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UCLA终身教职,顶尖学者归国加盟南京大学,将专注癌症和免疫疾病领域开创性研发|专访

收藏
关键词: 辞去专访癌症研发疾病加盟免疫
资讯来源:DeepTech深科技
发布时间: 2021-09-06
 

“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能做对社会及人类健康有积极贡献的事。这是我最理想的职业状态,尤其最后一点,是我毕生的科研追求。作为一名科学家能够为社会做一点贡献,是一件颇具成就感的事。”帅克教授向 DeepTech 表示。


图|帅克(来源:受访者)

7 月 1 日,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终身正教授帅克辞去终身教授职务,全职加盟南京大学现终身代生物研究院,这一消息被科学界广泛关注。
加盟南大现代生物院后,帅克将科研目标聚焦在“癌症和免疫疾病”领域,希望做一些有开创性的生物医药研发工作。

帅克既是一位领路人更是一位探路者,内心始终保持对科学狂热的他,在生命科学领域一路披荆斩棘。据悉,早在 1990 年,帅克就获得美国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博士学位,后于 1994 年入职 UCLA,经过不懈的努力,在 2004 年获得 UCLA终身正教授荣誉。

此外,他还是国际生命科学领域顶尖学者、JAK-STAT 信号传导通路(JAK-STAT Pathway)主要发现者之一、PIAS 家族蛋白(PIAS ,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发现人、全球细胞信号传导以及新型药物研发领域的顶级学者,身上有着诸多光环。

图|(来源:ScienceDirect

敢于 “质疑” 是做科研的宝贵品质,科学家不能人云亦云

当谈及他在 JAK-STAT 信号传导通路方面的贡献时,帅克谦虚地说:“如同很多重大科学发现一样,JAK-STAT 信号传导通路是在很多前人工作基础上发现的,我只是有幸对形成该通路的几个重要环节,做出了一些突破性的发现。”

与其他信号通路不同,JAK-STAT 通路在机制上最大的特点是,其结构简单且很直接,即 STAT 蛋白本身直接在细胞受体上受到活化,并进入细胞核作为一个转录因子直接结合在 DNA 上调控基因表达。

帅克发现在做这个实验工作之前,当时所有的理论皆是 STAT1(当时被称为 p91)只接受细胞受体信号的蛋白,而不直接参与和 DNA 的结合,人们当时认为识别下游基因 DNA 启动子的是 p48/IRF9。

值得庆幸的是,帅克当时并没有受到这些固有概念的影响。他通过大量的生物化学实验指出 STAT1 是一个经典的转录因子,可以直接结合在下游基因的 DNA 启动子上,完成基因的调控表达,后来晶体结构的科研成果,完美证明了他的这个结论。

帅克向 DeepTech 表示:“所以一个优秀的科学家需要保持质疑的心态去做科研,不能人云亦云。”

难忘而有意义的 UCLA 经历,是帅克科研生涯的宝贵财富

科研之路充满挑战,前行的道路上离不开同事的支持。

帅克曾担任过 UCLA 医学院医学系血液癌症分部(Division of Hematology-Oncology)以及生物化学系的教授,帅克有很深的体会,他在 UCLA Jonsson 癌症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同事们都是非常优秀的科学家,对帅克在 UCLA 二十多年的科学生涯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图|帅克与 UCLA 的博士研究生一起观察实验数据(来源:受访者)

帅克仍然清晰记得,当年和他一起加盟 UCLA 医学系血液癌症研究分部的同事 David Chang,他的博士后导师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利普·夏普(Phillip Allen Sharp)。他们的实验室
和办公室连在一起, 这样的学术环境让这两个有着不同科研背景的年轻人,可以一起充分地开展学术交流。

后来,帅克与 David Chang 一起建立和使用了在当时很火的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去寻找他们各自的目标蛋白,帅克实验室 PIAS 家族蛋白的发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

值得关注的是,正因为这个 PIAS 家族蛋白的发现,二十年以后,演变成了帅克实验室后期中一个最主要的研究领域。帅克团队发现了一条新的 PIAS 蛋白引导的表观遗传机制,在调节 Treg 细胞、干细胞、癌细胞及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帅克和 David Chang 在建立各自实验体系初期的合作交流,为 他们在职业生涯方面带来很大的价值,David Chang 后来担任了 Amgen 公司的 VP,后又以执行董事的身份加盟 Kite Pharma 公司, 帮助 Kite Pharma 公司拿到美国 FDA 批准的第一个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CAR-T 免疫细胞治疗。

帅克的实验室后来被安排到一个开放式的实验楼层,和具有杰出贡献的医生科学家查尔斯·索耶斯(Charles Sawyers)的实验室连一起。并且,他们的两个实验室之间没有任何物理屏障,均是完全开放式,这样的安排促成了帅克和查尔斯·索耶斯在部分科研项目上的合作,他们可以联合培养博士生,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一起学习和交流。

