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总数的 80%-85%。基因突变已成为 NSCLC 已知的致癌因素,而 BRAF 基因是继 EGFR 基因、ALK 基因和 ROS1 基因之后,NSCLC 又一个重要的驱动基因,其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 BRAF V600E。
在近期发布的 2021 WCLC 摘要中,来自上海胸科医院的艾星浩教授公布了其研究成果:研究招募了 14,703 名中国 NSCLC 患者,这些患者的组织学亚型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使用 FFPE 样本和匹配的外周血或血浆测序,用于基于 NGS 的 1021 癌症基因 panel 分析。该研究揭示了大约 1.78% 的中国 NSCLC 患者的 BRAF 变异情况。BRAF V600E 是最常见的 BRAF 突变,占所有 BRAF 突变的 36%。BRAF 突变的中国 NSCLC 患者同时存在 BRAF 突变和其他驱动基因突变,如 EGFR、KRAS、PI3KCA。

BRAF 突变根据信号转导机制和激酶活性分类为:
V600 突变激酶激活性单体(Ⅰ类),I 类 BRAF 基因改变的激酶活性最高,对 BRAF 单体抑制剂(维罗非尼,达拉非尼和康奈非尼)或 MEK 抑制剂(考比替尼,比美替尼和曲美替尼)或二者联合方案敏感(BRAF V600E 就属于 I 类突变)。
非 600E 突变造成的激酶激活性二聚体(II 类),II 类 BRAF 基因改变对 BRAF 二聚体抑制剂(Lifirafenib,LY3009120 和 LXH254)或 MEK 抑制剂或二者联合方案敏感。
非 600E 突变造成的激酶区受损、放大 ERK 通路、增加 RAS 活性(III 类),III 类 BRAF 突变不是驱动基因,BRAF 抑制剂、MEK 抑制剂无效。II/III 类患者更易发生脑转移及 RAS 共突变,预后更差,需要进行更加精准的靶向治疗策略。
2012-2013 年法国人群晚期 NSCLC 分子筛查项目(n = 17664)显示以化疗为主治疗 BRAF 突变 NSCLC 人群预后较差,一线缓解率仅为 23%,二线缓解率仅为 9%,BRAF 突变患者的中位 PFS 及 OS 均差于 EGFR 阳性或 ALK 阳性人群。
一项单臂,多中心开放标签的 II 期临床研究(NCT01336634):
在病人无法耐受双药治疗的情况下,单药 BRAF 抑制剂同样可以为 BRAFV600E 突变的 NSCLC 患者带来较优的临床获益。该实验入组 84 名既往接受或未接受过治疗的 IV 期转移性 BRAFV600E 突变的 NSCLC 患者,给药方式为口服达拉非尼 150 mg bid。主要研究终点为 ORR,次要研究终点为 PFS 以及 DOR。实验显示,至随访截止日期,ORR 为 33%,中位 PFS 为 5.5 个月,中位 OS 为 12.7 个月。
一项 II 期篮式试验(NCT01524978):
研究者汇总报道了其中的 20 名应用维莫非尼治疗 BRAF V600 突变的 NSCLC 患者的数据分析。在 20 名受试者中,一名患者数据丢失,8 名患者获益 PR,ORR 为 42%。在这 19 名患者中,mOS 尚未达到,12 个月 OS 率为 66%。在 VE-BASKET 试验中,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 BRAF V600 突变的 NSCLC 患者的 ORR 为 40%。PFS 为 6.5 个月。法国 AcSé 试验显示,BRAF 突变型肺癌患者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 ORR 为 45%,PFS 为 5.2 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约为 6 个月。
《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于 2016 年和 2017 年分别发表了两篇 BRF113928 研究分析结果,在 BARF V600E 突变阳性 NSCLC 患者中,接受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后 ORR 都在 60% 以上,且 PFS 均超过 10 个月,这些结果优于维莫非尼单药和达拉非尼单药。2020 ASCO 更新了 BRF113928 研究 D+T 联合方案在初治和经治 BRAFV600 突变患者的中位 OS 分别为 17.3 和 18.2 个月。D+T 方案的常见不良反应(30%)包括发热(56%)、恶心(49%)、周围水肿(38%)、呕吐(41%)、腹泻(37%)、食欲下降(33%)、皮肤干燥(38%)和咳嗽(31%)。鉴于此,NCCN 指南已将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推荐作为 BRAF V600E 突变阳性 NSCLC 的标准治疗。
新型双靶方案:
2020 ESMO 报道了 BRAF 抑制剂 LXH254 联合 ERK 抑制剂 LTT462 治疗晚期/转移性 KRAS 或 BRAF 突变 NSCLC 的 1b 期剂量爬坡试验,这种新型双靶方案对经典 BRAF 突变 (V600E) 和非经典 BRAF 突变的 NSCLC 均显示初步疗效。
IMMUNOTARGET 研究纳入 43 例 BRAF 突变患者,其中 V600E 突变为 16 例,18 例为其他突变,结果单药免疫治疗 BRAF 突变的 ORR 为 24%,46% 的患者疾病进展,40.5% 的患者为快速进展(治疗 2 个月内进展),中位 PFS 为 3.1 个月,12 个月 PFS 率为 18%,中位 OS 为 13.6 个月。吸烟的 BRAF 突变患者接受免疫治疗中位 PFS 相比非吸烟的患者显著延长 (4.1 vs 1.9 月, P = 0.03)。V600E 突变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中位 PFS 相比其他 BRAF 突变有缩短趋势 (1.8 vs 4.1 月, P = 0.20),可能与 V600E 突变吸烟比例低有关。
