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司
造福更多糖尿病肾病患者
拜耳“first-in-class”疗法3期临床结果发布
药明康德:日前,拜耳(Bayer)公司宣布,该公司“first-in-class”疗法Kerendia(finerenone),在伴有慢性肾病(CKD)的2型糖尿病(T2D)患者中进行的3期临床试验FIGARO-DKD中达到主要终点。将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的风险降低13%。这一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布。
Kerendia是一款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它能够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MR)的过度激活。MR的过度激活可能导致纤维化和炎症,而纤维化和炎症是导致肾脏永久性结构损伤的因素之一。今年7月,美国FDA已经批准Kerendia上市,用于在伴有慢性肾病(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降低肾衰竭风险、延缓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速度,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塞,以及因为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最高2.1亿元!正大天晴与亿一生物
就F-627在中国的商业化达成战略合作
生物探索:8月30日,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南京顺欣制药有限公司与亿一生物共同宣布,双方就治疗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的新型生物药F-627(艾贝格司亭α,长效G-CSF)签署中国独家战略合作协议。亿一生物将获得最高2.1亿元人民币的首付款与里程碑付款,以及两位数的分级净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各种化疗的常见副作用,其症状是中性粒细胞水平因化疗药物的使用而持续偏低,进而增加癌症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发热等不良反应的风险。
F-627是一种重组融合蛋白,通过与其G-CSF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F-627可刺激中性粒细胞前体和成熟中性粒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和功能,增强癌症患者免疫系统能力,从而预防癌症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因为CIN的副作用可能导致的化疗药物剂量减少或延迟给药,进而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在一项比较F-627与Neulasta®的多中心、随机、单剂量、活性对照的关键性III期试验中,F-627和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验证,试验结果也证明了F-627的疗效和安全性。今年3月,亿一生物向美国FDA提交了其F-627用于CIN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
抗PD-1单抗治疗难治性宫颈癌2期结果积极
贝达药业拥有中国开发权益
药明康德:2021年8月26日,Agenus公司宣布,其抗PD-1单克隆抗体巴替利单抗(balstilimab),单药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2期临床试验结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同行评审期刊Gynecologic Oncology上。
巴替利单抗是一款全人源单克隆免疫球蛋白G4(IgG4)抗体,旨在靶向抑制PD-1与其配体PD-L1和PD-L2相互作用,以激活免疫系统以攻击肿瘤。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6月,贝达药业与Agenus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获得了该药在大中华地区,单药或与其它药物联用治疗除膀胱内给药外的所有肿瘤学和非肿瘤学适应症的独家权益。Agenus已向美国FDA提交了巴替利单抗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并获得了优先审评资格。
新政策
确定!第五批国采
执行时间来了
辽宁省药监局:近日,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关于开展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辽宁)中选药品增补挂网的通知 辽药采领办〔2021〕27号》。
辽宁省拟定于10月底开始执行第五批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辽宁)中选结果。
已在辽宁省挂网采购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辽宁)中选后供应品种清单的药品,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执行时间完成价格调整并同步执行;鼓励其他未选择供应辽宁省作为供货区域的其他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生产企业以中选价格在辽宁省直接挂网采购。
同时确定执行时间的还有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第五批国家组织和重庆十省联盟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新疆第五批国采从2021年9月15日起开始执行。
投融资
类器官模型助力开发肿瘤最佳治疗方案
新锐筹集7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创鉴汇 :Known Medicine日前宣布,完成由Caffeinated Capital领投的7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Khosla Ventures、Cota Capital、Kickstart、Forward VC、OATV、Y Combinator等参投。这笔资金将使Known Medicine能够快速开发其专有的3D细胞培养数据库,以便与生物医药公司和临床诊断领域部署相关合作。
“肿瘤学家和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工具来做出最佳治疗决策,”Known Medicin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drea Mazzocchi博士说。“我们的ODIN平台旨在提供快速、可操作的数据,以帮助完成这个过程。我们的核心技术和数据优先方法将为药物开发人员和处方医生提供贯穿从工作台到床边的关键技术、生物学和临床见解。”
新技术
突破!中山大学舒跃龙团队首次发现
MX1罕见变异增加人类对H7N9病毒易感性
生物探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舒跃龙团队对此展开了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217例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和116例与确诊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职业暴露人群对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关联分析,首次发现人MX1基因稀有变异可能增加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风险。
研究团队在H7N9禽流感病例中共发现了17个MX1稀有变异。体外感染实验和流感聚合酶活性检测表明,其中14个变异会影响蛋白功能,而且这14个携带突变的MxA蛋白不仅失去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也失去对H7N7和H5N1禽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同时也失去对pdmH1N1流感的抑制作用。因此,当暴露在高病毒载量下,具有这种遗传脆弱性的个体可能成为传播新流感病毒亚型的严峻考验。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了MX1基因稀有变异可以增加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这一结果解释了在相同暴露条件下,只有少数人会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这一流行病学现象。同时MX1变异均为稀有变异,在人群中的变异频率小于0.5%,间接提示H7N9禽流感病毒目前导致流感大流行的风险较低。
这项研究为基于MX1的抗病毒防御在控制人类人畜共患病IAV动物感染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遗传证据。同时也为高危人群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传染病精准防控。
欧阳波团队发现二甲双胍抗癌新机制:
调控PD-L1降解
中国生物技术网 :近年来,以PD-1/PD-L1通路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取得诸多进展。然而,近期研究发现,PD-L1除了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高表达,还大量存在于肿瘤细胞的循环内体、高尔基体和微囊泡上。肿瘤细胞会释放富含PD-L1的外泌体,对细胞膜表面失活的PD-L1进行补充和更新,导致PD-L1的抗体药物无法有效地抑制不断更新的PD-L1从而失效。
最新的研究发现,PD-L1-CD存在各种翻译后修饰,并在调控PD-L1稳定性和表达水平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以PD-L1-CD为靶点,可以从体内将PD-L1降解,彻底清除肿瘤细胞表面和内部的PD-L1,是更有效的阻断策略。因此,了解PD-L1的降解调控机制,将提供更多的特异性针对PD-L1的免疫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