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已来?深度探究中国生物医药投资趋势!

收藏
关键词: 投资生物医药生物医药
资讯来源:易企说17Talk
发布时间: 2022-05-31


精彩荟萃抢先看

傅 峰

董事总经理

光大控股医疗健康基金


2022年标签:从融资的角度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2022年,我觉得生存还是第一位的, “活着”,活下来。


我们看重的不仅是原创,更客观的讲是一个贴合中国现实情况,一种差异化的创新。


投资人和企业家是soulmate,一起为LP赚钱


资本助力中国原创,资本是逐利的,它的理性就在于综合评估了各种企业的创新能力,做出适当的选择。


张 江

创始人兼CEO

LRI江远投资


2022年标签:我觉得是“定力”,今年不管是企业家还是投资者,要有自己的定力,自己的格局、能力和智慧的判断。


不是说所有在医疗行业里面的投资一定要投原创,有人是种珍珠的,有人是养珍珠的,也有人是直接买整个珍珠串。


 投资“找得着、看得准、投得进、帮得上、退得出”。


企业家要有魅力能让团队死心塌地跟着他。


王俊峰

联席首席投资官

/董事总经理

君联资本


2022年标签:我越发觉得“信心”会更重要,要坚信医疗健康的基本盘还在,成长创新的底层动力还在,中国的人口红利和创新的机会机遇仍在,坚决的秉承着in china for global战略,更坚决的走向国际化。


本土市场解决吃饭的问题,国际市场解决吃肉问题。


高估值的项目是断肠散,便宜才是忘忧草。



5月25日,来自光大控股、LRI江远投资、君联资本的三位重磅大咖,与大家一起发现中国原创,探讨生物医药投资趋势。


圆桌讨论

发现中国原创——生物医药投资趋势

访谈嘉宾

    傅峰    光大控股医疗健康基金董事总经理

    张江    LRI江远投资创始人兼CEO

    王俊峰 君联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兼董事总经理



嘉宾讨论


Q:资本如何助力中国原创?

 

傅峰中国的医疗行业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了,从大量的仿制药,低水平重复建设逐步到有一定仿创的能力,到现在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最近我们走到了一个困境,有些赛道过度拥挤,同质化的现象严重,重复的产品,技术路线比较多。

 

所谓的资本寒冬,其中责任,资本的确是主力,更重要的是企业、创业者,尤其是创新者,尤其是技术的底蕴和它们的差异化。基于中国医药市场的现状,以及我们所掌握的技术能力、拥有的资金和整个医疗产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我个人认为,我们看重的不仅是原创,更客观的讲是贴合中国现实情况,一种差异化的创新。

 

第一种技术原创,这肯定是最好的,创新的靶点、作用机制、机理的创新。很遗憾少之又少,但是我认为在未来的5-10年以后,中国陆陆续续会有这样原创的可能性。第二种应用创新,可能在中国未来的3-5年是重点,这种创新可以称之为me better或者best in class,对于中国的资金和科研能力来讲是更为现实的一种创新。临床获益的价值创新,提升疗效降低成本,我认为是更为现实的差异化的创新。第三种,区域维度上的创新,例如有PD-1的企业,从中国起步慢慢拓展到了全球,不仅是为全球license out,也能走到全球的市场体系,主流的美国市场等。

 

海外和中国市场的同步发展,与全球化的市场互动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我个人感觉在未来3-5年内能够有应用层面的创新,5-10年有技术性的原创,依托于中国强大的市场力量能够走出去,这是我个人感觉最为关键最为紧要的阶段。

 

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下,对于投资人、创业者、企业家来讲都是非常恶劣的时期,但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让大家去重视一下我们的核心能力在哪里,然后再来出发。评估核心能力,从技术、商业、组织、实施这些执行力上面都能够领先跑到第一个梯队,加上一定的容错,才能够走出来。其实所谓的资本助力中国原创,资本是逐利的,它的理性就在于综合评估了各种企业的创新能力,做出适当的选择,有投机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理性,否则这个资本本身也生存不了。

