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视戴眼镜的感觉是不太好的,常常出现下面这样的情况:
想看自己不戴眼镜的样子还得拍照
看 3D 电影时是一只六眼田鸡
最怕别人问你多少度了
没有眼镜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然而,如果不戴眼镜的话:
所以说,对于近视的同学来说:
这条命是眼镜给的!
既然命都是眼镜给的,那么选一个合适的眼镜佩戴就更重要了。别看眼镜也就是两个框框+两个镜片,但是挑选起来还是要有套路的,这个套路分四步来走,分别是:验好光,挑镜片,选镜架,看款式。
验光是配镜的基础,不能随便拿两块镜片就杵在眼睛前面。然而,一个比较尴尬的事实是,国内的眼光流程还是很不规范的,很多验光师并不具备眼科基础知识,短期培训就直接上岗了。而在国外眼光处方是需要有资质的医师才能开具的。
所以,如果你第一次配镜,或者是高度近视,或者还是个孩子,那么建议去专业的眼视光中心或医院验光,那里出具的配镜处方是最保险的。
挑镜片要看四点:材质、外形、色散系数和折射率。
材质 玻璃镜片易碎,PC 镜片不耐高温且易划伤,综合考虑还是树脂镜片比较合适。
外形 镜片根据曲率不同分为球面镜和非球面镜,对于度数较低的人,两者的区别不大,对于中高度近视的人来说,建议选择非球面镜片,成像效果更好,看得更清楚。当然价格也会更高。
色散系数 这是衡量透镜成像清晰度的指标,通常用阿贝数 (色散系数) 表示,数值越大,色散就越小,成像清晰度就越好,当然价格也就越贵。阿贝数多在 30~58 之间,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挑选就可以了。
折射率 常见的折射率有 1.56、1.60、1.67 和 1.74,简单地说,同样度数下,折射率越高镜片就越薄,当然挑选时也不是镜片越薄越好,建议参见下面这个:
小于 200 度可以选 1.50 或 1.56;
200~400 度可以选 1.60;
400~800 度可以选 1.67;
更高度数的建议选 1.74 或者玻璃镜片。

光学镜片超过170年的历史,技术的发展和积累仍然还是聚集在几家知名的专业光学镜片大厂。如豪雅、蔡司、精工、依视路等。
镜片生产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很高,相较而言,大品牌镜片企业的技术力量与研发积累要雄厚得多。像豪雅,蔡司等都是创立很多年的企业,而在国内则大部分镜片加工企业的技术沉淀都不够,品控也还有待完善。当然,国产的明月,万新算是不错的,但相比他们还是有些差距的。
网上买镜片来自己找加工靠谱吗?
自己提供镜片委托眼镜店加工,眼镜店的检测仪器没有能力检测镜片的多项参数是否合格,他们也不会承担镜片加工中损坏的风险(概率其实不低),也不会对加工之外的品质部分提供售后保证。风险太大,不建议。
防蓝光镜片真的有用吗?
防蓝光是近几年最炙手可热的镜片功能。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或电子显示设备的人群来说,防蓝光镜片的作用目前可以肯定的可以阻挡部分有害蓝光对眼睛的伤害,让眼睛在电脑屏幕前工作时更舒适一些。但是并没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防蓝光镜片能有效改善眼睛酸胀、眼干、视力下降、眼底病变等作用。
而目前,许多商家已经把这当成了一大商机,将防蓝光镜片神圣化,能治疗各种眼科疾病。所以,要谨慎对待市场上那些夸大其词的营销广告。
选镜架其实就是选镜架的材质。常见的包括板材、TR90(塑胶钛)、合金、钛等等......
板材硬度大,光泽好,不易变形;TR90 重量轻、耐撞击;合金的话柔韧性不错,不过容易褪色;钛镜架耐腐蚀,重量轻,不过价格嘛,自然是高的。
所以在镜架材质的选择上:
毕竟是戴在脸上撑门面的东西,美观大方还是需要的。
眼镜和脸型的搭配很重要,一般遵循互补的原则,比如圆形脸选方形的镜架,方形脸选圆形的镜架,这样才会更好看点。
除了和脸型搭配,合适的镜架宽度应与两个瞳孔的间距匹配也很重要。
这种匹配是确保看东西的时候目光能通过光学中心的关键,所以很多人喜欢的大框镜架未必是最合适的。毕竟大框架的眼镜可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可以 hold 住的。
关于挑选眼镜,基本上要注意的也就是这么几点了。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一家正规的眼视光中心,要少走许多弯“路”。


美视康眼科