最高补贴500万元。
2020年,合肥市在12条重点产业实施了“链长制”。
今后,合肥市将对这12个重点产业链引进的龙头企业及关键配套企业,给予“一事一议”支持;并鼓励市属国有投资基金出资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发起设立的基金。对市重点产业链企业引进配套企业贡献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
而为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合肥市也有了新的激励办法。一方面,对新引进先进制造业、农产品加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另外,对存量工业企业升级改造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5%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
接下来,合肥市还将建立政府、担保、银行、“信易贷”平台等四方融资服务机制,提供融资信息对接、政策兑现、金融产品保障等服务,并将不断增强融资担保能力。
一方面,设立征信公司,对进入“信易贷”平台的市场主体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整合现有金融产品,统一设立“政信贷”金融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
另外,扩大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信易贷”平台发生的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三农”主体等担保贷款和纯信用贷款,分别给予不超过70%和80%的风险补偿。
为了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对企业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或交易所受理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获受理当年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再奖励300万元,在其他板上市的企业再奖励100万元。

总部经济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总部经济也是一个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接下来,合肥市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出台总部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对达到总部企业认定条件的新引进总部企业,参照对合肥市贡献,给予连续3年每年500万元~5000万元等不同等次奖励,资金兑现与考核结果挂钩。对新迁入并在一年内报安徽证监局辅导的拟上市企业,给予200万元奖励,并叠加享受上市奖励政策。
为了激励企业扩大规模,对工业企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30亿元、50亿元、80亿元、100亿元、200亿元的,合肥市将分档给予管理团队最高200万元奖励,200亿元以上每一个百亿元台阶增加奖励100万元。
按照最新政策,合肥市将持续“双创”示范,设立“双创”基金,重点支持创业创新初期企业项目。值得期待的是,合肥市将扩大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引导资金规模,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给予最高50万元免担保免息贷款支持。
而对绩效考核优秀的市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以及为中小企业提供生产销售等综合服务的各类园区,合肥市将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合肥创新产业园。
对在合肥市承办国际化、全国性、线下有较大影响的重大文旅活动的企业(政府投资项目除外),经评审合格的,给予50万元~100万元补贴。对城市阅读空间,按考核等次给予最高10万元补贴;对民营文艺院团商业演出,择优给予奖励。
对职业体育俱乐部参加全国联赛、社会力量承办国家级以上单项体育赛事或全国性大型群众体育赛事,且组织成本2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俱乐部和承办单位50万元~100万元补贴。对承办省级体育赛事的单位,最高补贴50万元。
—THE END—
信息来源:合肥报业全媒体、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
运营支持:安徽生活网政务新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