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们,你们可能知道,
身体里有一个叫盆底的东东,
但你很可能不知道
它究竟是干嘛的,
由什么组成的。
你可能意识不到,
健康状态、生活习惯、
日常活动,
都会影响盆底功能;
你还可能意识不到,
盆底健康是多么重要。
下面是
可能会让你震惊的事实,
了解盆底、呵护盆底,
远离盆底功能障碍,
紧握幸福。
加油!


摸摸你的骨盆,而封闭骨盆下方的全部软组织(肌肉、神经、韧带、筋膜)统称为盆底,盆底肌肉像一张吊网,兜着上方的内脏。
简单来说,有三大功能:支持(子宫、直肠、膀胱等脏器),括约(控尿排便),性(维持阴道紧缩度、控制性快感)功能。这些功能,决定了盆底肌的地位,对女人来说至关重要。如果盆底肌不行了,仔细想想,你能不能承受得起这些功能失控!







在女性的一生中,盆底组织承受压迫和创伤的机会较多,属于女性常见病。其发病与妊娠及分娩、肥胖、高血压疾病、绝经及便秘等密切相关,一个或多个因素可同时存在。经研究证实,妊娠和分娩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打喷嚏、大笑、跳跃时漏尿)、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漏尿),而通常这两种症状是混合发生的。
盆腔器官脱垂:自己能感觉阴道口有异物,还会出现下腹疼痛,严重时子宫会从阴道掉出。
性功能障碍:顾名思义,性功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松弛、疼痛、没感觉、无法高朝潮……原来都和盆底肌有关。
排便障碍:粪失禁、便秘。







想得很美,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人体是有自愈能力的,盆底功能的损伤会随着产后机体的自我恢复能够进行改善,但是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产后康复治疗,是不能完全恢复到产前状态的。


需要进行盆底肌保养的,可不仅仅是产后女性、更年期女性或者已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女性。盆底肌的概念,现在主要是由医院或专业机构对产后妈妈进行宣教。所以很多年轻女孩有种错觉:盆底肌出现问题的都是结过婚、生过孩子的妇女,和本仙女无关!
各位小仙女注意了,只要你有紧致需求或想爱爱更有快感,你都是需要的保养盆底肌的。







除了先天因素导致的盆底问题,如果要预防可以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尽量减少增加腹压的行为,如肥胖、慢性咳嗽、便秘等,纠正这些不良习惯;
二是早点通过专业设备来监测肌电信号是否异常,就能判断盆底肌是否已经损伤。
对两大“重点人群”(产后42天妈妈和更年期女性)要特殊“照顾”,早做盆底检查。


拿到盆底筛查报告时,80分才是你要达到的合格分。如果你的肌力不“及格”,严重的可以选择动手术,轻中度可以使用盆底康复方法,提升盆底肌力。目前盆底康复主要有六种方法:凯格尔运动、电刺激、生物反馈、磁刺激、阴道哑铃、盆底手法,个人可根据医生建议选做。
电刺激:现在物理治疗中使用最多、也是最安全的方法之一就是电刺激。通过电刺激能够深入盆底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镇痛,帮助肌肉收缩和放松,以达到促进盆底恢复的效果。
生物反馈:这时就需要借助阴道探头,发现、放大盆底肌电信号,然后它变为图像显示在APP端。比如大家经常玩的大鱼吃小鱼游戏,控制你的盆底肌肉,就可以让大鱼吃到小鱼;在模板训练页面也能看到自己控制的肌电线在“走动”。







产后42天到产后半年是产后恢复的黄金期,宝妈们可别错过了,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肉慢慢松弛,盆底患病几率直线上升。
过亿女性羞于说出口的尿失禁,只要引起重视,及早检查,进行简单的运动和预防措施,就能很好地治疗。但预防治疗却有“黄金时间”,一般是女性产后一年内。
如果女性产后能尽早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是可以避免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女性产后若没有进行盆底肌的锻炼和康复治疗,随着年龄增大和激素水平下降,到了50岁左右绝经时,将会是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的高发期。
坚持盆底肌训练,会让自己终生受益,即使年华老去,即使多次分娩,女人的身体也不会迅速松弛和老化~
添加微信咨询医生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