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体,企业技术中心是其自主创新的核心。
日前,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
2020年(第27批)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名单。
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通过认定,成为嘉兴唯一。
至此,
桐乡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增至3家。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含金量如何?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授予,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技术创新平台之一。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将享受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享受科技创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承担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研发任务等。
新凤鸣的创新力有多强?

“研发这条路充满挑战,我们是在不断试错中找对的方向。”新凤鸣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立至今已有15个年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新凤鸣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主任赵春财直言,此次认定国家级,意味着新凤鸣已深度融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有利于技术人才的引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当下,新凤鸣企业技术中心内的创新因子随处可见。楼上,ZCP91酯化及酯化蒸汽分离的中控平台犹如“天眼”,实时显示着各生产环节数据;楼下,按照既定线路往返的智能装卸设备正在自动“搬运”丝饼……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涤纶长丝制造企业之一,新凤鸣聚焦涤纶长丝产品及关键生产技术的创新,在一丝一缕之间出新意。高粘度、高温和高压下,母粒与聚酯熔体共混均匀性一直都是行业技术难题。随着市场对高附加值、多色系、功能化聚酯产品需求变大,新凤鸣将破解该难题纳入了研发任务表,其研发的基于熔体直纺在线可控多功能高品质聚酯纤维制备技术在去年获得了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特别是技术运用中的原液着色纤维免去染色环节,节省了染色成本,省去染整废水的治污费用,在同行业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赵春财介绍。
通过多次牵头国家级、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凤鸣在熔体直纺柔性加工和长丝环吹等关键工艺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仅在熔体直纺柔性技术领域,新凤鸣便获得了4件发明专利和5件实用新型专利,推动了全行业的结构优化,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这背后,离不开新凤鸣持续增长的研发经费投入。2019年,新凤鸣研发经费就已突破10亿元,仅研发仪器设备原值,就已达3.25亿元。

近年来,桐乡持续推动企业创新赋能。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嘉兴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5家。国家级、嘉兴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居嘉兴第一。
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