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眼底病等不可逆致盲在内的视觉损伤,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7月18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光明中心协作网络指导中心”授牌仪式举行,来自省内外眼科专家以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阳市眼科医院等21家医院的代表就如何借助光明中心项目打造协作网络、助力中国眼底疾病诊疗发展等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光明中心致力于打造中国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协作网络,培养更多具有眼底疾病诊疗能力的医生,构建医技护联合协作的眼底病管理模式,缩短患者得到正确有效诊疗的时间,有效管理更多患者,降低致盲比例。”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在启动仪式上向大家介绍了建设光明中心的意义所在,“这也是基于医院眼科的眼底病亟需检查完整化、治疗标准化、随访规范化,眼底病医生人手不足、缺乏规范的培训等现状。”
“鼓励全科医生关注眼底病患者并常规开具OCT检查,鼓励非眼底医生参与更多基础眼底疾病的诊疗,增加全科医生眼底病知识和职业成就感。”许迅建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松说,该院眼科医院成立于上世纪 30 年代初,自上世纪50年代在省内知名眼科专家张效房带领下开始眼外伤眼内异物的研究,上世纪70年代便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眼外伤临床诊疗和研究中心。近年来,该院牵头成立了 “河南省儿童眼病筛查防治专科联盟”“复明16号眼科流动手术车光明行动联盟”等多个医联体,2020年获批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省分中心及全国角膜塑形镜安全重点监测哨点单位。借势光明中心项目,院方有信心进一步提升全省眼底病等慢性眼病的规范管理水平,助力提高各单位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进步,惠及全省广大慢性眼病患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三科主任张凤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前来参会的代表大部分来自于该院光明中心协作网络单位,此次会议除了授牌仪式外,还邀请了省内外十余位眼科专家就“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分型诊断”“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分型”“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防治指南解读”等专业学术知识进行交流指导,对提升全省眼科医生对眼底疾病的诊疗水平、加强眼科专科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光明中心由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携手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于2020年共同开展成立。光明中心协作网络指导中心,旨在提升网络内光明中心的运行规范、诊疗能力、联动转诊能力,尽早实现全国光明中心的系统化、组织化、标准化。
统筹:刘旸
责编: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