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之间,探泌感染”系列访谈 | 黄海辉教授谈西他沙星中国临床研究及应用前景

收藏
关键词: 访谈临床
资讯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所属行业:化学药制剂
发布时间: 2021-03-29


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外,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一直都是让临床医生倍感棘手的高发疾病,而这一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而变得更为严峻。基层诊疗水平同质化、抗生素应用规范化、细菌耐药率升高等都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我国感染、感控领域专家进行系列访谈,剖析我国呼吸、泌尿系统感染诊疗中的重点、难点及热点,话题涵盖基层诊疗、医疗下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生素耐药等一线临床医务工作者最关心的内容,以期为读者带来一场权威又全面的感染领域头脑风暴,对临床工作带来切实的指导意义。本期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黄海辉教授,就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西他沙星在中国的临床试验结果及应用前景谈谈她的感想。




黄海辉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

卫健委抗生素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药学会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医学会感染与化疗分会委员

上海市药学会药物治疗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疑难细菌、真菌感染,发热待查诊治,抗菌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研究。


论坛报:西他沙星作为日本原研的新一代口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已于2020年12月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请您谈谈西他沙星中国临床试验的情况?西他沙星作为抗菌药的前景又有哪些?


黄海辉教授:西他沙星在中国上市前进行了两项大型、随机、阳性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价西他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以及尿路感染(UTI)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第一项为西他沙星对照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非劣效研究,国内参与该研究的医疗中心共计16家,入组患者208例。研究结果显示口服给药西他沙星片剂100mg每日1次治疗急性单纯性UTI及100mg每日2次治疗复杂性UT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非劣于左氧氟沙星500mg每日1次。其中复杂UTI患者中,西他沙星组不论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和综合疗效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81.8%VS 76.9%;93.3%VS 63.6%,80.0%VS 54.5%),但可能由于样本量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是西他沙星100mg每日1次组和100mg每日2次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左氧氟沙星组相近。本系列中自急性单纯性尿感和复杂性尿感患者中分离所获的主要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占全部分离病原菌的近80%(79.6%;82/103)。对于82株大肠埃希菌,西他沙星的MIC90 为1mg/L;左氧氟沙星的MIC90 为8mg/L,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81.7%(67/82);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12株大肠埃希菌,西他沙星MIC值均低于左氧氟沙星,大部分为1mg/L(8 株)或2mg/L(3 株),仅1 株为8mg/L。


另外一项研究为西他沙星对比莫西沙星治疗CAP的非劣效性研究,参与单位26家,入组患者344例。从研究结果来看,西他沙星片100mg每日1次口服组和每日2次口服组、莫西沙星400mg片剂每日1次口服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4.8%、96.8%、9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7.0%、97.1%、94.9%;药物相关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4%、20.2%、20.9%,三组之间均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在CAP的治疗中,西他沙星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者治愈率达100%,除此之外,西他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糖不发酵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感染患者亦具良好疗效。同时,本研究中测定了西他沙星和莫西沙星对基线分离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西他沙星对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要优于莫西沙星。


西他沙星作用机制为抑制DNA 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V 的活性,抑制作用强于喹诺酮类中的其他药物。本品对喹诺酮耐药决定域(QRDR)变异酶活性也有较强抑制作用,因此对其他喹诺酮品种耐药的菌株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且不易出现耐药性。在本研究中西他沙星对尿路感染中分离部分左氧氟沙星耐药大肠埃希菌仍具良好抗菌活性,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西他沙星抗菌作用也非常强。因此在泌尿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论坛报:结合您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您认为西他沙星可以为我国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带来了哪些积极的改变?


黄海辉教授: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全球每年约有1.5亿人患尿路感染,国内报道尿路感染患病率为0.9%。尿路感染最常见于年轻人,性活跃期以及绝经期后妇女尤为多见。95%以上的尿路感染由一种病原菌所引起,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内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性迅速上升,其耐药率自上世纪80 年代的0-5%,上升至近年来的50%~60%,且在当时上市的喹诺酮类抗菌药中呈完全交叉耐药,此明显影响了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本试验中的试验药西他沙星则不同,该药对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高,对近70%的环丙沙星耐药大肠埃希菌仍可有良好抗菌活性。西他沙星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大肠埃菌高抗菌活性,尤其是对大部分耐环丙沙星的大肠埃希菌仍具高活性的抗菌特点,有望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新的选择,并提高喹诺酮类抗菌药治疗尿路感染,尤其是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同时,随着西他沙星进入医保药品目录,药物的可及性、患者的可负担性提高,期待西他沙星在中国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中的表现。


参考文献:

[1].Li, Y. ,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ral sitafloxacin versus moxifloxacin in adult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 (2021):1-1.

[2].Li, Y. , et al. "A randomized, active-controlled, multicentre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ral sitafloxacin versus levofloxacin in Chinese adults with acute uncomplicated or 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Annals of Medicine(2021), 53:1, 217-226

[3]. Bader MS, et al. Management of 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the era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ostgrad Med. 2010;122(6):7–15.

[4].Flores-Mireles AL, et al.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epidemiology, mechanisms of infection

and treatment options. Nat Rev Microbiol. 2015; 13(5):269–284.

[5].Tiengrim S, et al. Comparative in vitro activity of sitafloxacin against bacteria isolated form Thai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nd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J Med Assoc Thai. 2012;95:S6–S17.

[6]. 朱德妹等。2010 年中国CHINET 尿液标本中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2(4):241-250.

[7]. 龙珊珊等。2015-2018年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尿液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30(7):1066-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