 

张江:不是说所有在医疗行业里面的投资一定要投原创,因为大家投的阶段,各个方面的能力也都不一样,有人是种珍珠的,有人是养珍珠的,也有人是直接买整个珍珠串,所以这里面资本之间也是不一样的。


资本如果说是投原创的资本,一定是要有长期的价值和陪伴。我总结我们团队一直在打造的就是15个字“找得着、看得准、投得进、帮得上、退得出”,这要求资本自身要建立对产业资源的理解,为处于不同阶段的被投企业服务,这也要求团队必须先专注才能专业。

   

王俊峰:面对集采的背景和内卷越来越严重的情形下,本土市场解决吃饭的问题,国际市场解决吃肉问题,所以是吃饭还是吃肉由战略来决定。

 

第一,对企业来讲要做适度多元化的分布,这样才能够分散风险,获得一个相对比较平稳发展的道路。第二,应对集采一方面是创新,走差异化的道路,另外得有管线组合来补充风险,才有可能在这过程当中取得相对比较好的竞争身位。实际上在过去几年,中国的out license表现的越来越强,它的数量和金额都涨了5倍。国内一些传统的pharma公司也开始进入,out license变得越来越流行,成为趋势。

 

关于商保的问题,我自己觉得它是一个基础设施,未来的创新药一定要通过跟商保的结合才有可能去开发更大市场的机遇,借助商保这样基础设施的平台,全面对接是能够产生很大的生态的协同效应。

 

关于中国原创,市场变化是很快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之后,中国的原创技术有了一定的积累,中国不缺原创技术,不缺乏这种快速追赶的能力,也不缺乏资金,但是需要有能力的、有手段、有方法论的人把这些资源组合在一起,扶上马送一程,最终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中国的原创技术一定能够在全世界有一席之地,5年或10年而已一定会出现。


Q:生物药领域投资趋势,当下投资人青睐的细分赛道。

 

张江:总体来讲生物医药行业是创新驱动。技术创新的特点是散发式创新,所以生物医药里面它很难被巨头垄断主要是看重独门的功夫。医药行业里面,不管是上游的CRO还是下游的研究,特点是越大越强,规模比较重要。

 

大家比较关注的企业出海,我们在国际化进程有不少的困难需要克服,我相信随着成功经验越来越多,受到的挫折可能也会越来越少。另外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趋势是投资阶段不断的在往前移。例如中国的老龄化,投资最大的敌人是不确定性,而老龄化是确定的,10年前的疾病谱跟现在肯定是不一样的。像衰老和退行性疾病,以及疾病谱发生的变化,这些里面的赛道可以做一些早期的布局,当然基金周期也要跟上,另外比如像超级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代谢的疾病肥胖,神经类的疾病,难治性的肿瘤等赛道。

 

在一些细分领域中国有资金还有临床上的优势,速度上的优势,具体要关注的是,第一,与国外代差比较小的信息技术领域,这里面有可能通过中国市场高效的试错实现弯道超车,第二,在一些中国特色的领域,比如说胃癌、食道癌、肝癌,或者是在中国发病率比较高的罕见病,相对来说药物的开发、临床的效率和试错的效率以及临床资源比较丰富,这里面有可能实现突破甚至是出海。第三,跨界的综合创新。中国国内是有大量优秀的工程师,所以跟信息技术、硬科技跨界的融合,这里面会出现一些新的突破。

   

王俊峰:首先从趋势的角度要投保投新。在投新的问题上,可以说未来的5-10年中国的创新,一定有机会在全球拥有一席之地,但是过程肯定会比较焦灼。过去5年,整个中国的医疗健康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背后的驱动因素,一是政策的鼓励,二是市场有巨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三是人才的回归,四是资本的助力。四轮驱动,在今天我觉得前三个轮子都在,第四个资本助力,由于信心的缺失稍微有点漏气,需要尽快的把气补上,胎补上气才能够更快的跑起来,在资本的带动下整个市场高度活跃。

