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震康教授谈口腔医学创新与产业发展 | 第六届张震康论谈
收藏
关键词:
医学口腔谈
资讯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 订阅账号
发布时间:
2021-06-05

为推动中国口腔医学事业、教育、学科发展,帮助政府、医疗机构、口腔从业人员进一步了解口腔医学的内涵和发展方向,首届张震康论谈于2015年在Sino-Dental®北京国际口腔展上举办。
这场论谈开启了我国口腔医学历史渊源探寻以及未来发展的大讨论。在此后的每一年中,“张震康论谈”都围绕一个深刻影响着我国口腔行业乃至整个医疗行业的论题展开讨论,在张震康教授的引领下,来自全国著名口腔医学院的院长、口腔界专家、同仁齐聚一堂。张震康教授时而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时而言简意赅,说明要义,引起与会专家的强烈反响和积极讨论。
今年,第六届张震康论谈将于6月9日在第26届Sino-Dental®北京国际口腔展上举办。
在论坛前夕,我们特别采访了张震康教授,听他讲述本届论谈的主要内容——
原定于2020年6月9日的“张震康论谈”没有举行,延迟至2021年6月9日,今年论谈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儒雅云集》新书发布,由刘洪臣教授主持。该书由我在既往5年的讲座汇总整理而成,同时也包含了我从事口腔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数十年的实践体会。它的诞生要感谢两位“高人”:第一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的高卫中主任,这本书是由他倡议出版,也是在他的全力支持下完成的;第二位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的高雪梅教授,由她组织了这本书的编辑策划,全书有20余万字、400余幅精美图片,将在发布会现场展示给大家,奉献给全体中国口腔人。
第二部分由高卫中主任主持,由我进行题为《中国口腔医学发展战略的框架布局》的专题报告。我认真学习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核心思想,响应党中央号召,认真构想了我国如何从当前的口腔大国转型成为口腔强国。我们应在未来5~10年间做好10件事,对此我做了一个框架布局,希望能抛砖引玉,为全国的口腔界精英们提供参考,大家集思广益,共同为我国口腔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部分是本次论谈的主题,由高卫中主任主持,由我国口腔医学界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进行题为《中国口腔医学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报告结束以后,由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赵铱民教授主持讨论会,邀请来自全国第一方阵的口腔医学院校的资深专家和著名教授,进行精彩发言和讨论。希望这次讨论会能够为口腔医学的创新发展和成果转化,提供众多好思想、好建议、好方法。
总之,第六届张震康论谈在口腔医学发展历史中有重要意义。参会人员以大会组委会邀请专家为主,同时欢迎各位口腔医学界的同道们自由报名参加,但因场地和名额所限,如果不能让每位报名者都如愿,希望大家谅解。所幸,本次论谈会有全程录像,后续将发布于北京国际口腔展和《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的微信公众平台,希望大家多多给予关注,助力我国口腔医学繁荣发展。
14:00-14:40 回顾与小结
简要回顾论谈5年成果与小结
主办单位致辞
《儒雅云集》介绍
张震康教授致辞及现场赠书
14:40-17:40 张震康论谈——驱动创新
张震康教授主题演讲
介绍口腔医学创新转化调研报告
介绍并宣布共同成立口腔医学创新平台
互动交流:如何打破口腔医学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壁垒
主持人总结

张震康教授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口腔系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前称北医口腔医学系、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从事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任口腔颌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创会会长。
张震康教授是改革开放后将我国口腔医学作为一级学科执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锋。在原卫生部领导和支持下在国内最早把全民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疾病的预防落到实处。确立了第一个以疾病为防治目标的全国“爱牙日”活动。
张震康教授引领全国口腔医学教材改革和国际接轨,倡导了口腔医学8年制体制,为国家培养未来口腔医学国际人才。
在他的努力下使中国口腔界与国际接轨——中国口腔界参加了国际口腔界三大组织,成为其成员国,并于2006年成功召开了口腔界奥林匹克——FDI大会,这是FDI大会百年来第一次在中国召开。
张震康教授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少有的集医、教、研、管、改革于一身的主要领军人和复合型战略领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