这种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对实验室人才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更有意思的是,查尔斯·索耶斯就是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所提到的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分子靶向药物 “格列宁”(Gleevec)临床实验的主要研究者之一。

帅克向 DeepTech 表示:“我还清楚记得当年他来到我办公室,和我分享他刚发现‘格列宁’对病人的神奇疗效时压抑不住的兴奋。”

让优秀的科学家能聚集在一起做科研,也是南大现代生物研究院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南大生物研究院对科研环境的理念,或许也是促使帅克加盟的核心原因之一。

致力开创性的生物医药研发,做对人类健康有积极贡献的事

帅克在美国的科研经历主要以传统基础研究为主。他与同事、学生一起做过值得自豪的原创性科学发现,也曾在 Cell、NatureScience 发表过具有影响力文章。

他认为,“做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不能盲目追求论文数量,真正的科学家没必要像农民一样,一味地追求 ‘粮食’ 的产量。要努力做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头人和开创者,让科学研究回归本性。当然,要做到这些是很难的,需要有相应的环境和制度上的支持。”

在美国后期的科研阶段里,帅克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能从单纯发表高水平论文中得到满足,内心中再次挑战自己的声音愈加强烈。

所以,在几年前,帅克决定调整方向,把主要精力放在探索原创性生物医药研发上,并为此取得了一些值得欣慰的发现,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的成立,引起了在大洋彼岸帅克的关注。

南大现代生物研究院于 2020 年 7 月正式成立,目标是建成一所国际一流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为此,南京大学给了现代生物研究院相对独立的管理方式,面向全球各国招收优秀的 PI,并首先在现代院推行教授的准长聘制度(与美国的教授终身制有些相似性)。

帅克向 DeepTech 表示:“新成立的南大现代生物研究院给我提供了可能实现自己理想和践行科学家社会责任的机会,所以我决定全职加盟南大现代生物研究院。”

加盟南大现代生物研究院后,帅克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在癌症和免疫疾病领域做一些有开创性的生物医药研发工作。“多年后,如果因为我们的发现挽救了一些病人的生命,对这个社会做出了一个科学家应该有的贡献,那就是我科研生涯里可以获得的最大满足。”

克服一切困难,与林安宁一起构建国际一流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对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才真正知道是否会适应或者如何去适应新环境。帅克全职加盟南大现代生物研究院已两月有余,他现在已经感到国内外科研环境之间的不同了。

比如,在美国只要被聘用为终身教授通道的助理教授后,就可以自由带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并没有硕导或博导的概念区别,而且永远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然而,在国内大学的体制里,需要经过不同的委员会审核批准,才可以获得带硕士或者博士的资格,这种审核每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只能等下一年,这造成不必要的人才培养及资源的损失。

帅克向 DeepTech 表示:“我个人认为,在准长聘体系下,所有教授受聘后,都应该自动获得带学生的资格,把科学家的精力真正用在科研上,而不是非必要的各种评估会议及文件中。”南大现代生物研究院虽然试图和国际接轨的准长聘制度,但在与之匹配的管理方式上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创造一个更加开放、自由、轻松的科研环境仍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一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一定是一个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的人。生物科学的假说和重大发现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包括重复性的工作,而且绝大多数是失败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做科研的人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排除各种诱惑、杂音和干扰。

只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才能从成功的科学发现中感受到乐趣,才会有每天的太阳都不一样的兴奋感。一个科研工作者对科学的探索就是一个从失败到希望,再从希望到失败,如此不断循环反复,最终得到验证,并由此而获得自我肯定的辩证过程。

林安宁教授和帅克的理想是把南大现代生物研究院建成一个有其特色的、国际一流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未来具体设想采用“一体两翼”的模式。

一方面,打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者型研究环境。给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及助理教授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鼓励他们静下心来,排除干扰,做原创型的科学发现。不再以论文数目为评估标准,希望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做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探索。

另一方面,帅克团队计划努力构建一个基于原创发明,掌握核心技术的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后者,是帅克主要的兴趣及负责方向,也是很有挑战性的尝试。基础研究有非常成熟的评估激励机制,但生物医学转化型人才的培养及原创药物的研发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支持体制。

国家在人才引进及科研进展方面也很重视。9 月 1 日,江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立明出席南京大学海外人才专题座谈会,与南京大学相关负责人就海外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教授林安宁和帅克介绍了科研平台建设的相关情况。

图|南京大学海外人才专题座谈会(来源:南京新闻视频截图)

做基础研究中国有很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但对生物医药转化型人才的培养还没有长期有效的机制。
帅克和林安宁有决心在这个方面做出一些制度上的创新和探索,他们希望找到一条能符合中国国情,能配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培养机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