 

第二是自主可控,或者说自主可控的背后是供应链,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的供应链体系造成了紊乱,客观上也给了中国厂商一个机会去上台表演。高估值的项目是断肠散,便宜才是忘忧草,投资人一定要秉承着这个原则做投资才能睡得着觉。

 

第三是立足中国放眼全球,in China for global。单纯依赖中国单一市场是不够的,一定要有明确的战略怎样去对接国际市场。

 

傅峰:个人看好的或者说关注的赛道,如医疗的基础设施类,国内的类似于像CXO,从研发、生产、临床的外包CDMO,甚至在医药研发人工智能等方面,这些都属于跟医疗体系相关的基础设施。往上游看,生命科学领域的服务,耗材核心的原料,甚至有一些小部分的东西已经都列入到卡脖子的技术,跟芯片是一样的。

 

在纯技术领域我比较关注细胞、基因、免疫治疗、基因编辑等,我们和国外差异不那么大,可能会更有机会,也希望这方面的创业者能够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Q: 与资本共赢,企业家应该怎么做?

 

王俊峰:面对现在的资本环境,第一不要慌,越慌往外冲那就是踩踏,要搞清楚自己的差异化定位。第二要借船出海,今天谁手里有钱?我认为政府手里有钱,而今天政府最缺的是什么?最缺的是好项目好资产来落地,怎么样去与政府招商引资的需求结合。第三要有自我造血能力,要重视out license,在过程当中通过产品的授权获得批量现金回笼,然后去支持业务发展挺过这段最艰难的日子,这是我觉得作为企业家首当其冲应该去考虑的。

 

在现在的大背景下,开源节流尤其是节流很重要。我觉得一定要控制涨薪的冲动,控制扩张的冲动,甚至部分的管线应该去做取舍,集中最宝贵的子弹去用在真正有价值的管线上。

 

除了更积极的跟投资人接触交流之外,还得另辟蹊径多跟政府交朋友,多和产业交朋友,多从内部挖潜力才能够渡过今天的料峭的春风,最终迎来比较好的未来。

 

傅峰:要认真理性的分析自己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哪里?是执行力,技术路径,还是平台价值?但是千万不能有这种幻想,我可能比别人跑的快,在复盘后有几种方案,可以与别的同行去合作,优势互补,甚至可以找一些产业性的集团公司,在经济环境特别恶劣的时期,其实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是需要考虑的。

 

张江:对创业企业来讲要做到:第一,给投资人信心,我会活下去的,我能活到天亮的那一天;第二,我的市场地位相对优势没有下降,甚至因此还提升了;第三,pipeline,有些企业是有现金流的,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做重整和组合,有钱的和有创新的一起优势互补,其实是给双方都留下了希望和机遇。最后,资本总是会出手,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更要去投一些相对优势,或者说它看的指标对确定性的要求标准会更高一些。

 

企业家怎么做?从企业家自身来讲,我们看中的方面:一是企业家精神,它体现在你全身心是不是在业务和产品上,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细节是不是非常的关注,行动力够不够快,你的激情、你的坚持、你的百折不挠。其实挑战是什么?挑战最后把那些企业家精神不够的那些企业就挡在外面了;二是思维认知,其实更重要的是企业家自己的认知短板;第三是待人处事,企业家能不能够招募,能不能留得住业内的一流人才,尤其在这个时候企业家要有魅力让团队死心塌地的跟着你。可能在这个市场下,我们对于企业家的要求就会更高,因为这个人是最终带领团队,带领企业,穿越周期的那个人。


易贸医疗在线往期回顾





易贸医疗在线课程之细胞治疗药物工艺质量





易贸医疗在线课程之研发系列课





易贸医疗在线课程之老友记圆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