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药闻看点:赛诺菲收购Kymab;豪洛捷收购Biotheranostics和SOMATEX。赛诺菲将创建原料药公司Euroapi。辉瑞新冠疫苗产量目标提高到20亿剂。强生预计年底前完成10亿剂新冠疫苗目标。正大集团收购科兴15%股份。阿斯利康中国西部总部今年6月在成都启用。勃林格殷格翰与谷歌达成合作。微软、甲骨文等联合开发“疫苗接种护照”。医渡科技登陆港交所。沃博联发布财报。
焦点新闻
| 赛诺菲收购Kymab;豪洛捷收购Biotheranostics和SOMATEX
豪洛捷(Hologic)宣布斥资6400万美元收购医疗技术公司SOMATEX。SOMATEX的差异化产品将使Hologic能够增强并进一步扩展其乳腺标记产品组合。此外,豪洛捷还宣布斥资约2.3亿美元收购分子诊断公司Biotheranostics。这项交易使豪洛捷能够迅速进入大规模,快速增长的肿瘤学邻接关系,这与公司对女性健康的关注完全吻合。
| 赛诺菲将创建原料药公司Euroapi
赛诺菲集团(Sanofi)表示,将创建一家专注于原料药的新公司,名称为Euroapi。新公司将成为规模最大的欧洲原料药公司,预计到2022年销售额将达到10亿欧元(合12.2亿美元)。赛诺菲称,将考虑让该公司于2022年在巴黎泛欧交易所上市。Euroapi的首席执行官将为Karl Rotthier,1月18日生效。赛诺菲称,新公司将雇用3,200名技术员工,总部将位于法国。赛诺菲将对Euroapi持股30%。
| 辉瑞新冠疫苗产量目标提高到20亿剂
辉瑞公司(Pfizer)和BioNTech将今年的新冠疫苗产量目标提高到20亿剂,努力满足全球各国的更多订单。两家公司已经拥有超过一半的产能,德国马尔堡的新工厂预计2月底前投产,每年最高可产7.5亿剂疫苗。这两个合作伙伴此前制定的2021年产量目标是13亿剂。
强生预计年底前完成10亿剂新冠疫苗目标。强生公司表示,其实验性新冠疫苗在单剂接种后至少能诱发71天的免疫反应,这可能意味着一剂疫苗就足以预防新冠病毒。随着强生公司提高产量,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10亿剂疫苗的交付目标。在合同制造商的帮助下,美国、欧洲、南非和印度正在生产强生公司的疫苗,以建立产能。
阿斯利康(AstraZeneca)已为该公司与牛津大学合作开发的新冠疫苗向欧洲申请紧急使用授权。在感染病例和住院人数持续上升的情况下,该公司此举旨在进一步扩大欧洲的新冠疫苗接种范围。欧盟药品监管机构表示,在完成对临床试验数据的审查之后,最快可能于1月29日批准该疫苗的使用。
俄罗斯将研究单剂疫苗Sputnik Light。俄罗斯将对该国Sputnik V新冠病毒疫苗的单剂接种版本进行试验,这将使俄罗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接种更多人群,但有效性将降低。官员们表示,他们预计“Sputnik Light”的有效性为85%,能提供三到四个月的免疫力。
在巴西的后期临床试验中,中国科兴控股(Sinovac Biotech)的疫苗在抗击新冠病毒方面显示出78%的有效性,并且100%可以防范重症。此外,泰国正大集团(CP Group)向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注资150亿泰铢(约32.29亿人民币),以拥有科兴中维注册资本的15.03%股权。正大制药集团旗下企业“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Sino Biopharmaceutical Limited)的官早在2020年12月7日就公布已将“科兴中维”列为联营公司。泰国已采购中国科兴新冠灭活疫苗200万剂,分三批运抵,2月首批20万剂,3月为80万剂,4月为100万剂。
| 勃林格殷格翰与谷歌量子人工智能部门达成合作
勃林格殷格翰宣布与谷歌量子人工智能部门达成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将专注于研究与实现药物研发领域量子计算的前沿应用案例,特别是在分子动力学模拟领域。基于这项全新的合作,勃林格殷格翰将把自身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与计算机模拟领域的领先专业知识与量子计算机及算法领先的开发商谷歌的杰出资源相结合。勃林格殷格翰将成为全球首家与谷歌在量子计算领域开展合作的制药公司。这项合作将持续三年,由新成立的勃林格殷格翰量子实验室牵头。
| 阿斯利康中国西部总部今年6月在成都启用
财报速递
沃博联(Walgreens Boots Alliance)。截至2020年11月30日2020财年第一财季销售额36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43亿美元。季度净亏损3.08亿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8.45亿美元。
人事任命
IPO
中国医药化工产品制造商祁连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其已完成首次公开发行,以每股5美元价格发行5,000,000股普通股。本次发行募资将用于土霉素原料药生产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机肥设施的建设,肝素钠生产设备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甘帝欣产品的营销。
医渡科技1月15日在香港挂牌。医渡科技成立于2014年,通过自主研发数据智能基础设施YiduCore,向医疗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医院、不同行政级别的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其股东包括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腾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