法国回顾性研究 GFPC 01-2018 纳入 26 例 BRAF V600E 突变和 18 例非 V600E 突变患者。结果 BRAF V600E 突变接受单药免疫治疗的 ORR 为 26%,中位 PFS 为 5.3 个月,12 个月 PFS 率为 39.1%,中位 OS 为 22.5 个月。非 V600E 突变接受单药免疫治疗的 ORR 为 35.3%,中位 PFS 为 4.9 个月,12 个月 PFS 率为 24.6%,中位 OS 为 12 个月。
一项以色列 Rabin 医学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携带 BRAF 突变的 NSCLC 与 PD-L1 高表达水平、低至中等肿瘤基因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稳定状态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Pi)在 BRAF V600E 突变型和 BRAF 非 V600E 突变型 NSCLC 患者中均有良好的表现。该项多机构回顾性研究分析了 39 例 BRAF 基因突变 NSCLC 患者,V600E 突变患者 21 例,非 V600E 突变患者 18 例,分别在 29 例、11 例和 12 例患者中检测了 PD-L1 表达、TMB 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
结果显示,V600E 突变患者中,PD-L1 高表达(≥ 50%)、中表达(1%-49%)和不表达(<1%)比例分别为 42%、32% 和 26%,在非 V600E 突变患者中分别为 50%、10% 和 40%。V600E 突变患者中有 2 例为高 TMB 患者,没有高 MSI 患者。V600E 突变患者和非 V600E 突变患者中分别有 12 例和 10 例接受了 ICPi 治疗,客观缓解率分别为 25% 和 33%,中位 PFS 分别为 3.7 个月和 4.1 个月。BRAF 突变类型和 PD-L1 表达均不影响缓解率或 PFS。接受 ICPi 治疗患者的中位 OS 尚未达到,未接受该治疗患者的中位 OS 为 21.1 个月(P = 0.018)。
有学者报道,2014 年 12 月至 2019 年 7 月,11 例 BRAF V600E 突变 NSCLC 患者纳入 Match-R 研究。所有病例的组织学类型均为腺癌,BRAF V600E 突变是确诊时唯一的致癌驱动事件 (即无一例伴有 EGFR、ALK、ROS1、KRAS、HER2、PI3K 异常)。在纳入研究前,11 例患者中 1 名患者 (MR63) 接受维罗非尼、2 名患者 (MR159、MR187) 接受达拉非尼、8 名患者接受 (MR3、MR113、MR372、MR279、MR320、MR326、MR355 和 MR372)「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治疗后进展。研究结束显示:PI3K-AKT-mTOR 和 RAS-RAF-MEK 通路的再激活是非小细胞肺癌 BRAF V600E 突变靶向治疗的主要耐药机制。
BRAF 突变耐药后根据患者转移灶状态推荐治疗策略:
寡转移患者:选择继续靶向治疗并联合局部治疗或使用化疗;
多发转移:使用化疗,首选方案为含铂双药方案,其它可选方案有免疫治疗。
另外,开发新型 BRAF 及 MEK 抑制剂、靶向联合免疫治疗、EGFR-TKI 联合 D+T 三靶治疗获得性 BRAF V600E 突变等是未来努力的方向。目前,探索克服耐药的多项研究和新型靶向药物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希望能早日有所突破,造福 BRAF 突变的 NSCLC 患者。
参考文献
1. Facchinetti F, Lacroix L, Mezquita L,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to BRAF and MEK inhibitors in BRA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ur J Cancer, 2020, 132: 211-223.
2. Dagogo-Jack I, Martinez P, Yeap BY, et al. Impact of BRAF Mutation Class on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BRAF-mutant Lung Cancer. Clin Cancer Res, 2019, 25: 158-165.
3. Planchard D, Kim TM, Mazieres J, et al. Dabrafenib in patients with BRAF(V600E)-positive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single-arm, mul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2016, 17(5): 642-50.
4. Odogwu L, Mathieu L, Blumenthal G,et al. FDA Approval Summary: Dabrafenib and Trame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 Harboring BRAF V600E Mutations. Oncologist. 2018, 23(6): 740-745.
5. Dudnik E, Peled N, Nechushtan H, et al. BRAF Mutant Lung Cancer: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Expression, Tumor Mutational Burden,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Status, and Response to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J Thorac Oncol. 2018, 13(8): 1128-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