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独家品种将告别黄金岁月!层扒细扣到极致的广东中成药带量采购征求意见稿发布!

收藏
关键词: 中药带量采购征求意见
资讯来源:E药经理人
发布时间: 2021-09-14
广东281一分为三,45个国采续约率先征求意见,紧接着58个中成药带量采购来袭,掐指一算,还有178个化药等品种在后面等着。
9月14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广东联盟清开灵等58个药品集团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为接下来中成药带量采购做准备。
看完广东中成药带量采购征求意见稿,笔者觉得,独家品种,从即日起,再也没有黄金岁月了。
至于一些专家嘴中反复提及的黄金单品,以往是神话,在广东带量采购面前将成为一个笑话。
另外,负责广东的朋友如果语文学不好,可能这份方案还真的看不明白。
01 越抠越细的采购单
同一通用名内药品各剂型合并,现在山西等省级挂网正在玩这一招。
处方相同而药品名称不同的药品原则上予以合并一组,药品名称相同或相似而处方不同的药品按照组方或成分区分为不同组。
广东的分组,一层层地抠,一层层地扒,抠得太细。抠得越细,意味着大合并的机率越大。
02 独家品种陷入群战
方案要求,按上述原则未能合并的独家产品,按广东省卫健部门公布的重点药品监控目录(以下简称“监控独家产品”)和日均治疗费用(指本企业的日均治疗费用,计算公式为:日均治疗费用=最小计量单位的价格×对应品规的日均治疗量)的价格区间划分为4个组别:
①监控独家产品;
②日均治疗费用≤5元的产品;
③日均治疗费用5-15元(含)的产品;
④日均治疗费用>15元的产品。
这相当于给划了四个档。类似于对监控品种进行全方位监视(独家护体在身也用),对类似于低价药的品种单独列出一个赛道,对于日均费用在5-15元的大众品种给予重点照顾,对于高于15元的品种,迎来的恐怕将是重击。
03 按服用天数划分AB单
独家的按上述4个组别仅划分A采购单,不设B单。
从现在起,进行语文考试了,检验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时候到了:
——其他产品以同企业同通用名药品每个规格的首年预采购量和对应规格的平均日治疗量为基础,折算同组内同企业的服用总天数,并计算同组内每家企业服用总天数占联盟地区所有企业合计服用天数的比例作为划分依据,按占比从高到低累计达80%的企业产品列入A采购单,剩余的则列入B采购单;若A采购单企业数不足3家时,按占比从高到低补足3家企业列入A采购单。
也就是说,广东以中成药同组同企业的服用总天数相关占比划分AB采购单。日服用天数多的进A单,日服用天数少的进B单。
04 梯级报价
梯级报价要求双限价,最高日均治疗费用和本企业全国最低价格计算的日均治疗费用。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一是两个梯级报价必须同时参与。二是要在相关剂型范围内。三是两个梯级报价必须是依次顺序,即P2大于等于P1的,本企业2个梯级报价均视为无效报价。四是参与第二梯级的须在第一梯级的范围内。同时要按需拿量。监控独家产品 50%量起步,非监控独家产品和非独家产品70%,值得留意的是,采购单仅报一个价格;若报多个价格的,视为无效报价。
05 拟中选
关键点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首先,两者取低可以拿到A单第一梯级拟中选资格。注意,各位朋友,这里不区分独家与非独家。就是A单。
其次,非独家产品A采购单第二梯级竞价拟中选要看总体降幅50%,很残酷。
第三,独家产品A采购单第二梯级竞价拟中选要看P2与P1降幅的排序,监控独家的前50%有机会。非监控独家的前70%有机会。如果末位降幅相同存在多家企业的,一起出局。相当于,不要玩什么1个点2个点的降幅,要中选,就把差距拉开。
第四,B采购单拟中选企业。看低值,更要看50%。
简单总结来看,广东的中成药方案,就是尽量的把同处方、同组方的合在一起,尽量的把独家的合在一起,尽量的从日均费用角度考虑进行价格平衡,同时在维持市场结构现状基本不变的同时,鼓励企业多降多中,多降多拿。毕竟,同一个组中,那么多原本打死不相往来的品种,现在终于有机会打个招面。都说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两枪。平常企业间学术会、线上会、卫星会、科室会开得这么热闹,现在开始拼刺刀了。价格的事不是小事,没有价格一切可就归零了。
附:药品采购单分组及统一代表品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