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荣昌生物房健民:一场关于“中国生物药创新能力”的探讨

收藏
关键词: 生物专访关于
资讯来源:易企说17Talk
发布时间: 2022-03-14

采访/编辑:走冬


回看过去的一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药上市、战略合作等接二连三,每一个成功的脚步都无疑振奋着中国生物医药人的心。与此同时,资本寒冬的阴霾笼罩着整个行业,二月初国内药企PD-1出海受阻,更是加重了资本市场的忧虑。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累积到现在如此的“困境”和无数企业的经营策略紧密相关:选择了怎么样的靶点,是不是一味的想要“弯道超车”、“拿来主义”,如此等等,都归结于生物药真正的灵魂——“创新”。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一个波浪形的起伏,暂且抛开“寒冬”和“阵痛”,回归创新药的本质。为此,易企说17Talk特别邀请了荣昌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房健民博士共同探讨“中国生物药的创新能力”。


#采访嘉宾#

房健民

荣昌生物

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




在中国做新药研发

对全球将来也是一种贡献


请您谈一谈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国际地位?


房健民:总的来说,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代。首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老百姓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首当其冲是对健康的需求。其次,投资环境有着明显的改变。再者,国家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做创新,虽然有价格等等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医保的覆盖面是越来越广,整体的趋势一致,这样的情况下做生物药物有很多的机会。


从全球来说,中国的经济体量和人口数量影响是很大的。中国新药在这种背景之下的发展在全球来说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现在有很多项目都在中国,这只是个开始,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一些势头。但中国的创造对全球市场真正的影响可能是若干年以后,那时会有很多的药物在国外上市,才会有真正的影响。

在中国做新药研发不仅是中国有这个机会,对全球将来也是一种贡献。当然,这里面仍然有很多挑战。



创新药体系建设充分完善

源头创新仍然薄弱

请您跟我们分享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具备了哪些创新的能力?


房健民: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创新药研发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新药研发的体系建设上,包括硬件和软件都得已经大大完善。也就是说从新药研发产业链的角度,从分子筛选、工艺开发、临床前评估、临床试验等、到药物生产的硬件设备、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都已经很好地建立起来了。


这一方面得益于资金的巨额投入,另一方面是大量海归人才的技术推动,也得到国家监管改革的支持。中美双报、优先审评、ICH、国际多中心研究,新药研发已经在中国实现了常态化。


我们能做新药了,但真正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药在中国还很少!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更多的源头创新。用什么靶标、什么药物分子去解决临床问题,这需要大量基础生物学的研究、转化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医学的研究,需要药物机制的创新、药物技术的创新、以及临床研究的创新。这些创新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承受大量失败,才能厚积薄发,这方面我们国内还是比较弱的。我们比较多的是药物靶点的扎推,因此源头创新的药物比较少。


有时资本利用的比较好,做的也是不错的,弯道超车有时候也是能够解决一定的临床需求,尤其是解决药物的可及性来说也有意义,但是从创新的角度来说,还是差一个层次。



自发的内力驱动的创新

才能产生最高价值的创新

与创新药领先的美国相比,中国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助力本土创新药的快速发展?


房健民:“美国创新”和“中国创新”有两方面的差别。美国一是基础研究比较扎实,二是初创企业能做创新性高但风险比较大项目,这一点还是与投资环境有关,在美国投资人敢投一些高风险的项目。


要很好地支持新药创新,中国需要一大批对解决临床问题感兴趣的科学工作者,包括大学、研究所、私人机构、公司等,做扎扎实实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有扎实的科学研究也要有能够转化为顶级的产品的机制,让研究者获得回报,让投资者敢于投资,国内需要完善这样的社会机制。同时,我们的评价体系、用人体系、考核体系需要改变来适应创新者的需求。自发的内力驱动的创新才能产生最高价值的创新。


中国很多企业家的精神是非常强大的,资本要给他们探索和成长的环境,他们需要一个“做事儿”的环境。我们要给企业家、创业者宽容的环境,让他们有发挥的空间,特别是对高风险项目更要宽容。



“破局”是破不了的

需要市场、时间来调整

靶点扎堆 、赛道拥挤、创新不足,如此内卷的医药 市场您觉得该如何“破局”?


房健民:靶点扎堆 、赛道拥挤,这是市场机制所导致的,也是大家的选择,最后还是需要市场来调节。也许几年之后,当投资人看到很多初创公司看上去都“差不多”的时候,资本的投入就会自然而然地减少。


“破局”一时是破不了的,需要时间来调整,有些公司会淘汰,有的公司会成功,慢慢来解决这个问题。


资本应该投一些创新的公司、有特点的公司,哪怕有风险的公司,哪怕有些公司会失败,但是有些公司最终会成功。


从公司的角度而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自己对研究领域的了解来开发产品,这样才不容易扎堆。


靶点扎堆既是中国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全球的问题,跨国公司也缺好的靶点,这个免不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防止扎堆,做出有内涵的东西,有特点的东西,这个将来才能更有价值。



任何时候都有机会

严寒里面仍会有梅花怒放

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寒冬模式之下,荣昌生物于去年11月份科创板IPO过会 ,“逆势生长”总是备受关注,在此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药企如何才能做到寒冬不寒”。


房健民:就今年投资环境来说,特别是过去的几个月资本市场处于一个寒冬的状态。


这个现象是由几个因素导致的,一是医保谈判、集采所带来的价格影响。其次是中国新药出海的问题,特别是2月份FDA的会议。但我的看法是市场的解读有点不太全面,FDA对某一药物某个适应症这个特例的反应,不代表对整个中国创新药的政策。


只要在满足临床需求上有特别的价值的话,FDA还是欢迎的,没有什么变化,对于中国新药出海来说,这一点并没有受影响。


至于药品价格,我们应该看到国家在很多方面对创新药都给予了支持,当然我们也不断呼吁,国家对创新药一定要进一步支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


“寒冬不寒”,关键还是要看公司的状态,药物的情况,从公司的基本面看公司,我觉得任何时候都有机会,严寒里面仍会有梅花怒放。前两年也在讲严寒,事实证明严寒很快会过去,下一波的投资会更加热情。


2022第七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EBC暨易贸生物产业展览



房健民博士“在2022EBC”

闭门会 & 访谈

精彩分享 提前关注


扫描二维码

直达大会现场

二维码首页

↓↓↓是您想要了解的?

EBC论坛|EBC展览

参展机构|注册通道|咨询联系

EBC活动|采购俱乐部


议信息

大会名称:2022第七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EBC暨易贸生物产业展览

主办单位:易贸医疗

指导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协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投资促进委员会

会议时间:2022年4月9-11日

会议地点: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参与群体:覆盖创业者、科学家、临床医生、投资人和供应商等



贸生物产业展览

EBC覆盖体外诊断、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mRNA等生物医药创新领域,通过EBC会议、展览、活动三种形式,共建生物产业交流合作平台。三大展馆全方位展示,C3展馆坐拥业内优秀品牌企业,更有大型娱乐展区,采访区,易贸快闪店;D3展馆集聚各类精彩品牌企业,更有约见区,观众休息区等交流集聚地;E3展馆企业展示区,更有用餐区,特色小食区。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